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國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7――照應,前後呼應波瀾生

知識點透視

俗語說前後呼應波瀾生,寫文章也要註意照應。照應就是文章中在前後相應的部位上的觀照、呼應,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個地方提到一個人、一件事、一種東西或一個問題,可以不作詳細敘述,隻作簡單交代。然後,在後面的適當地方,對于前面的伏筆加以點明或詳述。這一伏一應,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後應,使全文的內線上索伏而不露、明斷暗續、結構嚴謹、脈絡貫通,渾然一體。

照應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1.題文照應。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與標題相照應。題目常常被人們稱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內容或是借題發揮,或是緊緊圍繞著題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進行敘寫、辨析、抒情。題目與正文照應,猶如日月合璧。

2.首尾照應。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互相呼應。或開頭交代起因,結尾告知結果;或開頭提出問題,結尾回答;或開頭抒發情懷,結尾深化主題。"開難起,結難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處往往在于起筆和收筆。

3.前後照應。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喚和照應。有了前後照應,前後內容的聯系就會變得緊密,行文就會自然,文章就會結構嚴謹,脈絡暢通。

名家美文

小橘燈

冰 心

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個春節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慶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個鄉村的鄉公所樓上。……進到一間有一張方桌和幾張竹凳、牆上裝著一架電話的屋子,再進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間,和外間隻隔一幅布簾。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著一張條子,說是她臨時有事出去,叫我等著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過了一會兒,又聽見有人在挪動那竹凳子。我掀開簾子,看見一個小姑娘,隻有八九歲光景,……光腳穿一雙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看見我似乎吃了一驚,把手縮了回來。我問她:"你要打電話嗎?"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點頭說:"我要xx醫院,找胡大夫,我媽媽剛才吐了許多血!"我問:"你知道xx醫院的電話號碼嗎?"她搖了搖頭說:"我正想問電話局……"我趕緊從機旁的電話本子裏找到醫院的號碼,就又問她:"找到了大夫,我請他到誰家去呢?"她說:"你隻要說王春林家裏病了,他就會來的。"

我把電話打通了,她感激地謝了我,回頭就走。我拉住她問:"你的家遠嗎?"她指著窗外說:"就在山窩那棵大黃果樹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說著就噔、噔、噔地下樓去了。

我又回到裏屋去,……天色越發陰沉了,我的朋友還不回來。我無聊地站了起來,……我下樓在門口買了幾個大紅橘子,塞在手提袋裏,順著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門口。

我輕輕地叩著板門,剛才那個小姑娘出來開了門,……這屋子很小很黑,靠牆的板鋪上,她的媽媽閉著眼平躺著,大約是睡著了,……我輕輕地問:"大夫來過了嗎?"她說:"來過了,給媽媽打了一針……她現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要來的。"我想起了我帶來的橘子,就拿出來放在床邊的小矮桌上。她沒有做聲,隻伸手拿過一個最大的橘子來,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兩隻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輕輕地揉捏著。

我低聲問:"你家還有什麽人?"她說:"現在沒有什麽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沒有說下去,隻慢慢地從橘皮裏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來,放在她**的枕頭邊。

……外面變黑了。我站起來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極其敏捷地拿過穿著麻線的大針,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對地穿起來,像一個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著,又從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蠟頭,放在裏面點起來,遞給我說:"天黑了,路滑,這盞小橘燈照你上山吧!"

我贊賞地接過,謝了她,……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說:"不久,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媽就會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畫一個圓圈,最後按到我的手上:"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顯然地,這"大家"也包括我在內。

我提著這靈巧的小橘燈,慢慢地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經回來了,看見我提著小橘燈,便問我從哪裏來。我說:"從王春林家來。"她驚異地說:"王春林,那個木匠,你怎麽認得他?"

當夜,我就離開那山村,再也沒有聽見那小姑娘和她母親的訊息。

但是從那時起,每逢春節,我就想起那盞小橘燈。十二年過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來了。她媽媽也一定好了吧?因為我們"大家"都"好"了!

