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水經註

水經註·卷十六

水經註 卷十六 榖水、甘水、漆水、滻水、沮水
【原文】
穀水又東流逕乾祭門①北,子朝之亂,晉所開也,東至千金堨②。《河南十二縣境簿》曰:河南縣③城東十五裏有千金堨。《洛陽記》曰:千金堨舊堰④穀水,魏時更修此堰,謂之千金堨。積石為堨而開溝渠五所,謂之五龍渠。渠上立堨,堨之東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雲: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築此堨,更開溝渠,此水衡渠上其水,助其堅也,必經年歷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記之雲爾。蓋魏明帝修王、張⑤故績也。堨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語林》⑥曰:陳協數進阮步兵酒,後晉文王欲修九龍堰,阮舉協,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水歷竭東註,謂之千金渠。逮于晉世,大水暴註,溝瀆泄壞,又廣功⑦焉,石人東脅下文雲: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蕩壞二堨,五龍泄水,南註瀉下,加歲久漱嚙⑧,每澇即壞,歷載捐棄大功,今故無令遏,更于西開泄,名曰代龍渠,地形正平,誠得為泄至理。千金不與水勢激爭,無緣⑨當壞,由其卑下,水得踰上漱嚙故也。今增高千金于舊一丈四尺,五龍自然必歷世無患。若五龍歲久復壞,可轉于西更開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⑩,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畢。代龍渠即九龍渠也。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永嘉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運,公私賴之。水積年,渠竭頹毀,石砌殆盡,遺基見存,朝廷太和中修復故堨。按千金堨石人西脅下文雲:若溝渠久,疏深引水者當于河南城北、石磧西,更開渠北出,使首狐丘。故溝東下,因故易就,磧堅便時,事業已訖,然後見之。加邊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于水,是以不敢預修通之。若于後當復興功者,宜就西磧,故書之于石,以遺後賢矣。

【注解】
①乾祭門:周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的北門。
②千金堨(è):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堨:堤壩。
③河南縣: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
④堰:作為堤壩。
⑤王:指王梁,東漢漁陽(今北京市密雲區)人,字君嚴,從光武帝擊王莽,官拜大司空、濟南太守。張:指張純,東漢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字伯仁,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
⑥《語林》:東晉人裴啓所作的小說。裴啓:字榮期。
⑦廣功:擴大工程。
⑧漱嚙(shù niè):沖刷侵蝕。
⑨無緣:不可能。
⑩起作:開工,動工。
汝陰:古郡名,三國魏時置,治所在今安徽省阜陽市。李矩:晉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字世回。
事業:這裏指水利工程。
就:靠近,接近。

【譯文】
穀水又東流經乾祭門北邊,此門是子朝之亂時晉所開,東到千金堨。《河南十二縣境簿》說:河南縣城東十五裏處有千金堨。《洛陽記》說:千金堨原來是穀水的堤壩,魏時重修此堰,稱為千金堨。用石塊砌成堰壩,開溝渠五處,稱為五龍渠。渠上造堰,堰的東頭立著一個石人,石人腹上刻著:太和五年(231)二月八日庚戌,造築此堰,又開鑿溝渠,此水滿到渠上,有助于堰的牢固,這一定要經歷許多年代的,所以立此石人以記其事。這是魏明帝學習王梁、張純以前治水的功績。堰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語林》說:陳協多次送酒給阮籍,後來晉文王要修九龍堰,阮籍舉薦陳協,晉文王起用他。築堰時掘地得到古代承水的銅龍六條,堰才築成。渠水堰經壩向東流註,稱為千金渠。到晉代,大水猛沖而下,把溝渠都沖壞了,又擴大了修建工程。石人東邊脅下有文字道:太始七年(271)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發,比平常的水流高出三丈,沖毀了兩條堤堰,五龍渠排水,向南流瀉而下,加上年久堤岸侵蝕嚴重,每逢水澇,就要沖壞,多年以來拋棄興修大型水利工程,現在不讓它受阻,改從西邊排出,名叫代龍渠,地形平正,實為排水最好的地形。千金渠不是迎著水流沖擊的地方,沒有理由毀壞,因為位置低下,水才能漲上來侵蝕堤堰。現在千金渠比舊時增高一丈四尺,五龍渠必定自然經久無患了。如果五龍渠年久又損壞,可以移向西邊再築兩條堤壩。鑿兩條渠一共用了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個工。從太始七年十月二十三開始動工,因工程浩大,人力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完成。代龍渠就是九龍渠。後來張方包圍洛陽,破壞了千金堨。晉懷帝永嘉初年(307—309),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復了千金堨,使漕運便利,公私得益。大水連年,渠堰塌毀,所砌的岩石幾乎被水沖光,隻有基礎尚存,本朝太和年間(477—500)重新修復。千金塌石人西脅下銘文道:如果溝渠年久,疏浚者應當在河南城北面、石磧西面,再深深地朝北開挖一道溝渠,使它通向舊時的小丘。匯合舊渠東流,利用老溝開渠,工程容易完成,石磧堅固,有利農時,工程完成後,效果就可見到。邊境多戰事,人力太少,渠堰又剛剛築成,未遇水患,所以不敢預先修好通渠。如果今後要再動工興修水利工程,那麽應從石磧西邊挖渠,因此特地寫在石上,以供後世賢者參考。

