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水經註

水經註·卷三十三

水經註 卷三十三 江水
【原文】
岷山①,即瀆山也,水曰瀆水矣;又謂之汶阜山,在徼外②,江水所導也。《益州記》③曰:大江泉源,即今所聞,始發羊膊嶺④下,緣崖散漫⑤,小水百數,殆未濫觴矣。東南下百餘裏至白馬嶺⑥,而歷天彭闕,亦謂之為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⑦為蜀守,冰見氐道縣⑧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⑨,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⑩者也。漢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揚雄《反離騷》雲: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騷》也。江水自天彭闕東逕汶關,而歷氐道縣北。漢武帝元鼎六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統之。縣,本秦始皇置,後為升遷縣也。《益州記》曰:自白馬嶺回行二十餘裏至龍涸;又八十裏至蠶陵縣;又南下六十裏至石鏡;又六十餘裏而至北部,始百許步;又西百二十餘裏至汶山故郡,乃廣二百餘步;又西南百八十裏至濕坂,江稍大矣。

【注解】
①岷(mín)山:山名,古稱汶山。自四川、甘肅兩省邊境綿延到四川境內,主體部分在四川省北部。即下文的“瀆山”、“汶阜山”。
②徼(jiào)外:塞外。
③《益州記》:書名,著者不詳。
④羊膊(bó)嶺:在四川省松潘縣西北岷山之麓,岷江發源于此。古人以為岷江是長江的主源,因而有大江發源于此嶺的說法。
⑤緣崖:沿著山崖。散漫:分散漫溢。
⑥白馬嶺:在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北。
⑦李冰:戰國秦昭王時為蜀郡太守,鑿離堆以灌溉諸郡,沃野千裏,而無水患,號為陸海。
⑧氐(dī)道縣:古縣名,即湔(jiān)氐道,本湔氐地,秦置,治今四川省松潘縣北。
⑨闕(què):官門、城門兩側的高台,中間有道路,台上起樓觀。
⑩發源濫觴(1àn shānɡ):語出《荀子·子道篇》:“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濫觴: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隻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
揚雄:一作楊雄,西漢文學家,字子雲,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
蜀郡:古郡名,戰國秦置,治今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汶山郡:古郡名,西漢置,治今四川省茂縣。
升遷縣:古縣名,西晉置,治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北。
回行:迂回奔流。龍涸:故址在今四川省松潘縣。
蠶陵縣:古縣名,西漢置,因在蠶陵山下得名,治今四川省茂縣北疊溪。
北部:即北部都尉治。南朝齊置,治今四川省茂縣西北。

【譯文】
岷山就是瀆山,水叫瀆水;又叫汶阜山,遠在塞外,江水就發源在那裏。《益州記》說:大江的源泉,按現今所知,開頭是從羊膊嶺下流出,水沿山崖散開,涓涓細流多以百計,淺得幾乎連酒杯也浮不起來。水向東南流瀉一百多裏,到達白馬嶺,經過天彭闕,又叫天彭谷。秦昭王派李冰當蜀郡太守,李冰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形狀如門,稱為天彭門,又叫天彭闕。江水從這裏起,上流十分細弱,所謂發源時隻能浮起酒杯,就是指此。漢元延年間(前12—9),岷山崩塌,堵塞了江水,以致三日不流。揚雄作賦,在《反離騷》中說:從岷山投入江流之中,以吊屈原,名為《反騷》。江水從天彭闕東經汶關,又流過氐道縣北。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劃蜀郡北部設定汶山郡,以管轄該縣。氐道縣原是秦始皇所置,後來改為升遷縣。《益州記》說:江水從白馬嶺縈紆流奔二十多裏,到龍涸;又八十裏,到蠶陵縣;又南下六十裏,到石鏡;又六十多裏到北部,江寬才有一百多步。江水又西流一百二十多裏,到達舊汶山郡時,寬度才有兩百多步;又向西南奔流了一百八十裏,到濕坂,江才稍大了一點。