【閱讀手記】

照應的三種類型,在《小橘燈》一文中都有範例。

首尾照應。開頭:"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在一個春節……";結尾:"但是從那時起,每逢春節,我就想起那盞小橘燈。十二年過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來了。"

文題照應。全文中多處照應了題目。如第5段的買橘子,第6、7、8段小姑娘掰開橘子及做小橘燈的動作,第10段我提著小橘燈走在路上的聯想等。

前後照應。如第2段對房間陳設的描寫,提到竹凳及牆上的電話;第3段寫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電話的動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則交代朋友已經回來了;第9段寫小姑娘的話"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第13段則呼應"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來了"。

佳作示例

鏟 煤

杜 運

志願者服務的第一天,車間領導交給我們一項任務--鏟煤。當時,外面正下著大雨,陣陣冷風直向人們臉上撲來。同學們接到任務後,就拿起鐵鏟愉快地走了,而我仍呆呆地站在那裏,心想雨下得這麽大,怎麽還叫我們到露天去鏟煤呢?

老師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事,便親切地問我:"小杜,下雨了爐子要不要燒?""要燒。"我不假思索地說。"燒爐子要不要煤?""那……"我被問住了。老師傅嚴肅地說:"如果我們不把煤及時送上,爐火就會熄滅,就要影響全廠的生產。"是呀,下雨也要幹,不能影響生產,我點了點頭,順手拿起鐵鏟準備去勞動。老師傅又喊住了我,把他的雨衣朝我身上一披,同我一起走了出去。

風卷著雨點直向臉上撲來,"吱"的一滑,要不是老師傅扶住了我,我定會摔一跤。我走到煤堆邊,用力鏟起來,但那煤被水一淋,結成了一塊塊的,鏟起來很吃力。幹了沒幾下,我感到臂酸腿軟,心裏又犯愁了:雨下得這麽大,煤又這麽重,路又這麽滑,真沒勁。"嚓、嚓",隨著急促的鏟煤聲,我往旁邊一看,隻見老師傅不顧風雨,在起勁地鏟著。雖然天氣較冷,但是老師傅頭上卻冒出了陣陣熱氣,雨水和汗水淌滿了臉頰。這時,老師傅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如果不把煤及時送上,就要影響全廠的生產。我臉上感到火辣辣的。于是,我就又用力地揮起鐵鏟,幹了起來……

當我和同學們完成任務,拿起鐵鏟向車間走去的時候,一陣風雨又向我們襲來,我身上感到有些寒意,但心裏卻是熱呼呼的。

(選自吉林人民出版社《記敘文寫作訓練》一書)

【評析】

從照應的角度看,這篇文章是比較成功的,它既註意了首尾呼應、行文中的呼應,也註意了主題和材料的內在呼應。"雨"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貫穿始終,借雨寫人、扣題。"我"在工人師傅的教育下,由畏難退縮到親身體驗勞動的歡樂這種細微的思想轉變的辯證過程,在"寒風冷雨"的烘托下,顯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文章的主題也在這"風雨"中得到拓寬、升華,真正讓我們體會到"前後呼應波瀾生"。

1.宋朝的王安石,他的兒子叫王元澤,小時候就挺聰明。在七歲那年,有人用一隻大籠子裝了一頭獐和一頭鹿送給王安石。王安石想考考兒子的思維能力。就問兒子:"你看,這籠子裏哪一頭是獐,哪一頭是鹿?"小元澤是第一次看到這兩種動物,當然不認識,但他眨巴眨巴眼睛後,大聲告訴父親:"獐旁邊那頭是鹿,鹿旁邊那頭是獐,對嗎?"王安石聽了心裏暗暗高興,兒子的確是很機智。

王元澤的回答之所以巧妙,正在于他的兩廂照應,做到了天衣無縫。

2.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顧前者,欲其照映,顧後者,便于埋伏。"否則,"一節偶疏,全篇之破綻出矣。"李漁講的是編戲,其實寫文章也是一樣。

【寫作訓練】

請以《碰釘記》為題目,寫一篇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註意文章前後的照應,600字左右。

【思路點撥】

該題目可寫的內容很多,涉及社會、家庭、學校等方方面面。可寫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如賣報、到餐廳打工、當小記者採訪、搞社會調查等;也可寫在家裏的經歷,如做飯、洗衣、幫助鄰居等;還可寫在學校的經歷,如演講、做廣播員、組織演出、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等。要選擇自己最熟悉、掌握材料最多的內容去寫。這一訓練的要點是三種形式的照應兼顧,前面提到的問題,後面要有著落,後面要說的內容,前面先有交代。從而使文章前後貫通,結構完整。

