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聯考詩歌解題應遵循“主題輻射法”

XX年聯考浙江卷中詩歌閱讀考查的是元代王旭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中第23題的題目是“指出這首詞的寫作手法並分析作者的情感。”這個題目將詩歌的手法和主題直接作為考點。假設這次題目是“請分析這首詩歌的寫作手法”,那麽在分析這首詞手法時也要考慮到詩歌主題,答案可以設定為‘用“反襯”手法表現了作者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贊賞之情。’

XX年語文《考試大綱》在“古代詩文閱讀”中對該考點提出的要求是“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從考綱看來,詩歌類題目考查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及主題。從考點看隻有一點與主題有直接關系,其實出卷者在設定詩歌語言、形象、表達技巧等題目時也要求考生將詩歌主題記在心間,有時直接將主題呈現在試卷的答案中。接下來筆者就以這幾年聯考試卷中的詩歌類題目來說明聯考詩歌答題應遵循“主題輻射法”這一原則。

一、主題輻射法在詩歌語言類題目中的套用

在詩歌鑒賞中,詩歌語言這個考點主要考詩歌詩句中重點字、重點句的鑒

賞,或者考查詩歌的整體語言風格。無論是考查煉字,還是整體語言風格,無不與詩歌的主題思想相聯系。08安徽卷考查的是宋代謝枋得的《小孤山》。

小孤山

[宋]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其中一個題目要求考生‘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參考答案設定是: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在此題所給的答案中,“壯士情懷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均體現了《小孤山》一詩的主題思想。

在詩歌煉字類題目解答中要充分考慮詩歌的主題思想,同樣,在詩歌語言風格類題目中也是如此。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結合詩歌主題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比如XX年浙江卷。

XX年浙江卷第16題考查的是劉禹錫《烏衣巷》、吳激《人月圓》以及趙善慶《山坡羊》的比較鑒賞,其中一個題目的設定是“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拿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學會分析題目的要求,其實這個題目設定了兩個方面的信息,一個是考查表現手法,另一個是語言特色。在答案設定時要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同時將手法、語言特色與主題思想結合起來。出卷者給出的參考答案是“這三首詩詞曲都寫了燕子的形象,突出了興亡的主題。但各自抒發的感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劉詩今昔對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鬱的散曲風味。”我們仔細閱讀答案,不難發現在分析語言特色的時候是緊緊扣住詩歌“興亡”、“抒亡國隱痛”、“點破興亡”等詩歌主題的。

二、主題輻射法在詩歌形象類題目中的套用

詩歌中的形象應該包括詩歌中涉及到的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等。鑒賞形象就是要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這類題目的規範答題模式是①準確點明詩歌中出現的形象的特征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形象;③闡述詩中此形象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或者形象的典型意義。比如XX年廣東卷考查的是杜甫的《月》。

杜甫

萬裏瞿唐①月,春來六上弦②。

時時開暗室,故故③滿青天。

爽和風襟靜,高當淚滿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其中一題是“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參考答案是“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動蕩、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故園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發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蕩不定的凄涼傷感之情。”這個題目其實在考查詩歌景和情的關系,“月”是本詩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形象特點,再結合詩人遭遇和國家的局勢作答來作答。如果將題目改成“請你分析本詩中月的形象”,答案除了概括月這形象總特點之外,還要加上本題所給答案的關于思想的部分內容。景物形象如此,人物、事物形象也是如此。

三、主題輻射法在詩歌技巧類題目中的套用

表達技巧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也是歷來出題者最喜歡出的一類題目。比如XX年聯考就有江蘇、湖北、重慶、福建、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對這個考點進行了考查。要準確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這類題目的規範答題模式是: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麽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誇張得體等。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答題規範中的③就是針對詩歌的主題思想的。考生要學會分析詩人通過這種手法想表達什麽思想情感或怎樣的主題。比如XX年海南、寧夏卷考查的是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

鷓鴣天 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其中第九題前半題是:詞的最後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這個題目考查的是詞的手法和主題,出卷者給出的答案是“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裏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如果這個題目設計為“請分析這首詞最後兩句的寫作手法”這個題目的答案和今年聯考的答案大致一樣。

又如XX年江西卷考查了楊萬裏的《初入淮河四絕句(三)》,題目要求考生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給出了參考答案是“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後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願望。”在這道題目中,雖然出題者明確要求考生答詩歌的手法,但是在具體分析過程中,無不是緊扣詩歌的主題思想的。答案中 “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願望。”就是楊萬裏要在詩歌中展現的思想情感。

四、主題輻射法在詩歌主題類題目中的套用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是直接和詩歌主題有關的一個考點。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註以下幾個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⑵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麽;②抒發了什麽情感,暗寓了什麽。在XX年考卷中全國卷ⅱ、重慶卷、安徽卷、遼寧卷、江西卷、浙江卷、海南、寧夏卷、廣東卷、山東卷、江蘇卷等試卷均明確提出有關詩詞主題的題目。考生隻要能準確解讀詩歌主題思想,就能在這類題目中獲得比較好的分數。比如XX年遼寧卷出的是歐陽修的《晚泊岳陽》。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裏鍾,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其中第九題要求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麽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的?”答案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處景而生的思鄉之情。是通過臥聞鍾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聽歌聲等舉動,城裏鍾、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江月、水上人、雲水蒼茫、輕舟飛逝等視覺形象,以境寓情來表現的。句句寫景,景景關情。”從繁雜的答案中我們不難找出重點,作者的心情是“思鄉之情”,表現手法是“以景寓情”,其它的文字是在具體分析以景寓情這個表現手法的。 除了遼寧卷以外,其它省份的試卷中這類題目也是直接考查詩歌主題的。

總之,詩人寫一首詩,是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思想情感,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懷。為了能準確表達自己的主觀情感,詩人會通過一些精練的字、句,塑造一系列鮮明的形象,通過一些詩歌技巧來表述自己的情懷。那麽,出卷者在出詩歌類考題時也是扣住詩歌主題來設定考試題目。在答詩歌語言、形象、技巧和詩歌主題類題目中,考生始終要有主題意識,隻有準確把握詩歌主題,正確表述詩歌主題才能使聯考詩歌題目得到更高的分數。

時時有主題,刻刻有主題,讓詩歌主題一直輻射在詩歌類題目解題的各個環節及各種題型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