【原文】
李冰作大堰①于此,壅江作堋?譺?訛,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江入郫江、撿江以行舟③。《益州記》④曰:江至都安⑤,堰其右,撿其左,其正流⑥遂東,郫江之右也。因山頹水⑦,坐致竹木⑧,以溉諸郡。又穿羊摩江⑨,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郵⑩,作三石人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是以蜀人旱則藉以為溉,雨則不遏其流。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沃野千裏,世號陸海,謂之天府也。郵在堰上,俗謂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謂之金堤。左思《蜀都賦》雲:西踰金堤者也。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注解】
①大堰:即今都江堰,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遊。
②堋(pénɡ):分水的堤壩。《太平寰宇記》記載:蜀人謂堰為堋。
③郫(pí)江:任乃強認為即今之毗河。在四川境內,自都江堰市分岷江東流,經郫縣至成都,與錦江合。撿江:在四川省境內。任乃強認為:今雲走馬河,自寶瓶口外,分水東南流,至成都東南,與郫江合。
④《益州記》:書名,不詳著者。即下文的《記》。
⑤都安:古縣名,三國蜀置,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東。
⑥正流:主幹流。
⑦因山:憑借山勢。頹水:頹落江水。
⑧坐致竹木:把竹木從山上滑落入江水中,隨流漂至,不需搬運,故曰“坐致”。
⑨羊摩江:即今羊馬河,是分外江(岷江正流)水以灌溉外江以西農田的一條幹渠,故雲“灌江西”。與岷江平行南流,至新津復入岷江。
⑩玉女房:在今白沙街西龍溪山崖上。白沙郵:即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八裏的白沙街。郵: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白沙街當白沙河與岷江匯合處,位于成都市至岷江上遊地區的出入口,故置郵。
刻:雕刻,刻記。要:約定。
從人:順從人的意願。
飢饉:古代谷不熟為飢,蔬不熟為謹。泛指災荒。
陸海:物產富饒之地。陸:高而平的土地。海:萬物所出。
左思:西晉文學家,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人,著有《三都賦》,名重一時,“洛陽為之紙貴”。《蜀都賦》:《三都賦》之一,另外兩賦是《魏都賦》和《吳都賦》。
征丁:征召的兵丁。主護:主管保護。

【譯文】
李冰在這裏造了一條大堰,截住匯流,堰壩左右兩邊都有出水口,稱為湔堋。大江流入郫江、撿江以便通航。《益州記》說:大江流到都安,在右邊築堰堵水,在左邊造堤控流,江的幹流于是就移到東邊,位置在郫江右面了。利用山勢滑放竹木入江,不費力氣就可運到,水還可以灌溉諸郡。李冰又鑿穿羊摩江,灌溉江西的田地。在玉女房下的白沙郵,造了三個石人,立在水中,並在石人身上刻記著與水神的約定:枯水時不露腳,漲水時不沒肩。因而蜀人天旱時可用來灌溉,多雨時不堵塞水流。所以《益州記》說:水旱都任人安排,飢荒絕跡,沃野千裏,因此世人號稱陸海,又叫天府。郵亭就在堰上,民間稱此堰為都安大堰,也叫湔堰,又稱金堤。左思《蜀都賦》說:向西越過金堤,即指此堤。諸葛亮北征時,將此堰視為農業的命脈,國家賴以給養。他征召了一千二百名兵丁負責護堰,並設堰官。

【原文】
江水又東逕瞿巫灘,即下瞿灘也,又謂之博望灘①。左則湯溪水②註之,水源出縣北六百餘裏上庸③界,南流歷縣,翼帶④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⑤。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張傘,故因名之曰傘子鹽。有不成者,形亦必方,異于常鹽矣。王隱⑥《晉書·地道記》曰:入湯口四十三裏,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蓋蜀火井之倫⑦,水火相得⑧,乃佳矣。

【注解】
①博望灘:西漢博望侯張騫出使外國,經此船沒,因以名灘。
②湯溪水:在今重慶市雲陽縣。
③上庸:古郡名,東漢置,治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
④翼帶:兩邊連綴。
⑤巴:指四川省東部和重慶市一帶。資:依靠。自給:自己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
⑥王隱:西晉人,字處叔,陳郡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人,撰有《晉書》,今已亡佚。
⑦火井:出產可燃天然氣的井,古代多用來煮鹽。倫:類,流。
⑧相得:相配比例恰當。

【譯文】
江水又東流,經瞿巫灘,就是下瞿灘,又叫博望灘;左岸有湯溪水註入。湯溪水源出縣北六百多裏的上庸邊界,南流經歷縣境,兩岸有鹽井一百多處,巴、川就靠這些鹽井來自給。鹽粒大的一寸見方,中央隆起,形狀就像一把張開的傘,所以叫傘子鹽。有的雖然不呈傘狀,但也一定是方形的,和普通的鹽不同。王隱《晉書·地道記》說:從湯口進去四十三裏,有石頭可以煮出鹽來,石頭大的像升,小的像拳頭,煮到水都幹盡,鹽也就結成了。這大概也是蜀地的天然氣井一類,水火互相配合,才能煮出好鹽來。

