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註 卷六 汾水、澮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晉水、湛水
【原文】
《十三州志》①曰:出武州之燕京山②。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③岩,有草無木,泉源導于南麓④之下,蓋稚水濛⑤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
【注解】
①《十三州志》:北涼時人闞駰(kàn yīn)所著。闞駰字玄陰,敦煌(今甘肅省敦煌市)人。
②武州:東魏置,治今山西省繁峙縣東。燕(Yān)京山:即管涔(cén)山,在今山西省寧武縣西南。
③阜:山。修:長,高。
④導:發源。麓(lù):山腳。
⑤稚:小。濛(ménɡ):小雨的樣子,引申有“小”義。
【譯文】
《十三州志》說:(汾水)源出武州的燕京山。(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別稱。這座山峰巒重疊岩石很高大,隻有雜草沒有樹木,泉源從南麓流出,隻是小水細流罷了。再向西南,兩岸連山,山峰綿延不斷。
【原文】
後立屯農①,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②。山有羊腸坂③,在晉陽④西北,石隥縈行⑤,若羊腸焉,故倉坂⑥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⑦。按司馬彪《後漢郡國志》⑧,常山南行唐縣⑨有石臼谷,蓋資承⑩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自都慮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算。拜鄧訓為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肅宗從之,全活數千人。和熹鄧後之立,叔父陔以為訓積善所致也。
【注解】
①屯農:猶屯田。
②羊腸倉:東漢永平中在此屯田積粟而建造的糧倉,在今山西省交城縣東北。
③羊腸坂:在今山西省交城縣東北。
④晉陽:古縣名,秦置,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⑤石隥(dènɡ):石階。縈(yínɡ):盤旋纏繞。
⑥坂(bǎn):山坡,斜坡。
⑦呼沱:即滹沱河,在今河北省西部。石臼河:又叫行唐水,在今河北省保定市。
⑧司馬彪:西晉史學家,字紹統,河內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撰《續漢書》。《後漢郡國志》:司馬彪《續漢書》中的內容,五卷。今傳世的範曄所撰《後漢書》中的“志”均為司馬彪撰敘。
⑨常山:古郡名,西漢置,今河北省正定縣。南行唐縣:本戰國趙之南行唐邑,漢初割真定地置為縣,今屬河北省保定市。
⑩資:蓄積。承:接納。
漕(cáo):水道運輸。
都慮:地名,不詳。
汾水:水名,即汾河,源出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在河津縣西入黃河。
秦:今陝西之地。晉:今山西之地。
無算:不計其數。
鄧訓:東漢鄧禹之子,字平叔。謁者:官名,使者的別稱。漢哀帝時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員。
監護:監督,監管。水功:興修水利之事。
隱括:審度核查。
【譯文】
後來在這裏屯墾,積聚糧食,稱為羊腸倉。山上有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階彎曲盤繞,好像羊腸似的,所以糧倉和山坡都取這名字。東漢永平年間(58—75),浚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書·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谷,大概蓄納呼沱河的水,轉運山以東的谷物,從都慮到羊腸倉,將憑汾水運谷物到太原,用來供給秦、晉。水運所經河道,共有三百八十九個險隘,連年苦役,死的人不計其數。肅宗封鄧訓為謁者,監護河道。鄧訓審度核查後知道這條水道的艱難,詳細報告肅宗,要求停止運輸,肅宗聽從了他的報告,使幾千人免于死亡。和帝鄧熹後立為皇後,叔父鄧陔認為是鄧訓做了好事積善的結果。
【原文】
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縣①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裏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②,累石就③路,縈帶④岩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⑤,下臨絕澗,俗謂之為魯般⑥橋,蓋通古之津隘⑦矣,亦在今之地險⑧也。
【注解】
①界休縣:古縣名,秦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
②偏梁閣道:即堆道。偏梁:臨近水邊的一頭的木梁。
③就:成。
④縈帶:纏繞。
⑤戴:頂著。山阜:山。
⑥魯般:亦作“魯班”,我國古代傑出的建築工匠,姓公輸,名班,後世尊為建築工匠的祖師。
