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開闊視野,廣為採擷——勤于積累

寫作上的“有米之炊”單靠在生活中觀察、搜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勤于積累。盡管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不竭源泉,但一個人的生活範圍畢竟有限,要開啟寫好作文的廣闊天地,須學習、掌握更多更廣博的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為此,在青春年少之際,要廣泛閱讀,涉獵方方面面的知識,以開闊視野,實實在在地下一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細功夫。再說,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經驗,都親目能睹,親耳能聞,親身實踐,通過閱讀,能懂得許許多多個人無法接觸到的事物,沖破個人生活的局限。須記住:閱讀是吸收,吸收得越豐富,表達時筆下越有神。

文心絮語

《岳陽樓記》是範仲淹的傳世名篇,中學生無不讀過。它不僅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思想情操給後人以深深的啓迪,就是對洞庭景色的描繪,也是景物描寫中的一絕。“朝暉夕陰”的萬千氣象,“霪雨霏霏”的陰風濁浪,“春和景明”的上下天光,把巴陵勝狀刻畫得有聲有色,如在眼前。然而,你是否想到:範仲淹據說沒有到過洞庭湖,也沒有登過岳陽樓,筆下所描繪的巴陵勝狀,非親眼所“觀”,而是虛擬的。既是虛擬,為何又寫得如此逼真,使人拍案叫絕呢?原來他有生活上的積累,再加上讀畫所得,筆下便出現絕妙好景。

範仲淹是蘇州人,從小熟悉太湖景色,後來又官貶饒州(現江西上饒),又對鄱陽湖的景色十分了解。生活上有太湖景、鄱陽湖景的積累,再從滕子京那兒得到《洞庭秋晚圖》的畫,仔細閱讀,把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巧妙地揉合,筆下洞庭湖的景色就活靈活現。

上面這個例子清楚地告訴我們,生活積累對寫作是多麽的重要。深知其中道理的年輕人常以作家為榜樣,勤奮地把生活中擷取的朵朵浪花記下來,如春意盎然的美景,扣人心弦的場景,精彩紛呈的對話,鞭闢入裏的議論,均可作點手記。生活手記是寫作素材的倉庫,經久不懈地儲存,必然富足。

也許有同學認為:我們的記性好,這些事物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忘不了,何必一丁點兒的東西要麻煩“筆”呢?其實不然。人類確實具有驚人的記憶力。據研究,人腦可以儲存1015比特的信息,容量巨大,保持的時間也很長。巴金說過,有兩百篇文章儲存在他的腦子裏。日本新力電器公司職員友寄英哲能背誦圓周率到小數點後2萬位。然而,任何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事事有清晰的記憶,遺忘會悄悄跟隨著每一個人。因此,寫作材料的倉庫不僅靠記憶,更靠手勤。

《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說得好:“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要提高寫作能力,還須勤于從書刊閱讀中採集,善于積累多種材料,凡材料厚實的文章,或啓人深思,或拓人視野,都可看到作者勤學、積累的功力。眾所周知,馬克思為寫《資本論》,每天要到大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去翻閱書刊,他前後翻閱了1500多種書籍,作了大量筆記。他在圖書館習慣坐同一個位置,有時一天在圖書館裏坐十幾個小時,他座位下的地板不知不覺被踩成了兩個腳印。當然,中學生習作所要求的無法與如此的巨著相比,但寫巨著的這種廢寢忘食、苦苦積累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精讀,擷取有價值的材料。有些佳作,不僅語言好,內容好,材料也很豐富,能增進知識,成長見識。閱讀時應精細、精心,反復咀嚼,在理解、體會的基礎上摘錄備學備用的材料。例如唐搜的《作家要鑄煉語言》一文以十分豐富的材料論證自己的觀點,對學習語文的中學生來說,很有摘錄的價值。有的可直接摘錄,如:

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的基本材料,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引自清人沈德潛著的《說詩啐語》,全句是“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

賈島詩雲:“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相傳他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下註的一首小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盧延讓說:“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盧延讓,唐朝範陽人。他的《苦吟》詩前四句是:“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福樓拜對他的學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麽,真正能夠表現它的句子隻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隻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

有的自己作簡要的概括,如:

文學語言同時要具備繪畫和音樂的特點,有色彩、有音響地來描寫生活和反映思想。

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多次更易,先後用過“到”、“過”、“入”、“滿”,最後才選定“綠”字。

