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聯考作文“博弈”的是什麽

一、要考作文水準,還要考這種水準的真實性

聯考很像一次博弈,聯考作文也是如此。博弈的雙方,一方代表國家行使選錄權的教育管理部門,希望通過聯考出題和改卷,測量出考生的真實寫作水準。另一方則是考生和他們所在的中學,要在為期三年的時間裏,通過讀、背、寫等多種教學手段,盡量提高寫作水準和應考能力,以應付這次關系極為重大的考試。

在這樣的博弈中,本來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一方用真實的寫作水準迎接聯考,一方用科學的方式檢驗考生的真實寫作水準。但是,實際執行過程中總是出現某種“變異”。比如,考生都希望接近甚至拿到考題,高效備考,輕松積分。而教育部門為了測量出考生的真實寫作水準,就必須挖空心思避開猜題押題,保證所出題目是考生或中學語文教師無法預測的,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所以,變換題目乃至出題方式,成了出題者最下功夫的地方之一。這樣的思路一般能夠得到老師和考生的理解,這是大家必須共同維護的考試公平原則。但是,按這樣的思路出的作文題,很有可能會顯得反常甚至怪異,特別是在恢復聯考30年、幾乎所有的聯考作文題型都被採用過後。在考生這面,扎扎實實地勤學苦練,努力提高寫作水準,在考場上寫出好作文,這本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並非所有考生都這樣做。特別是當一場考試能夠決定一位考生的一生時,當一個班級的聯考成績能夠影響語文教師的聲望、地位、工資待遇、職稱評定時,當一個學校的聯考成績能夠影響該校在在地區的排名,影響校長們的升遷晉級時,一些考試的“盤外招”就會被人使用。于是,原本很簡單的博弈就變得復雜化了。簡而言之,出題者不僅要考查考生的寫作水準,還要檢查這種反映在一篇聯考作文上的寫作水準的真實性。其實,任何一種考試都包含了這樣兩個目標,隻是在考試題目過于怪異,媒體炒作過于浮躁,過多地分散了公眾的註意力時,人們往往把最本質的東西忽略了。

任何採用不正常的手段提供的應試作文,都不應該獲得高分;很多自我感覺良好,實際積分不高的考生,很可能是在這個地方馬失前蹄。

二、話題作文變異出“套話作文”,又被它引上了末路

1998年前後,學術界曾經發生了一場關于聯考語文的爭論,其中的一個重點是聯考作文。許多參與討論的人認為,聯考作文的命題越來越走向僵化,正在走入類似封建時代科舉考試那樣的死胡同,他們建議改革聯考作文的命題方式。在這樣的輿論呼喚下,話題作文被推到前台。

話題作文的形式據說來自美國,它的特點可以概括成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淡化審題要求;第二,放寬文體限製;第三,倡導自由表述;第四,強調綜合貭素;第五,鼓勵創新思維。推出這種作文題型的初衷,是為了改變日益僵化的聯考作文模式,激活中學語文教學,更好地選拔人才。從理論上看,這種作文形式無疑有其合理性。但是,過于強調考生的自由度,就會出現另外的弊端。

首先是抄襲作文激增。我雖然沒有統計過話題作文形式推出前後抄襲作文百分比的差異,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明顯感覺到這個變化。由于對考生限製的大幅度降低,數量不少的考生因為作文能力的低下,無法用自己的實際寫作水準獲得較高的分數,所以,採用默寫現成的作文成了他們的首選。

其次是套話作文的流行。如果說抄襲隻是作文能力低下考生的行為,那麽,套話作文則成為更大多數考生的“應試絕招”。我們曾把這種套話作文稱為“文化作文”,因為這種作文動輒以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為題材,無論你出的題目是否與文化有關,它都能把話題轉入歷史文化名人上去,比如我在《作文新天地》上曾經點評過的幾篇杭州地區七縣市某次聯考作文就是如此。那次聯考作文題是這樣的:

“錯位,《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錯位’現象:學生迷戀網路,商家欺騙消費者,是一種‘錯位’,子女當一天家長,讓闖紅燈的人當一回交警,也是一種‘錯位’。在生活中,你有類似的經歷和見聞嗎?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思考呢?請以‘錯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很顯然,出題者有意引導學生把眼光投向現實生活,希望學生對身邊的事情進行思考。遺憾的是,我點評的三篇作文,居然不約而同地從歷史或文藝作品中發掘寫作的題材,沒有一篇按照出題者的提示寫身邊之事,而且在寫法上都是典型的所謂“文化作文”。