⑦通古:整個古代。津隘:關津要隘。
⑧在今:當今。地險:險要的地方。
【譯文】
冠爵津是汾水上的渡口名,在界休縣的西南,俗稱雀鼠谷。山谷有幾十裏深,道路非常狹隘艱險,水的左右都壘建著堆道,壘石成路,盤繞在山岩的一側,有的離水一丈,有的高出五六尺,上頂高山,下臨深澗,俗稱魯般橋,這是古代的險要渡口,在今天也算得上是險要的地方了。
【原文】
其水又逕安邑①故城南,又西流註于鹽池。《地理志》②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盬。長五十一裏,廣七裏,周百一十六裏,從鹽省古聲③。呂忱曰:夙沙④初作煮海鹽,河東鹽池謂之盬。今池水東西七十裏,南北十七裏,紫色澄淳,潭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⑤,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堨⑥水徑,防其淫濫,謂之鹽水,亦謂之為堨水。《山海經》謂之鹽販之澤也。澤南面層山,天岩雲秀⑦,地谷淵深,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曰徑⑧,南通上陽,北暨鹽澤⑨。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二十裏,在猗氏⑩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晉謀去故絳,大夫曰:郇、瑕,地沃饒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鹽池也。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鹹鹺也,而味苦,號曰鹽田,鹽盬之名,始資是矣。本司鹽都尉治,領兵千餘人守之。周穆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
【注解】
①安邑:古都邑名,在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禹王城。
②《地理志》:班固《漢書》中的內容,兩卷,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歷代記述疆域政區的始祖。
③從鹽省古聲:從鹽省形,從古得聲。省形,省略形聲字意符的筆畫。
④夙沙:古部落名,在今山東省膠東地區,該部落的百姓討伐其國君,而歸順神農炎帝。
⑤澍(shù):降雨。潢(huánɡ):積水池。潦(1ǎo):路上的積水。奔泆(yì):奔流。
⑥堨(è):修築遏水的土堰。
⑦雲:高。秀:高聳。
⑧曰徑:似為“白徑”,為中條山一條南北通道,在今山西省運城市南十五裏。
⑨鹽澤:在今山西省運城市。
⑩猗(yǐ)氏:在今山西省臨猗縣南。
絳(jiànɡ):古邑名,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服虔:東漢河南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人,字子慎,漢靈帝時官至九江太守。
鹺(cuó):鹽。
杜預:西晉文學家,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著有《春秋左氏傳集解》傳世。
【譯文】
鹽水又經安邑故城南邊,又向西流註入鹽池。《地理志》說: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稱之為盬(鹽池)。盬長五十一裏,寬七裏,周圍一百一十六裏,從鹽省形,古聲。呂忱說:炎帝的諸侯夙沙氏最初發明煮海鹽,河東的鹽池稱為盬。現在池水東西長七十裏,南北寬十七裏,水色清澈平靜,很深但不流動。水中出產石鹽,是自然形成的,早上採鹽到晚上又結起來了,一點兒也不會減少。隻有山洪暴發,大雨如註,池水暴漲奔流,鹽池才會因之而消耗。所以官民都協力築堤阻斷水路,防止泛濫,所以稱水為鹽水,也稱為堨水。《山海經》稱為鹽販之澤。澤南對著層層的山巒,高岩聳立,山谷深深,兩邊巨石壁立,中間狹窄得不能通車,稱為石門,小徑從其中通出,稱作白徑,南到上陽,北達鹽澤。池的西邊還有一池,稱為女鹽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二十裏,在猗氏故城的西邊。《春秋》成公六年(前585),晉謀劃離開原來的絳邑,大夫說:郇、瑕,土地肥沃富饒,接近盬。服虔說:土平有水可以灌溉的稱沃,盬,就是鹽池。當地習慣分水來浸泡麻,把水分別灌滿田野,畦中的水幹後,泥土上就結出鹽來,叫做鹹鹺,但有苦味,號稱鹽田,盬的名稱由此而來。本是司鹽都尉的治所,領兵千餘人鎮守此地。周穆王、漢章帝都到過安邑來看鹽池。所以杜預說:猗氏有鹽池。後來復原了尉司建製,分設猗氏、安邑兩縣來鎮守此地。
【評析】
這一卷列名的河流共有八條。其中最大的是汾水,今稱汾河,全長近七百公裏,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僅次于渭河)。其餘涑水(今稱涑水河)在今永濟附近單獨註入黃河,是僅長二百公裏的小支流。湛水是一條從今山西省南流到河南省註入黃河的小支流,現在的地圖上雖仍繪有此河,但已不記河名。其餘澮水(今稱澮河)、文水(今稱文峪河)、原公水(今稱禹門河)、洞過水(今稱蒲河)、晉水(實即晉祠泉水),都是汾水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