宋祁《玉樓春》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也經過多次改動,著名學者王國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必須向生活汲取,從人民的口頭採集語言。普希金跟奶媽學語言;列夫?托爾斯泰一接觸到民間語言,就立意改變自己的文風和文法;契訶夫聽到有趣的諺語立即記下;阿?托爾斯泰從法院裏審問犯人的一本記錄中感受到活生生的俄羅斯語言,並依靠這個寶藏寫出了小說《誘惑》;高爾基說:“從16歲開始,我就是作為一個別人私語的旁聽者,一直活到現在的。”

社會急遽變化時,新事物不斷涌現,舊的關系不斷改變,語言受到沖擊,隨著發生變化。此時語言會出現大礦藏。盡管這種語言顯得幼稚、粗糙,乃至混亂,但其中確實埋藏著“語言的金子”。

請看,一篇短文中容納了多少有關錘煉語言的材料,稍加摘錄,就有10條,如果不註意積累,就會從眼皮底下溜走,從記憶中消失,有時至多留下個模糊的印象。

博覽,同樣要註意積累,勤于動筆。在現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更要博覽群書,文史哲,數理化,音體美等等書籍均要涉獵。閱讀面廣,智力背景豐富,如蜜蜂採花,採過許多花,就能釀出蜜來。

積累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摘錄式筆記。如上文所舉例子。可錄名言佳句佳句、精彩段落,可對書中、文中主要論點、主要內容摘其要記錄下來。

做卡片。可摘錄,可提要,可主解,可寫心得。

索引。如果要記的內容多,可採用索引的方法,把文題、書名、作者、頁碼等記在筆記裏或寫在卡片上,備日後查用。

報刊剪貼。把報紙或雜志上具有價值的簡短文章,剪下來貼在活頁本上以備閱讀、運用。

積累時可鋪開一定的“面”,廣為收集,也可先列若幹專題,如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學習方法,名言佳句警句,科學天地等等,定向積累。

無論用哪種方法積累,有兩點特別要註意。一是積累到一定階段,要進行分類整理,千萬不能糊成一鍋粥,如果眉目不清,材料再好,也難以及時而充分地使用;二是忌濫,積累的材料確有意義,確有價值,評註、心得也是真有獨特見地的,如果一般性的都撿到“倉庫”裏,拉雜不堪,把“寶貝”淹沒,也成不了寫作的寶庫。

積累要持之以恆,鍥而不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能有成效的。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近代學者梁啓超等等都在讀書積累方面下過大功夫。英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為了積累寫作材料,曾寫了幾百本讀書筆記,摘錄了兩萬數千張卡片。

佳作借鏡

柿葉鋪庭紅顆秋

我家庭園正中偏東一口井的旁邊,有一株年過花甲的柿樹,高高的挺立著,虯枝粗壯,過于壯夫的臂膀,枝條特多,大葉四展,因此布蔭很廣。到了秋季,柿子由綠轉黃,更由黃轉為深紅,一顆顆鮮艷奪目,真如蘇東坡詩所謂“柿葉鋪庭紅顆秋”了。

柿是落葉喬木,高可達二三丈。每年春末發葉,作卵形,色淡綠,有毛,葉柄很短。夏初開黃花,花瓣作冠狀,有雌性和雄性的區別。雌性的花落後結實,大型而作扁圓形的,叫做銅盆柿;較小而作深圓形的,叫做金缽柿。我家的那株柿樹,就是結的銅盆柿,今秋產量共有五百多隻。可惜未成熟時,就被大風吹落了不少,成熟以後,又被白頭翁先來嘗新,又損失了一部分;然而把剩餘的採摘下來,除了分贈親友外,也盡夠我們一家大快朵頤了。在柿子未成熟的時候,皮色尚未轉黃,而孩子們食指已動,那麽我就先摘下一二十顆,浸在盛著鴛鴦水的缽子中(把沸水和冷水混合起來,叫做鴛鴦水),四面用棉絮包裹,過了十天至半月取出,扦了皮吃,甘美爽脆,十分可口。至于皮色轉黃而尚未轉紅的柿子,味澀不堪入口,必須用楝樹葉闇熟,或放在米桶裏過幾天,也會成熟。柿子成熟之後,又酥又甜,實在是果中俊物。

古人對于柿樹有很高的評價,說是有七絕:一長壽,二多蔭,三無鳥巢,四無蟲蛀,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這七點柿樹確兼而有之,為他樹所不及。隻因落葉肥大,曾有人利用它來練字。據說唐代鄭虔任廣文博士,工詩善畫,家貧,學書而苦于沒有紙張,因慈恩寺有大柿樹,樹葉可布滿幾間房子,他就借了僧房住下,天天取柿葉來寫字,一年間幾乎把整株樹上的葉片全都寫遍了;他的書法終于大有成就,被誇為“鄭虔三絕”的一絕。