我給“文化作文”概括出這樣幾個特點,第一,題材總是選用歷史文化名人;第二,文章結構表現為“穿靴戴帽三段論”,即用三段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跡為文章主體,再加上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第三,作文的主題總是局限在一個淺顯的平面而不做深入開拓。根據我們幾年來閱卷的不完全統計,出現在這類“文化作文”中的歷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淵明、蘇軾為最多,可稱為“文化作文三巨頭”。其他常見的還有庄子、項羽、司馬遷、嵇康、王維、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隱、陸遊、李清照、曹雪芹。不管你出的題涉及愛國主義還是環境保護,關懷底層大眾還是建設精神文明,他們都可以用上述這些材料敷衍。這種刻意模仿出來的作文不僅文化底蘊要打折扣;在現實生活中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其一,從考試的角度看,這種作文有明顯的宿構嫌疑,作文中的人物傳記性材料,完全可以事先準備,頭尾在考場上再根據話題增加。閱卷教師很難辨別哪些是事先準備的,哪些是現場寫的,從而真正檢驗出考生的真實水準,如果打了高分,顯然就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其二,從教育的宗旨來看,聯考指揮棒引導下的學生隻會寫這種八股味很濃的文章,真正的寫作能力並沒有提高多少,這恰恰違反了中學語文改革的初衷,也是聯考出題人閱卷人最不想看到的。

令我們憂慮的是,話題作文形式以及近年來各地真假難辨的滿分作文已經嚴重地影響了高中學生的寫作風氣。也許並非所有考生都熱衷于寫“文化作文”,但是,聯考中同樣呈現“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採用這類“文化作文”的形式而獲取高分的現實,驅使著很多考生包括寫作天分較高的考生都紛紛轉向模仿寫作“文化作文”。

鑒于上述聯考作文的現狀,我們在多種場合呼吁改變目前的作文出題方式,停止話題作文模式。應該理性地認識到,任何考試都有其局限性,聯考作文當然也不能例外。聯考作文是一次戴著鐐銬的舞蹈,除去這鐐銬,就不再是聯考。隻有用好這鐐銬,才能讓考生在聯考中展示自己的真實寫作能力。而這,也會給後面的中學語文教學以正面的引導,讓後來者真正努力提高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和表達生活的能力。

三、“套話作文”是一種缺乏作者的情感與思想的作文,

無法考察作者的整體文化貭素

反對寫“套話作文”、“文化作文”,並非就是反對中學生寫文化題材的作文。好文章的關鍵,是有沒有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是作者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和感受得來的題材,即使隻是身邊的瑣事,也能被作者點石成金,寫成好文章。歸有光的《寒花葬志》、《項脊軒志》,朱自清的《背影》,豐子愷的《華瞻的日記》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所以,作文不僅僅是語言表達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議論和敘述的問題。一篇作文,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感受、思考以及因此產生的情感和思想,它是作者的整體文化貭素的表現。作為一名中學生,他首先要追求的就是這樣的文化貭素。古人強調要“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其實就是把社會實踐和讀書結合起來,提高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作文當然也需要講究技法,講究文章的規律,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沒有情感和思想,文章的技巧再好,語言再華麗,也是空的。套話作文就是這樣一種缺乏作者的情感與思想的作文。

去年看到過一則新聞,說榆林市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座談會上,一名財政局副局長一上來就講套話,還一問三不知。市長李金柱直斥:“我不需要你講大道理,要務實!一問三不知,老百姓白養活了你!”看來,說套話在哪裏都不受歡迎,在中聯考的考場上也不會受歡迎。同學們可以想一想:您自己喜歡這樣的糊弄人的作文嗎?您班上的老師喜歡嗎?您自己和自己的老師不喜歡,那些閱卷老師——他們就是從學校選出來的——又怎麽可能喜歡?

