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聯考作文硬套材料易吃虧

聯考又將開羅。很多“過來人”都知道,第一科語文最緊張,考不好容易影響情緒。

曾經連續十四年任廣東聯考語文評卷組組長的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的柯漢林教授,近日接收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教廣大考生突破聯考第一關!

“廣東考生習慣把作文題目分成三類: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標題作文。其中從這幾年的命題情況看,這些界限早已模糊了。比如去年的作文《常識》,給了一句話,不象材料,又不是標題,很難找到哪一類。其實沒有必要非要劃定類別,認真審題後就可以作文了”

若舉多個例子不宜蜻蜓點水

“廣東考生選材料和套用材料的能力還不夠。”柯漢林指出,在備考過程中,老師常給學生準備很多素材,教很多技巧,但基礎不扎實的學生,經過訓練後往往變得很僵化,一看到作文題目,就把材料往上套,結果很容易弄巧成拙。“往年聯考中就有不少學生吃虧”

柯漢林說,最近有個中學的模擬作文題大意是: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各有各的精彩就此寫一篇作文。有些學生就將愛因斯坦、愛迪生的成功史寫了進去,雖然不算離題,但角度不靈活,顯得呆板,自然拿不到高分。其實這個題目終點應是“不同的精彩”而非經歷。

有些老師在訓練中鼓勵學生多舉例子,至少要寫三個例子。有例子文章會顯得充實,但簡單舉例,蜻蜓點水,文章就顯得很幹巴。柯漢林建議考生,多個事例中最好有一個要細寫,要有血有肉。比如一個學生寫母愛,表述時就不能隻用概括性的語言。“你可以舉例,有一次怎麽樣,通過那件事件表現母親的偉大之處,這樣文章就容易拿高分。

切忌盲目輕率,審清題目再下筆

要想把作文寫好,身體非常重要,一旦偏題,差之毫釐,謬以千裏。所以拿到題目後,不要急于動筆,為準確審題花點時間值得。

柯漢林說:經過老師訓練,廣東考生習慣把作文題目分成三類: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標題作文。其中從這幾年的命題情況看,這些界限早已模糊了。比如去年的作文《常識》,給了一句話,不象材料,又不是標題,很難找到哪一類。其實沒有必要非要劃定類別,認真審題後就可以作文了。

廣東考生作文審題能力比較弱,往往層次比較淺,他建議,考生應靈活審題,辯證分析題目,善于聯想。例如,根據“包裝和本質”寫一篇文章。有的同學一開篇就批判包裝,其實應該辯證看待,首先看到包裝的必要性,其次要看到決定事物的本質,再將道理聯系到事,聯系到人,主題就逐漸深化了。

柯漢林說,作文審題要有深度,不要隻看到字面意思。比如作文習慣,除了寫某個人的某種具體習慣,還可以聯想到民族的習慣,時代習慣,改革開放也算是一種習慣的改變。

他還建議,如果學生的作文經常較好,審題時可選擇較為獨特的角度,為自己加分。比如一個題目是“心靈選擇”,有個考生的立意是“不選擇同樣是選擇”結果得了高分。

鼓勵創新,但考試總要守規則

對于考生在作文中的創新行為,柯漢林表示鼓勵。但他強調:作為考試,規則還是要守的,一味標新立異,有時很危險。有一年考試,有個學生的一片散文非常好,完全可以拿去發表,但是不卻題,結果分數還不及格。“聯考就象踢足球,你違規了,即便進了球也算輸”。

對于聯考作文寫詩歌的問題,柯漢林持反對態度:“這不是文體歧視,如果規定了詩歌除外,就不要寫詩歌了,既然規定了還給高分,就有失公平”。

基本功扎實的經常上,有創新的作文容易得高分。柯漢林說,創新應體現在對問題的認識有新意,有獨特的觀點,語言表達有個性等。他強調,如果考生沒有太大的把握,還是保險一點好。

摘自:羊城晚報XX年5月29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