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水經註

水經註·卷十四

水經註 卷十四 濕餘水、沽河、鮑邱水、濡水、大遼水、小遼水、浿水
【原文】
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裏居庸①界,故關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②,耿況③迎之于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歷故關下。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扇扉④,悉石也,蓋故關之候台⑤矣。南則絕谷,累石為關垣,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⑥。山岫層深⑦,側道褊狹⑧,林鄣邃險,路才容軌⑨。曉禽暮獸,寒鳴相和⑩,羇官遊子,聆之者莫不傷思矣。

【注解】
①沮陽城: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東南。居庸:在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
②上谷:古郡名,戰國燕置,治今河北省懷來縣。
③耿況:字俠遊,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人。
④牖(yǒu):窗戶。扇扉(fēi):門。
⑤候台:即烽火台,古代邊境要地為守望報警而築的高台。
⑥輕功:輕易的勞作。舉:成功。
⑦山岫(xiù):山巒。層深:高深。
⑧側道:邊沿的道路。褊(biǎn)狹:狹窄。褊:本指衣服小,引申為狹小,狹窄。
⑨軌:車。
⑩寒鳴:悲鳴。相和(hè):相互應和。
羇(jī)官:久宦異鄉的人。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譯文】
居庸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裏處居庸縣界內,所以關名也叫居庸。更始帝使者入上谷,耿況到居庸關迎接他,就是這關。濕餘水源出關山,南流經故關之下,溪東岸有石室三層,石室的門窗都是石製的,原是故關的烽火台。南面原是絕谷,壘石築成關口城牆,牆高壁峻,確非輕易勞作可成的工程。山巒層疊幽深,側道狹隘,深林阻障,山路隻能放得下一輛車子。朝朝暮暮鳥鳴獸啼,互相應和,在他鄉當官或作客的人,聽到這種聲音,沒有不悲傷憂愁的。

【原文】
漁陽太守張堪①,于縣開稻田,教民種殖,百姓得以殷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②,麥秀兩岐③,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④八年,匈奴不敢犯塞⑤。

【注解】
①漁陽:今北京市密雲區。張堪:字君遊,東漢初南陽宛(今河南省南陽市)人。
②附枝:枝杈。
③麥秀兩岐:一麥兩穗,這在古代是吉瑞。麥秀:麥子秀發而未實。兩岐:兩支。
④視事:掌管政事。
⑤犯塞:侵犯邊塞。

【譯文】
漁陽太守張堪在縣裏開墾稻田,教會百姓種植水稻,百姓因此而殷富。童謠唱道:“桑樹多齊整,麥苗雙穗生,張太守來當政,老百姓樂騰騰。”張堪在位八年,匈奴不敢來侵犯邊塞。

【原文】
高梁水①註之,水首受漯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東逕梁山南,又東北逕《劉靖碑》②北。其詞雲: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道諸軍事征北將軍建城鄉侯沛國劉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觀源流,相漯水以度情勢,嘉武安③ 之通渠,羨秦民之殷富。乃使帳下丁鴻,督軍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④,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其《遏表》雲:高梁河水者,出自並州⑤,潞河之別源也。長岸峻固,直截中流,積石籠⑥以為主遏,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廣七十餘步。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山水暴發,則乘⑦遏東下;平流守常,則自門北入。灌田歲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餘萬畝。至景元三年辛酉,詔書以民食轉廣,陸廢不贍,遣謁者樊晨⑧更製水門,限田千頃,刻地⑨四千三百一十六頃,出給郡縣,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頃。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⑩,凡所潤含,四五百裏,所灌田萬有餘頃。高下孔齊,原隰底平,疏之斯溉,決之斯散,導渠口以為濤門,灑滮池以為甘澤,施加于當時,敷被于後世。晉元康四年,君少子驍騎將軍平鄉侯弘,受命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寧朔將軍。遏立積三十六載,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毀損四分之三,剩北岸七十餘丈,上渠車箱,所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勛,親臨山川,指授規略,命司馬、關內侯逄惲,內外將士二千人,起長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門,門廣四丈,立水五尺,興復載利,通塞之宜,準遵舊製,凡用功四萬有餘焉。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襁負而事者,蓋數千人。《詩》載經始勿亟,《易》稱民忘其勞,斯之謂乎。于是二府文武之士,感秦國思鄭渠之績,魏人置豹祀之義,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刊石立表,以紀勛烈,並記遏製度,永為後式焉。事見其碑辭。