【原文】
穀水又東,又結石梁①,跨水製城,西梁也。穀水又東,左會金谷水。水出太白原②,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逕晉衛尉卿石崇之故居③。石季倫《金谷詩集敘》曰:餘以元康七年,從太僕出為征虜將軍④,有別廬在河南界金谷澗⑤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葯草備具。金谷水又東南流入于穀。

【注解】
①石梁:石製的橋梁。
②太白原: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
③石崇:晉朝人,字季倫,在河陽置金谷別墅,極奢靡。下文的《金谷詩集敘》為石崇所作。石崇故居: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
④太僕:官名,九卿之一,為天子執御,掌輿馬牲畜之事。征虜將軍:官名,東漢置。
⑤別廬:別墅。河南:古縣名,治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金谷澗: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譯文】
穀水又向東流,又砌築了一座石橋,橫跨水上,以阻水護城,稱為西梁。穀水又東流,左邊匯合金谷水。金谷水出于太白原,向東南流經金谷,稱為金谷水。金谷水向東南流經晉衛尉卿石崇的故居。石崇《金谷詩集敘》中說:我在元康七年(297),隨太僕出征為征虜將軍,有別墅在河南界上的金谷澗中。那裏有澄清的泉水、茂密的樹林,各種果樹、修竹、翠柏以及葯草,應有盡有。金谷水又向東南流入穀水。

【原文】
故《洛陽記》曰:陵雲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對洛陽壘者也。又東歷大夏門下,故夏門也。陸機《與弟書》雲:門有三層,高百尺,魏明帝造。門內東側,際②城有魏明帝所起景陽山,餘基尚存。孫盛《魏春秋》曰:景初元年,明帝愈崇宮殿,雕飾觀閣,取白石英及紫石英③及五色大石于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陽山于芳林園,樹松竹草木,捕禽獸以充其中。于時百役繁興,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④已下,莫不展力。山之東,舊有九江。陸機《洛陽記》曰:九江直作圓水。水中作圓壇三破之,夾水得相逕通。《東京賦》⑤曰:濯龍、芳林,九谷八溪⑥,芙蓉覆水,秋蘭被⑦涯。今也,山則塊阜獨立,江無復仿佛矣。穀水又東,枝分南入華林園⑧,歷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為之,以緇石為口,工作精密,猶不變古,璨⑨焉如新。又逕瑤華宮南,歷景陽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結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萊山,曲池接筵,飛沼拂席,南面射侯⑩,夾席武峙。背山堂上,則石路崎嶇,岩嶂峻險,雲台風觀,纓巒帶阜,遊觀者升降阿閣,出入虹陛,望之狀鳧沒鸞舉矣。其中引水飛皋,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竹柏蔭于層石,綉薄叢于泉側,微飆暫拂,則芳溢于六空,寔為神居矣。

【注解】
①《洛陽記》:楊守敬認為是楊龍驤所作。楊龍驤:人名,不詳。
②際:臨近,靠近。
③白石英:一種石英的礦石。紫石英:礦物螢石的礦石。
④三公: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歷代名稱稍別,職管各異。
⑤《東京賦》:東漢天文學家、文學家張衡所作。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北)人,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渾天儀。
⑥九谷八溪:養魚池,今不知所在。
⑦秋蘭:秋日的蘭花。被:覆蓋。
⑧枝分:支流,分流。華林園:即芳林園,三國魏齊王芳即位,改為華林。
⑨璨(càn):鮮明發光。
⑩射侯:箭靶。
阿(ē)閣:四面都有檐溜的樓閣。
鳧沒(fú mò):像野鴨一樣浮沉。鸞(luán)舉:像鸞鳥一樣飛翔。
枉渚:彎曲的水池。渚:通“瀦(zhū)”,蓄水池。聲溜:潺潺的瀑布。溜:瀑布。
微飆(biāo):微風。暫:突然,猝然。
寔:通“實”,的確,實在。神居:神仙居住之地。