成熟的柿子稱為烘柿,曬幹而皮上生霜的稱為白柿。據李時珍說,烘柿並不是用火烘熟的,隻須將青綠的柿子收放在容器中,自然烘熟,好像烘過一樣,澀味盡去,其甜如蜜。白柿就是生霜的幹柿,做法將大柿壓扁,日曬夜露,等它幹了之後,藏在陶瓮裏,到得皮上生了白霜才取出來,這就是柿餅,那白霜稱為柿霜。據說患痔病的常吃柿餅,可以減輕;將柿子和米粉作糕餅,可治小兒秋痢,那麽食物也可作葯用了。

這是現代作家周瘦鵑的一篇說明柿樹、柿子的短文,從這篇短文中,我們可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積累的豐富。

首先是園林知識的豐富。對柿樹的枝、幹、葉、果、生長情況、結實情況了如指掌,因而說明時具體、明白、準確、細致。特別是柿子轉色的敘說,不僅具體,而且給人以美感。這是由于作者一邊從事創作和翻譯,一邊以相當多的精力從事園藝工作,從親身實踐中積累了栽培花木、種植盆景的經驗。

其次是文學知識的積累。柿樹葉子肥大,可利用它來練字,非停留在一般性的敘述水準,而是舉唐代畫家鄭虔的事例加以說明,更有說服力。舉例又不拘于用葉寫字,而是順帶介紹鄭虔的官職——廣文館博士及三絕——詩、書、畫(鄭虔與杜甫為詩酒友,工詩善畫,書法出眾),使所舉例子更為豐滿生動。又如文章標題,引的是“柿葉滿庭紅顆秋”的詩句。全詩是“柿葉滿庭紅顆秋,薰爐沉水度春篝。松風夢與故人遇,自駕飛鴻跨九州”。詩題是《睡起》。該詩一般不為人引用,且作者一說蘇東坡,一說黃庭堅。由此也可見周瘦鵑文學方面積累之深。

再次是古代科學知識、古代文化的積累。如古人對于柿樹的“七絕”的評價;又如柿子未成熟時,孩子們食指已動的用典(《左傳》記載,春秋時,楚國人送給鄭靈公一隻大甲魚,公子宋見了,食指忽然自己搖動,以為一定可吃到好的東西。)增添了情趣。

醫葯知識豐富,也是一特色。柿餅可減輕痔病,和米粉作糕餅,可治小兒秋痢等。

至于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形容柿樹“年過花甲”;用詞的生動、準確,如“大快朵頤”(“朵”是動義,如手之捉物叫做“朵”,“朵頤”,就是動頤,嚼。“大快朵頤”形容吃得十分開心。)等等。真可謂用得得心應手。

這篇短文選自周瘦鵑的《花木叢中》一書,如果有興趣讀一讀,就會發現書中所反映的花木知識是何等淵博,有趣的典故,美麗的詩詞,俯拾皆是。讀了,能大大增添學養。

習作評說

尾巴趣談

動物有尾巴,這個結論童叟皆知。貓有尾巴,那黑白相間的尾巴,就像一把鋼鞭,給貓增添了不少威風;魚兒有尾巴,那片月牙兒似的尾巴靈活地擺動著,魚兒也悠閒地穿行在水草之間;松鼠有尾巴,那條紅棕色的尾巴幾乎和身子一般大,每當松鼠在樹上活蹦亂跳時,這條尾巴也隨著身子一起一伏,高高地翹在後,看上去還挺可愛。

可是,動物們長了那麽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尾巴,作什麽用呢?首先,尾巴能幫助動物活動。就拿我們熟悉的魚來說吧,魚的尾巴就像船上的漿和舵,它左右搖擺時,可以產生一股反沖力,推動魚身的前進。鮪魚的速度之所以能達到70公裏/小時,還是尾巴起了重大作用;另外,魚尾也能控製前進的方向,當它向左偏時,能使身體兩側的水壓不平衡,于是,魚兒就會向左轉彎;反之,則會向右轉彎。另外,尾巴還能保護自身並成為一種武器。在烈日當空的夏天,牛常常會受到一種叫牛虻的小飛蟲的襲擊,它們專門在牛、馬的皮膚上吸血,牛為了避免受到襲擊,往往會拿自己的尾巴在身上拍打,以便趕走牛虻。還有一種動物——鱷,它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二億多年了。鱷之所以沒有在茫茫的生物界中消失,主要是由于它的尾巴,它的尾巴幾乎有身長的一半,且表皮十分堅硬,當它猛一轉身甩開尾巴時,有幾百公斤的力量,可以把一棵大樹打斷。一般的羚羊、牛、馬等動物更談不上挨它一下子了,連“百獸之王”——老虎,也懼它三分。所以鱷魚憑著尾巴幾乎可以打敗除了人以外的一切動物,使它歷經滄桑,在二億年中沒有被淘汰。