【注解】
①高梁水:三國魏時開車箱渠,導漯水自今石景山南東接高梁水上源,又自今德勝門外分流東向至今通州區東註入潞河,亦稱高梁水或高梁河。
②《劉靖碑》:在今北京市大興區。劉靖:三國魏劉馥之子,字文恭,沛國相(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③武安:白起,戰國秦將,事秦昭王,封武安君,坑趙降卒四十萬人。
④遏(è):通“塌”,堤壩,堤防。
⑤並(bīnɡ)州:古州名,虞舜分冀東恆山之地為並州。
⑥石籠:元代王禎《王氏農書》中有記載:用藤蘿或木條編成,圈眼,大籠長二三丈,高四五尺,內裝石塊,用木樁釘住,接連綿延可用來抵御洪水奔浪。
⑦乘:凌越,漫過。
⑧謁(yè)者:官名,使者的別稱。漢哀帝時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員。樊晨:人名,不詳。
⑨刻地:規定旱地。
⑩漁陽:古郡名,治今北京市密雲區。潞(lù)縣:古縣名,漢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區。
原隰(xí):廣平與低濕之地。底平:致功而平,言可耕種。
君:即劉靖。弘:即劉靖之子劉弘,字和季,沛國相(今安徽省濉溪縣)人。驍騎將軍、平鄉侯:劉弘的官名。
追惟:追念,回想。
興復:恢復,復興。載利:運載優勢。
襁(qiǎnɡ)負:用襁褓背負,指帶著孩子。
《易》:亦稱《周易》《易經》。佔筮書。民忘其勞:出自《易經·兌卦》“彖(tuàn)傳”。
鄭渠:亦稱鄭國渠,古代關中平原(今陝西省渭河平原)的人工灌溉渠,秦王政採納韓國水工鄭國的建議開鑿而成。
追述:述說過去之事。成功:成就,功績。

【譯文】
又有高梁水註入,高梁水上口在戾陵堰承接漯水,水北有梁山,山上有燕刺王旦的陵墓,所以用戾陵來命名這條堰。河水從這條堰分出支流,東流經梁山南邊,又東北流經劉靖碑北邊。碑辭寫道: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道諸軍事征北將軍建城鄉侯沛國劉靖,字文恭,登上梁山觀望河川的源流,考察漯水審度地形地勢,贊揚武安的通渠,羨慕秦地的殷富。于是派部下丁鴻,督率軍士千人,于嘉平二年(250)在水中築堰,以引導高梁河,造了戾陵塌,開了車箱渠。此堰的碑文說:高梁河水出自並州,是潞河的別源。長長的堤岸,非常高峻牢固,在河中以石籠截流築成主堰,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寬七十多步。靠北岸設立水門,門寬四丈,立于水中十丈。山水暴發時,水就從堰頂溢出,向東奔流;平時保持正常流量,水就從水門向北流進來。每年可灌溉水田兩千頃,灌溉旱地共一百多萬畝。到景元三年(262)辛酉日所下詔書說:因百姓糧食需求量增加,旱地廢置,因而供養不足。派謁者樊晨重新改造了水門,國家限定拿出水田一千頃,限定拿出旱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頃,給予郡縣,重新改定水田五千九百三十頃。水流沿著車箱渠,從薊西北流經昌平,東至漁陽潞縣為止。沿途所經四五百裏,灌溉的水田達萬餘頃。無論地勢高低,都能均勻地得水,可以耕種。導流時可以灌溉,決水時可以分流。開放渠口,成為湍流洶涌的水門,放出池水,成為滋潤禾苗的甘澤,既有益于當代,又惠及後世。晉元康四年(294),劉公小兒子驍騎將軍平鄉侯劉弘,受命持節出使監管幽州諸軍事,領有護烏丸校尉寧朔將軍的頭銜。立塌後三十六年,到元康五年(295)夏六月,洪水暴發,堤壩毀損了四分之三,隻剩北岸七十多丈,車箱渠到處泛濫。他追念先君築堰的功勛,親臨現場,指導施工規劃,命令司馬、關內侯逄惲,率領內外將士兩千人,築起長岸,建成石渠,修理主堰,興建水門,水門寬四丈,立水中五尺,恢復了運載的各種功能,凡有關疏導與阻塞之方法,一切都遵循舊製,共費工四萬多。烏丸諸部王侯,不召自來,有的甚至背著嬰兒,來修水利,總共有幾千人。《詩經》中說:動工不要急于求成;《易經》中說:百姓忘記了勞苦,就是這一水利工程的最好寫照。于是兩府中文官武將,想到秦國追思鄭國鑿渠的業績,魏人為西門豹立祠的道理,都仰慕這一仁德之舉,追述修堰的功績。元康五年(295)十月十一日,刻石立表,以記載這一業績,並記下這條堰的規格和用法,永遠作為後人的榜樣。事實詳見碑辭。