【原文】
江水又東逕廣溪峽①,斯乃三峽之首也。其間三十裏,頹岩倚木②,厥勢殆交③。北岸山上有神淵,淵北有白鹽崖,高可千餘丈,俯臨神淵。土人見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岸上,推其灰燼,下穢④淵中,尋即降雨。常璩⑤曰:縣有山澤水神,旱時鳴鼓請雨,則必應嘉澤⑥。《蜀都賦》⑦所謂應鳴鼓而興雨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夏水回復⑧,沿泝所忌⑨。瞿塘灘上有神廟,尤至⑩靈驗,刺史二千石逕過,皆不得鳴角伐鼓,商旅上水,恐觸石有聲,乃以布裹篙足。今則不能爾,猶饗薦不輟。此峽多猨,猨不生北岸,非惟一處,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聞聲,將同狢獸渡汶而不生矣。

【注解】
①廣溪峽:楊守敬認為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寧河口。
②頹岩:頹落欲墜的岩石。倚木:相互支撐的林木。倚:倚拄,支撐。
③厥勢:其氣勢。殆交:大概要交接在一起。
④穢:污穢,弄髒。
⑤常璩(qú):東晉史學家,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省崇州市)人,撰有《華陽國志》,為現存最早的古方志書之一。
⑥嘉澤:好雨水。
⑦《蜀都賦》:左思著,《三都賦》之一。
⑧回:回繞。復:形成旋渦。復:即“澓(fú)”之省體,回旋的水流。
⑨沿:順流而下。沂(sù):同“溯”,逆水而上。
⑩尤至:極其,非常。
刺史:古代官名,原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後沿為地方官職名稱,漢武帝時設定。二千石:漢製,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
不能爾:不必那樣。
饗(xiǎnɡ):設酒食祭祀。薦:進獻。
猨(yuán):同“猿”,猿猴。
放著:放到。
初不:一點也不。
狢(hé)獸:像狐狸。狢:同“貉”。汶:汶水,古代濟水的支流,發源于山東省萊蕪市北。今稱大汶河。

【譯文】
江水繼續東流,經廣溪峽,這是三峽的上端。峽長三十裏,其間驚險的危岩,斜出的樹木,看來幾乎兩邊要互相交接似的。北岸山上有神淵,淵北有白鹽崖,高達一千多丈,俯臨神淵。當地人看到它又高又白,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天旱時在岸上焚燒樹木,把灰燼推到深潭中,弄髒潭水,立刻就會下雨。常璩說:縣裏山澤水神,天旱時擊鼓求雨,就一定應驗,會有甘霖喜降。這就是《蜀都賦》所說的:一敲鼓就會下雨。峽中有瞿塘、黃龕兩處險灘,夏天洪水激起旋渦,上灘下灘都要提心吊膽。瞿塘灘上有座神廟,尤其靈驗,刺史二千石一級官員經過這裏,都不可吹號打鼓。商旅上水時,怕碰到石頭發出聲響,就用布包起撐竿的下端。現在雖不必這樣做了,但祭祀進獻水神還是沒有中斷過。峽中猿猴很多,但北岸卻沒有猿猴——這裏不是僅指某一處,有人捕捉了猿猴放到北山去,卻一點也聽不到它的叫聲了,也許就像貉那樣,過了汶水就不能生存了。

【評析】
卷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這三卷是《江水》,因為長江是全國著名大河,在前面《河水》篇中已經說明,在古代,“河”是黃河的專名,“江”是長江的專名。江水是古代對長江的正規名稱,簡稱就作“江”。《水經註》全書中有近二十篇提及“江”,指的就是長江。另外,如同黃河被稱為“大河”一樣,長江也常被稱為“大江”。《水經註》中也有十多個卷篇提到“大江”這個名稱。但包括《經》文和《註》文,《水經註》全書中沒有出現“長江”這個名稱。不過從現存的古籍查索,“長江”一名在三國時代已經出現。《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又《魯肅傳》:“竟長江所及,據而有之。”但大概由于這種稱謂當時尚未廣泛流行,所以《水經》和《水經註》中均未使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