首頁 古文典籍 水經註

水經註·卷五

水經註 卷五 河水
【原文】
漢明帝永平十二年,議治汳渠①,上乃引樂浪人王景②問水形便,景陳利害,應對敏捷,帝甚善之,乃賜《山海經》③、《河渠書》、《禹貢圖》及以錢帛。後作堤,發卒數十萬,詔景與將作謁者④王吳治渠,築堤防修堨⑤,起自滎陽⑥,東至千乘⑦海口,千有餘裏,景乃商度⑧地勢,鑿山開澗,防遏沖要⑨,疏決壅積,十裏一水門,更相回註⑩,無復滲漏之患。明年渠成,帝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製。景由是顯名,王吳及諸從事者,皆增秩一等。

【注解】
①汳(biàn)渠:古水名,自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接黃河,東南經今開封市南、民權縣與商丘市北,復東南經今安徽省碭山縣、蕭縣北,到江蘇省徐州市北入泗水。
②引:招引,召見。樂浪:古郡名,漢置,治今朝鮮平壤市。王景:東漢人,字仲通,漢明帝時治水有功。
③《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包括山川、道裏、部族、物產、祭祀、醫巫、風俗等。
④將作謁者:官名,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員。
⑤堨(è):遏水的土堰。
⑥滎陽:古郡名,三國魏置,治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
⑦千乘(shènɡ):古縣名,西漢置,在今山東省高青縣。
⑧商度:斟酌。
⑨防遏:修建堤防和土堰。沖要:即“要沖”,處于交通要道的形勝之地。
⑩更相:交相,互相。回註:倒流,回流。
濱:接近,臨近。郡國:郡和侯國。河堤員吏:管理河堤的官吏。
西京:古都名。西漢都長安,東漢改都洛陽,因稱洛陽為東京,長安為西京。這裏指代西漢時期。
從事:官名,漢以後三公及州郡長官皆自闢僚屬,多以從事為稱。
秩:官職。

【譯文】
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商議治理汳渠的事情,明帝向樂浪人王景詢問因地製宜的治水方法。王景陳述利弊,應答敏捷,明帝十分賞識,于是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後來築堤,發動了幾十萬人,下令王景與將作謁者王吳一道治渠。建築堤岸修築水壩,從滎陽開始,東到千乘海口,計一千多裏。王景于是斟酌地勢,鑿山開澗,在交通要道的形勝處修築堤防和土堰,把淤塞處疏浚通暢,十裏設一水門,使河水可互動回流,以調節水量,才不再有滲漏的禍患。次年渠成,明帝親自巡查,下令沿河王侯屬國及郡縣都設定管理河堤的官吏,如西京舊製一樣。王景因而揚名,王吳以及許多下屬,都加官一等。

【原文】
《風俗通》①曰:河,播也,播為九河②,自此始也。《禹貢》沇州③:九河既道。謂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句盤、鬲津也④,同為逆河。鄭玄⑤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迎受矣。

【注解】
①《風俗通》:一名《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著,主要收錄有關古代歷史、風俗禮儀、山河澤藪、怪異傳聞等內容。
②播:分散。九河:《尚書·禹貢》記載當時黃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後“又北播為九河”,今已不能確指。
③《禹貢》:《尚書》中的一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區域地理著作,歷來被奉為我國“古今地理志之祖”。沇(yǎn)州:古“九州”之一,即兗州,古代指濟水和黃河之間的地域。
④徒駭:與太史、馬頰(jiá)、覆釜、胡蘇、簡、潔、句(ɡōu)盤、鬲(ɡé)津諸河今已不能確指,故九河地名及具體地址均不詳。
⑤鄭玄:東漢著名的經學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省高密市)人,自成學派,被後世稱為“鄭學”。

【譯文】
《風俗通》說:河就是播,播為九河,就從此開始。《禹貢》“沇州”中記載:九河已經疏通,名為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句盤、鬲津,都是逆河。鄭玄說:下尾匯合的叫逆河,是互相迎受的意思。

【原文】
粵①在漢世,河決金堤②,涿郡王尊③,自徐州④刺史遷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⑤,金堤決壞,尊躬率民吏,投沉白馬,祈水神河伯⑥,親執圭璧⑦,請身填堤,廬居⑧其上,民吏皆走,尊立不動,而水波齊足而止。公私壯其勇節。