【原文】
又東南流逕武列溪①,謂之武列水。東南歷石挺②下,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③,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④。牧守⑤所經,命選練之士,彎張弧矢⑥,無能屆其崇標⑦者。其水東合流入濡⑧。

【注解】
①武列溪:亦稱武列水,即今熱河,有三源,合流入河北省承德市。
②石挺:孤生獨立的直棒形大石,即今河北省承德市一帶的磬錘峰。
③雲舉:高聳。
④可:大約。仞:古時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⑤牧守:州和郡的長官。州官稱牧,郡官稱守。
⑥彎張:拉開。弧矢:弓箭。
⑦屆:達到。崇標:高頂。
⑧濡(rú):即濡水,今稱灤河,是一條全長近九百公裏的獨流入海的河流。

【譯文】
(三藏水)又向東南流經武列溪,稱為武列水。武列水向東南經石挺下,石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高聳,山崖險峻,約高百餘仞。州牧、太守經過這裏,叫本領高強的人,彎弓射箭,沒有一個人能射到石挺的頂端。武列水向東流入濡水。

【原文】
《博物志》①曰:魏武于馬上逢獅子②,使格③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常從健兒數百人擊之,獅子吼呼奮越④,左右成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車軛⑤上,獅子將至,此獸便跳上獅子頭上,獅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殺之,得獅子而還。

【注解】
①《博物志》:西晉張華所著。
②魏武:即曹操。獅子:猛獸名,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
③格:殺。
④吼呼:怒吼呼叫。奮越:奮力騰越。
⑤超:跳躍。軛(è):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譯文】
《博物志》說:曹操在馬上突然碰到獅子,叫兵士去打死它,傷了許多人,曹操于是親自率領衛隊健兒幾百人去打。獅子咆哮狂奔,左右皆驚。曹操忽然看見一隻不知什麽東西從樹林中奔出,樣子好像狸貓,跳上曹操的車軛,獅子快到時,此獸便跳到獅子頭上,獅子就伏著不敢起來了。于是就把它殺死,得獅子而回。

【原文】
朝鮮①,故箕子②國也。箕子教民以義,田織信厚,約以八法,而下知禁③,遂成禮俗。戰國時,滿④乃王之,都王險城⑤,地方數千裏,至其孫右渠⑥。漢武帝元封二年,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討右渠⑦,破渠于浿水,遂滅之。若浿水東流,無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句麗之國治⑧,餘訪蕃使⑨,言城在浿水之陽。其水西流逕故樂浪⑩朝鮮縣,即樂浪郡治,漢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又漢興,以朝鮮為遠,循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考之今古,于事差謬,蓋《經》誤證也。