名家精講

一、題文照應

以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為例。

開篇點題:"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篇中點題:車站送別中寫道"……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當父親與兒子告別之後,文章寫道"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篇末點題:"在晶瑩的淚光中,我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文章首段開篇點題,使一種濃重的低沉的感情氣氛籠罩了全文。行文中的兩次點題,作者對父親的"背影",從身形、穿著、動作幾個方面作了細致具體的描繪,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寫父子的離情別緒,感人淚下。文章篇末點題,"我"讀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出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開頭照應。這樣,文章標題的含義就十分明顯了:"背影"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背影"表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背影"是父親留給兒子最深刻的印象。

二、前後照應

茹志鵑在《百合花》一文中描寫了通訊員的被門鉤撕破的衣服,這一細節描寫,前後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我""見他肩上撕掛下來的布片在風裏一飄一飄。我真後悔沒給他縫上就讓他走";第二次是新媳婦在包扎所看見受重傷的通訊員躺在擔架上,"原來棕紅的臉色,現在已變得灰黃。他安詳地合著眼,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裏";第三次是新媳婦側身坐在犧牲了的通訊員旁邊,"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這些呼應的運用,使文章裏人物思想感情起伏跌宕,栩栩如生,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又如魯迅《故鄉》中寫中年閏土的到來,便照應了"我"剛回鄉進家時母親說的一段話:"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回面,我已經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如果沒有這段交代,而後面寫閏土的到來,就太突然了,失去了照應。

再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最後寫道:"俺隻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這裏提到的"三拳"照應了前文打在鼻子上的一拳,打在眼眶眉梢的一拳,打在太陽穴上的一拳。

三、首尾照應

寫文章必須時時註意文章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使結尾照應開頭。《誰是最可愛的人》開頭寫道:"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結尾處有:"……朋友!你是這麽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這篇文章用了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來表達主題,開頭作者從切身的感受中提出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一問題,結尾部分,以議論抒情的形式作結,把志願軍戰士奮不顧身的戰鬥同祖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指出志願軍戰士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文章首尾呼應,突出了主題。

又如楊朔的《荔枝蜜》,開頭寫道:"花鳥魚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結尾寫道:"這天夜裏,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開頭實,結尾虛,開頭抑,結尾揚,首尾相互照應,將文章的意義推向了更高的層次,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佳作示例

幽幽橄欖情

王 泉

阿麼給了我一顆青色的橄欖。我輕輕一咬,立刻,舌尖泛起了一股澀澀的味兒。我失望地睜開眼,把這顆青果子吐了,連同那破碎的希望一塊兒吐了,隻剩下澀澀的味兒還留在嘴角邊……

從小,我就覺得阿麼並不愛我,我的感覺就像這顆青橄欖的味兒一樣,澀澀的。記得媽媽說過,我學走路時,阿麼眼睜睜地看著我一次次跌倒,聽著我的一聲聲啼哭而不扶我。到我三四歲時,阿麼又給我訂了一條"怪規矩"--每次吃飯,必須把面前那碗搭配了蔬菜的所謂的"配菜"吃完。再後來,阿麼又給我訂了一條更嚴的規矩,讓我每天早上風雨不誤地去晨跑。多少次在凜冽的寒風中退縮的我,又被阿麼拽住,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跑……總而言之,阿麼對我太嚴厲,就像這顆青橄欖的味兒一樣,澀澀的。

我搖了搖頭,想把這些童年的往事連同青橄欖的澀味兒一起拋開。可猛然,我發現嘴裏的澀味兒已蕩然無存,卻化作了縷縷沁人心脾的幽香……噢,對了,我分明記得,每次在我跌倒自己又爬起來後,阿麼總心疼地撫著我的小膝蓋,直問我:"還疼嗎?"分明記得,在我那碗"配菜"的碗底,常還藏著一個雞蛋,或是幾塊排骨。分明記得……喔!我懂了,就在我嘗到青橄欖幽香的同時,我懂了,自己為什麽對這幽香有這種獨特的、溫馨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我也真正懂了,這澀味兒後的幽香才是最有魅力的,最值得回味的。

青橄欖淡淡的幽香還回味在嘴角邊,縈繞在心頭上。我終于理解了阿麼對我的那份深沉的關懷,也領悟了那縷縷幽香所蘊涵的濃濃的愛。我若有所思地轉過身,輕輕地對阿麼說:

"阿麼,我還想吃青青的橄欖。"

(選自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評改作文》一書)

【評析】

文章以青橄欖起筆,又以青橄欖收束,

首尾照應之妙自不待言。在具體內容上前後照應也十分周密。文中第二、三段內都依次寫"我"的學步,吃菜,晨跑……具體反映了"我"對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感受,從而為最後點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如此嚴謹的結構正反映了作者構思的縝密,表達的認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