【注解】
①粵:發語詞,不譯。
②金堤:今西起河南省衛輝市、滑縣,經濮陽市、範縣,山東省陽谷縣,東至張秋鎮東。有古金堤,相傳宋時所築,一說為東漢王景治河所修。
③王尊:字子戇(zhuànɡ),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漢元帝時為益州刺史。
④徐州: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于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和山東省東南部地區。東漢治今山東省剡城縣。
⑤瓠子:古堤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陽市南。
⑥河伯:即馮夷,傳說中的黃河水神。
⑦圭璧:古代帝王、諸侯祭祀或朝聘所用的玉器。
⑧廬居:搭建草廬而居住。

【譯文】
在漢代,黃河在金堤決口,涿郡人王尊,從徐州刺史調任東郡太守,河水暴漲,泛濫到瓠子,金堤被沖塌,王尊親自率領吏民,把白馬投進河裏,向河伯祈禱,又親自捧著玉圭、玉璧,要用自己的身體來填堤,搭建草棚,住在河邊,吏民都逃跑了,獨有王尊卻站著不動,水波漫到他的腳上也就停止了。朝廷和百姓都十分稱贊他勇敢的氣節。

【原文】
河水又東北流逕四瀆津①,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東分濟②,亦曰濟水受河也。然滎口石門③水斷不通,始自是出東北流,逕九裏與清水④合,故濟瀆也。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⑤,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也。

【注解】
①四瀆津:在今山東省茌平縣東南古黃河上。
②濟(jǐ):水名,故道在今山東省。
③滎口石門:楊守敬認為:此石門漢陽嘉三年立,在敖山(今河南省滎陽市)東。
④清水:濟水自巨野澤北納汶以下的別名。
⑤江:水名,即長江。

【譯文】
黃河又向東北流經四瀆津,津西側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黃河向東流分出支流叫濟,也說濟水是由黃河給水的。然而滎口石門水斷不通,才從這裏流出向東北流去,經九裏與清水匯合,就是以前的濟瀆。從黃河入濟水,從濟水入淮河,從淮河到長江,水道都相通,所以有“四瀆”的名稱。

【原文】
漯水又東逕漢征君伏生①墓南,碑碣②尚存,以明經為秦博士③。秦坑儒士④,伏生隱焉。漢興,教于齊、魯⑤之間,撰《五經》、《尚書大傳》⑥,文帝安車⑦征之。年老不行,乃使掌故⑧歐陽生等受《尚書》于征君,號曰伏生者也。

【注解】
①漯(tà)水:水名,故道在今山東省。征君:征士的尊稱,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隱士。伏生:漢時濟南(今山東章丘附近)人,名勝,原秦博士,治《尚書》。
②碑碣(jié):墳墓前的刻石。碑:方形刻石。碣:圓形刻石。
③經:經書。博士:古代學官名,六國時就有博士,秦因之。
④秦坑儒士:秦始皇三十五年,因為儒生是古非今,在鹹陽坑殺四百六十多人,史稱“坑儒”。
⑤齊:古地區名,在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魯:古地區名,春秋時魯國故地,秦漢以後仍沿稱這些地區為“魯”。
⑥《五經》:為伏生所作,具體不詳。《尚書大傳》:據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記載,三卷,為伏生所作。
⑦安車: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高官告老還鄉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常賜乘安車。
⑧掌故:官名,漢置,太常屬官,掌管禮樂製度等的故實。

【譯文】
漯水又東北流經漢征君伏生墓南邊,墳墓前的刻石仍存在,伏生因通曉經書在秦代為博士。秦始皇坑儒時,伏生躲藏起來。西漢興起,在齊、魯之間教書,撰寫了《五經》《尚書大傳》。漢文帝備安車征召他,因年老不能前往,于是派掌故歐陽生等來向他學習《尚書》,號稱伏生。

【評析】
這是《河水》的最後一篇,從洛陽一直寫到黃河入海。洛陽以下有一小段尚屬此河中遊,以下就都是黃河下遊,河道在《水經註》以前已經多次決口改道,以後又決徙多次。所以此篇所記敘的,隻是黃河在北魏一個時期的概況,以後已有很大改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