【注解】
①朝鮮:古縣名,西漢置,治今朝鮮平壤市。
②箕(jī)子:商紂的叔父,名胥餘,封子爵,國于箕。
③禁:禁忌,法令。
④滿:指燕人衛滿。當時中原多故,衛滿起兵擊敗朝鮮,自立為王。
⑤王險城:公元前2世紀古朝鮮的都城,在今朝鮮平壤市。
⑥右渠:燕人衛滿之孫,具體不詳。
⑦樓船將軍:漢代將軍名號之一。楊僕:西漢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人,拜為樓船將軍,封將梁侯。左將軍:官名。荀彘(zhì):西漢太原廣武(今山西省代縣)人,元封三年為左將軍擊朝鮮。
⑧高句(ɡōu)麗:古國名。國治:國都所在地。
⑨蕃(fān)使:外國使節。
⑩樂浪:郡名,漢武帝時置,治今朝鮮平壤市。
《地理志》:班固《漢書》中的內容,兩卷,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歷代記述疆域政區的始祖。
增地縣:古縣名,漢置,治今朝鮮平壤市。

【譯文】
朝鮮是舊時的箕子國。箕子教導百姓要正大光明地做人,耕織為生,忠實淳樸,規定了八條法律,百姓就不做犯法的事了,形成了講禮的良好風俗。戰國時,衛滿做了國王,建都于王險城,土地方圓幾千裏,傳到他孫子右渠。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派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討伐右渠,在浿水打敗了他,滅了箕子國。如果浿水東流,沒有渡過浿水的道理,這地方是現在高句麗的國都,我訪問過外國使臣,說高句麗城在浿水的北面。浿水西流經原樂浪郡朝鮮縣,就是樂浪郡的治所,是漢武帝設定的。浿水再向西北流去。所以《地理志》說: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漢朝建立後,以為朝鮮太遠,都沿著遼東老邊境到浿水為界。查考古今所載,情況有差錯,《水經》是誤證了。

【評析】
這一卷列名的河流共有七條。其中前面四水都是關內即今北京市和河北省的河流,大、小二遼水是東北河流,浿水則是今朝鮮境內河流。濕餘水在《水經註》的不同版本中有作漯餘水的。在其他古籍中,此水也有作溫水、溫餘水、溫餘河的。現在的潮白河,在密雲水庫以北,支流眾多,如潮河、白河、湯河、黑河等,《水經註》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清楚的是溫餘水,比例尺較大的歷史地圖集如侯仁之主編《北京歷史地圖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仍有溫餘水的註記符號。濕餘水今稱溫榆河,其上遊有北沙河、藺溝等支流,南流東折,在通縣以東匯合潮白河。沽河即今白河,在密雲附近與潮河匯合,稱為潮白河。鮑丘水今稱湯河,是白河的支流,《註》文記及溫泉水,至今沿湯河仍有不少溫泉。濡水今稱灤河,與上述溫餘水無關,是一條全長近九百公裏的獨流入海的河流。《水經註》所記有不少錯誤,清乾隆帝曾因此派人實勘,並親自寫了《熱河考》《灤河濡水源考證》等文,糾正《水經註》的錯誤。大遼水即今遼河,是全長達一千四百多公裏的大河。小遼水即今渾河,全長僅四百多公裏,古代曾匯入大遼水,但今已分流,遼河在盤山以南入海,渾河在營口以南入海。浿水是《水經註》記載的當時的域外河流。中國古籍記載此水的不少,但所記互不相同,浿水在今天是什麽河,歷來都有不同見解。酈道元考究認真,曾經訪問了當年朝鮮到北魏的使節,辨明了當年高句麗國都在浿水北岸,因而可以證明浿水是今朝鮮的大同江。浿水在今天是什麽河的問題,雖然以後仍有不同意見,但《水經註》的考證基本上已可作為定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