這就是一般動物的尾巴的主要功能。可是,還有些動物的尾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使尾巴成了這些動物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澳大利亞有一種大家頗為熟悉的動物——袋鼠。袋鼠一般高達2—3米,它前肢特短,生在胸前,後肢特長,這樣的結構十分有利于跳躍,使它能以60公裏/小時的速度向前躍進;可當它站立時,由于前肢很短,不能支持到地面,很容易摔倒。可是袋鼠長了一條1米多長的尾巴,平時跳躍時,尾巴也一上一下地擺動,保持袋鼠的平衡,當它站立時,尾巴又好像“拐杖”似的,直挺挺地支撐著地面,以防摔倒。要是沒有尾巴啊,它真的要“寸步難行”了。

綿羊大家一定很熟悉,可它的尾巴也有特殊功能。當綿羊來到水草豐盛的地方,它就會“開懷暢飲”,吃得飽飽的,然後把養料都儲藏到尾巴裏面,就好像駱駝把養料藏在駝峰裏一樣,那條尾巴一下子會長粗2—3倍,好像胡蘿卜一樣;在行走的途中,綿羊就利用尾巴中的養料過活。當它再來到水草豐盛的地方時,那條粗大的尾巴已經變成了細細的一根了,接著,它又大吃大喝,把養料再儲藏進去……

除了以上幾種以外,有些動物的尾巴具有報警的功能,當它把尾巴外面深色的地方豎起時,就表示“沒有敵人”,當它把尾巴裏面淺色的地方豎起時,就意味著“危險,快逃”……

看到這裏,你知道了吧,別看尾巴大小不同,功能各異,可是對動物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了。

這是一篇國中學生參加作文比賽的當堂作文,盡管文字上有缺點,但從知識積累的角度看,還是頗具特點的。

參賽者對動物的尾巴的形態、功能有所了解,並作了一定的積累,有些有關知識儲存在記憶中,使用時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文中談到的尾巴涉及的動物面較廣,有貓、松鼠、魚、牛、鱷、袋鼠、綿羊等;說明尾巴的功能,有一般的,有特殊的,並運用數位和打比方的方法,使說明具體生動。如果平時閱讀不認真,不註意積累,筆下不可能有如此生動的材料。

語言毛病比較多。有形容不當的,如魚兒尾巴像“月牙兒”;有以偏概全的,如貓的尾巴“黑白相間”,其實貓的皮色多樣,不都是“黑白相間”;有說明欠準確的,如袋鼠的尾巴在于支撐地面,幫助袋鼠站立,而不在于助跑,不在于沒有尾巴,就“寸步難行”;又如綿羊到水草豐盛的地方吃水草,不能說是“開懷暢飲”;有的不夠明確,如尾巴的報警功能,未舉例說明。此外,在說明的層次方面也可作一點調整,使條理更為清晰。盡管如此,由于參賽者平時註意知識積累,故而文章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有可讀性。

廣為採擷,對中學生來說,也是做得到的,採擷越廣,文章材料越豐富多彩。下面是香港一位中學生的習作,從中也可見到平日註意採擷的情況。

面 譜 說

昨天放學經過街角時,被一張奪目的戲曲海報吸引住。這並不精致,可是劇中主角那張塗滿油彩的面龐,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勾起了我的回憶。

小時候,婆婆常和我去看粵劇,每次當我見到那些開臉的藝人總情不自禁地想:好好的一張臉為何要塗得像個怪物似的?“哪!黑面的是包公、白的是奸鬼曹操、紅的就是關公。面上塗了顏色,好讓咱們看戲的容易辨別清楚嘛!要不然,我怎知誰是忠誰是奸呢?”這是婆婆的答案。可是我還不明白,為什麽演古人要開臉,演現代人卻又不開臉?婆婆答不上,總是說:“從前又豈同現在。”于是我就識趣不問了。問題因此擱置,但對面譜的興趣卻更為濃厚了。

其實,不單中國的國劇、粵劇等借助面譜來分辨角色,就是東南亞、非洲乃至西洋也用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