四、多寫身邊發生的事情;還可以把感動過自己的材料用不同的寫法表達出來,以彌補材料的相對不足

當前,在“文化作文”泛濫的前提下,我們提倡中學生多觀察現實生活,多寫身邊發生的事情。有人說,中學生的生活是兩點成一線,早晨從家去學校,晚上從學校回家,有多少現實生活材料可寫?其實,我們所說的身邊之事,並非一定是中學生親身經歷的,也並非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比如,報紙上常常刊登我們所居住的地區的新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生一些值得書寫的事情。當然,如果能夠把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出來,也許效果更好。去年江蘇一考生把自己幫父親收麥子的事情寫進了聯考作文中,感動了很多人,就是一個好例子。在平常的練習中,我們還可以把感動過自己的材料用不同的寫法表達出來,以彌補材料的相對不足,效果也很不錯。我的兒子在讀國小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同學跟著我們夫妻去郊外踏青。在一條田間小路傍,他們發現了一個坑,坑底有一隻不知何時跳進去的青蛙。幾位小伙伴發起了一場“搶救運動”,最終把小青蛙救了出來。這件事給我兒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去後,在我們的啓發下,他完成了一篇使用第一人稱的日記。到高三時,他居然還記得這件事,而且在一次模擬語文考試時,又用這個材料寫了一篇作文。當然,和國小時的日記相比,高三的作文視角換了,人稱也改了,但是由于投入了感情,作文獲得了語文老師的好評。這篇作文在我們家最近的搬家中,居然很巧合地被我發現了,現在抄錄部分如下:

那是某一年的初春時節。陽光明媚,暖風拂面,我被厚重衣服包裹了一冬的心復甦了,于是便到離家不遠的田野上散步。正在田埂上走著,忽然,一對人影進入了我的視線。細看時,原來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和他的媽媽一起,圍看著地上的什麽東西。我快步走上前去,原來他們在看田埂傍一個深坑。說明白一些,這個坑就是一隻埋在土裏的水缸,缸中積了些水。奇怪的是,水中竟有一隻橡皮大小的青蛙,估計這是引起小男孩註意的原因。

“媽媽,小青蛙怎麽會到裏面去的?”

“大概是不小心掉進去的吧。”

“它就住在裏面了嗎?”

“不會的,這裏面是下雨天積的水,太陽一曬就幹了。”

“那它不是死在裏面了嗎?”

我一看,果然,水缸裏大半是泥土,水隻有薄薄的一層,更兼缸壁很滑,青蛙想跳出來是不大可能的。

“媽媽,我們把它救出來!”小男孩說。隻見他伸出手去想撈小青蛙,無奈缸口太大,水面離缸口又比較深,小男孩觸及不到它,卻險些滑了下去,幸虧被他媽媽拉住。

“算了,我們走吧。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水滿上來的話,它自己就跳出來了。”媽媽勸著說。

“那要是不下雨呢?”小男孩並不肯就此罷手。他東張西望地看了一會兒,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向田邊草叢中跑去。隻見他從草堆裏撿出一根分叉的樹枝,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塊潔白的手帕,小心翼翼地,他把手帕四角分別系在樹枝分叉的兩根分枝上。這下我也看明白了,他把樹枝做成了一個類似撈魚用的網兜。

“媽媽,用這個!”

男孩的媽媽似乎也被兒子的做法挑得童心大盛,于是,她在“岸上”拉著男孩的左手,男孩則站在“岸口”盡力向小青蛙探出右手,用“網兜”去兜。開始,小青蛙不怎麽合作,左躲右閃想避開。小男孩試了幾次後,青蛙仿佛明白了什麽,突然主動地跳上了那塊手帕。小男孩小心地將“網兜”提上“岸”來,終于,小青蛙重獲自由了。

“下次小心點喔!”小男孩把青蛙放歸田裏,嘴裏還念叨著。

隨後,他們母子二人拎著那個“網兜”高興地走了。

而我,卻站著,怔住了。

這篇作文的題目是《感動》,觸動作者情弦的,是小男孩的天真無邪,是他對小動物的愛心。很顯然,這裏有虛構的成分,但作文的主要材料來自于他親身經歷過的生活。文章從當初的第一人稱變成了第三人稱,對事件的感知也發生了變化,一個材料完成了兩種表達方式的訓練,這對社會生活經歷相對不豐富的中學生來說,是很有意義的。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說那些被人嚼了幾百遍的套話,而是在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生活的不斷深化的感受,這樣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在考場上獲得高分,也將有益于他今後的工作與學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