【譯文】
所以《洛陽記》說:陵雲台西邊有金市,金市北對洛陽壘,就是這地方。又東經大夏門下,就是原來的夏門。陸機《與弟書》說:門有三層,高百尺,魏明帝所造。門內東側,靠城有魏明帝所造的景陽山,餘基還在。孫盛《魏春秋》說:景初元年(237),魏明帝更加增高宮殿,雕刻裝飾觀閣,從太行谷城山取白石英、紫石英及五色大石,在芳林園築起景陽山,種下松竹草木,捕來禽獸充實其中。當時各種徭役極其興盛,皇帝親自掘土,率領三公以下群臣,人人出力。山東邊,原有九江。陸機《洛陽記》說:九江湊聚成圓形水池,池中築圓壇,又建三條堤道把池分為三塊,與兩岸相連。《東京賦》說: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芙蓉鋪滿水面,秋蘭長遍岸邊。如今,山隻剩下一座孤零零的高岡,江則再也看不出痕跡了。穀水又東流,支流向南流入華林園,經過菜園南邊,園中古玉井,井欄都用珉玉做成,用黑石做井口,作工精密,雖年代久遠,還沒有改變古代的形狀,色澤燦爛如新。又流經瑤華宮南邊,過景陽山北邊,山上有都亭,堂上砌方湖,湖中造有御座石。御座前建造蓬萊山,曲池接連著筵席,飛泉飄拂著席位,南面掛著箭靶,席位兩邊有高高的屏障。背山的堂上,石路崎嶇,岩嶂險峻,亭台樓觀高聳,山巒如纓帶纏繞,遊人在高閣中上下,從曲階上出入,遠望好像鳧在水中浮沉,鸞在雲中飛翔。堂中引水從岸上傾瀉下來,形成飛瀑,奔流在曲渚間,水聲潺潺不絕,竹柏遮蔽著層石,五彩斑斕的深草叢生在泉邊,微風突然吹來,芳香飄溢到天空,這實在是神仙所居之地。

【原文】
沮水東註鄭渠①。昔韓欲令秦無東伐,使水工鄭國間秦鑿涇②引水,謂之鄭渠。渠首上承涇水于中山西邸瓠口③,所謂瓠中也。《爾雅》④以為周焦獲矣。為渠並⑤北山,東註洛三百餘裏,欲以溉田。中作而覺⑥,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⑦,然渠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渠成而用註填閼⑧之水,溉澤鹵⑨之地四萬餘頃,皆畝一鍾⑩,關中沃野,無復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命曰鄭渠。

【注解】
①沮水:今稱沮河,即今陝西省富平縣一帶的石川河,是渭河的支流。鄭渠:亦稱鄭國渠,古代關中平原(今陝西省渭河平原)的人工灌溉渠,秦王政(後來的秦始皇)採納韓國水工鄭國的建議開鑿而成。
②水工:治水工匠。鄭國:戰國韓人,為秦人修建水渠,後稱為鄭國渠。間(jiàn):偵候,偵察。涇(jīnɡ):水名,發源于寧夏,經甘肅、陝西流入渭河。
③渠首:水渠的開端。上承:上接。中山:在今陝西省涇陽縣境內。邸瓠口:即焦獲澤,在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④《爾雅》: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按意義編排的詞典,作者不詳,成書于西漢初年。
⑤並:依傍,沿著。
⑥覺:被發現。
⑦間(jiàn):間諜。
⑧註:引。填閼(yū):淤泥。閼,通“淤”。
⑨澤鹵:鹽鹼地。
⑩鍾:古時的容量單位,合六斛四鬥。

【譯文】
沮水向東註入鄭渠。從前韓國想使秦國不要東征,派水工鄭國偵察秦國,鑿涇河引水,稱為鄭渠。渠上口在中山西的邸瓠口承接涇水,就是瓠中。《爾雅》以為是周的焦獲。此渠與北山相並,東流註入洛水,有三百多裏長,原是用來灌溉的。工程進行中,被秦國發覺,秦國要殺掉鄭國,鄭國說:開始時我是來偵察秦國的,然而挖成此渠,對秦國卻是大為有利的。于是最終讓他完成這一工程,渠成,引用這種含有淤泥的水源,灌溉鹽鹼地四萬多頃,產量每畝一鍾,關中成為沃野,不再有荒年了,秦國也因此富強,終于並吞了諸侯,于是把這條渠命名為鄭渠。

【評析】
此卷收入了五條河流,但顯然以穀水為主。穀水是洛水的支流,它上遊發源于澠池縣,稱為澠水;下遊其實就是卷十五中立篇的澗水,是一條很小的支流,但都成為《水經註》全書中的一個長篇,其中《經》文“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于洛”以下的一篇《註》文,全長達七千餘言,是《水經註》全書中最長的《註》文。小水大《註》,這是因穀水流經北魏首都洛陽城,人文景觀復雜,所以《註》文內容非常豐富。按照河流的流向,穀水原來在北魏洛陽城西北又分出一條陽渠水,也稱穀水,繞城一周,成為洛陽城的護城河。而城內還有許多渠道,其中較大的一條西入閶闔門,橫城而過,東出東陽門;另一條西入西明門,東出青陽門,水源都來自穀水。清楊守敬、熊會貞繪製《水經註圖》,以《穀水》這一篇的記敘繪製北魏洛陽城,繪製得非常細致。甘水是洛河的一條小支流,在伊水以西註入洛水。此卷中的漆水、滻水和沮水,不屬于伊洛河系統,是今陝西省關中平原的河流。其中漆水之名,僅見于《詩經》之中,如《詩經·大雅·綿》“自土漆沮”,但究竟是現代的什麽河,古今都有爭論,而現在的一般地圖上已不繪此河。滻水今稱滻河,發源于秦嶺北麓,是灞河的支流。沮水今稱沮河,即今陝西關中富平縣一帶的石川河,是渭河的支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