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意境深遠——考場作文的高境界

“意境深遠”,是考場作文的較高境界。

意境是文章所描繪的圖景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意境深 遠,主要是針對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體裁的。意境深遠就是“意”與“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與抒情結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隱喻,含意幽遠;或是詩情畫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意境”就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蘊涵的或者體現出的含義雋永的境界。它是對形象更 高的要求。刻畫一個人物,描摹一種情狀,如果隻是表面的形似,隻求其生動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現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深思.那麽就難說這樣的形象是真正的生動的形象。寫景狀物可以通過象征、暗示等含蓄的手法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所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寫人敘事可以虛實相間,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一、詩意表現法

要精心描繪富有詩意的藝術畫面。朱自清在《關于散文寫作》中說:“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體的暗示抽象的。”如XX年山東聯考滿分作文《仰望星空》:

距離是一段可進可退的空間.亦是欣賞美好的橋梁。

伊甸園中的一絲不掛的夏娃想要縮短與淵博的距離,于是聽信了蛇的慫恿,吃下了智慧果,心明眼亮,有了羞恥感,從此與亞當之間產生了隔閡。兩人都藏在茂密的樹林中,不再

像以前那樣坦誠相對。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無人能夠改變。但“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完美是無止境的,所以何不與完美保持一段距離,在遠處欣賞它呢? 就像美好的烏托邦夜空有彗星劃過.留下一道美麗的軌跡。還像好友之間客氣的道謝,保持著禮貌。更像我們仰望星空,將那寶石般的星星映入腦海!

分析:本段表露著真情,又流淌著詩意,在真情與詩意的交融中表現主題。

二、虛化空白法

虛實相伴而生,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實主要指具體而直接可感的藝術形象,虛指由物象引起的聯想、想象。一般來說,往往是先實後虛。我們的作文完全可以借鏡古代詩畫虛實相生中的空白藝術。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多給讀者一點想象的空間。例如有這麽一段:

“他飛快地拉開窗簾,然後推開窗子。面對東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了一口氣:“多好.太陽每天都從我的窗前升起。”

分析:這樣的句子表面在寫實,實際是寫虛,空白處分明是暗示讀者他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一篇作文在開頭、中間或結尾,有那麽一處(有幾處當然更好)這樣意境深遠的描寫,文章一定會獲得發展等級高分。

三、寄寓哲理法

“意境深遠”的作文表現在語言上往往蘊含哲理情趣。顯然,這種哲理不是直露的,而是寓于描寫抒情之中的一種理念。請看一篇寫雪的作文:

好大一場雪。大地一塵不染,白茫茫一片,晶瑩純潔。太陽出來了,雪化了,污水溝顯露了出來。令人掃興,不過,寬闊的路面被雪水洗得比原來更幹凈,路邊的常青樹更加顯得蒼翠。

分析: 僅僅幾句話,意味深長。看世界,雖然也有黑暗、污濁,但更有光明、美麗,應一分為二,不能隻看一面啊!

當然,寫作的達人還善于通過在藝術畫面的描繪中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或者在藝術畫面中融入與文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樂內容,達到詩樂結合、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四、含蓄抒情法

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機地滲透在具體生動的形象描述之中。如《騎駱駝的小姑娘》:

有一個騎駱駝的小姑娘:綠的袍子,紅的頭巾,黃的腰帶。她在駱駝的雙峰上,頂天而立;天,藍藍的;地,白白的。她唱著歌兒,冉冉地驅駝,向東方走去。東方,那剛擦過胭脂的太陽.露出了那羞得通紅的臉蛋兒。二十多年過去了。但在記憶的錄像上,這小女孩,依然那麽嬌小,那麽可愛……

分析:小女孩的形象究竟在作者心頭激起了什麽樣的情感或想象的浪花,文章沒有明說。但是通過那幅造型優美、色彩鮮麗的人物剪影,讀者分明能清晰地聆聽到作者深情地謳歌大草原和新生命的“弦外之音”。

範文欣賞

冰糖葫蘆

小時候。在家玩耍時,聽到賣糖葫蘆的吆喝聲,就纏著媽媽買著吃。有時候還偷偷地跟著賣糖葫蘆的走街串巷。不是饞那糖葫蘆,而是饞那悅耳的吆喝聲。

經常來我家門口叫賣的是個老北京,一家子都是賣糖葫蘆的。據他講,他阿公在清朝那會兒就賣糖葫蘆。所以,他的糖葫蘆絕對正宗。到底是不是無從考證,但他一口悅耳的吆喝聲,讓我深信不疑。那會兒我還小,還不懂什麽叫正宗不正宗,判斷的唯一標準就是誰吆喝得好聽就買誰的吃。

于是,我跟這個老北京混了個臉熟。那一段子,隻要他經過我家的門口,他的身後就會跟著一個和他一起扯著嗓子吆喝的5歲小破孩兒。

老北京很喜歡我,每天收攤兒前都會給我一串糖葫蘆作為報酬。有一次,他摸著我的腦袋說:“多好的孩子啊!以後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年幼的我不懂這些話的意思。于是認真地望著賣糖葫蘆的說:“趕明兒我一準兒幹這個。”老北京笑笑不語。

XX年後。我長成20歲的大小伙兒。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北京再也見不到了。我每天都在為人生的前途奔波。現在的理想是當個白領,再也不想小時候賣糖葫蘆的事了。那悅耳的吆喝聲也隨著時代變遷被遺忘得幹幹凈凈。

終于,在一次春節的廟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雖然XX年過去了,老北京的模樣依然沒變。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劃XX年前那個小破孩兒。

他驚異地望著我,然後慈祥地笑了,像發現了一個舊夢。他遞給了我一串糖葫蘆。“提前付你的工資,像當年一樣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後我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丟人了。我已經是個20歲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說:“怕了,我就知道。還是那句話,“多好的孩子啊!以後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然後,他一個人吆喝開了。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那悅耳的吆喝聲悠悠揚揚進入我的腦海。像一縷殘夢——胡同深處、四合院、門墩兒——小破孩兒——媽媽……一股熱浪敲擊我的心房,終于我拋開一切.敞開喉嚨——冰——糖——葫蘆……葫蘆——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號,有著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時代變遷,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聲卻穿 過歲月飄向XX,到那時候,讓世界友人都來聽聽地道的吆喝,品嘗這醉人的京韻吧——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分析:文章的意境深遠,主要表現在:通過跨越XX年的前後比較,“老北京”那“醉人的京韻的吆喝聲”對我的影響,給人深思的空間;帶有京韻的“冰——糖——葫蘆”聲,也是“老北京的符號”,耐人尋味。

聯考作文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晦澀艱深。含意不清

考生為追求文章的含意幽遠,言有盡而意無窮,于是不惜一切手段地使用象征、隱喻,或者將感覺深處的判斷藏在不知所雲的所謂“博大精深語言”後面,把自己的觀點、思想、非理性化通過跳躍的邏輯推理表達出來,或者說情況、講道理、表看法、提意見繞彎子,模棱兩可,喜歡把簡明的理論說得花裏胡哨以賣弄高明,還有的幹脆為炫耀自己有學問,用生僻的字眼,濫用典故,強作駢詞,結果寫出來的東西,文字晦澀生冷,意涵艱深難懂。

其實,作文時理應把深刻的思想說得簡單明了生動活潑些,唯有這樣才會有“意境深遠”。

二、情景分離.意境不明

有的學生片面理解“意境深遠”,以為隻要有了“景”,就能表達“情”,就具備了“景物與抒情結合,情景交融”,就以為達到了“意”與“境”的融合。在這樣的認識之下,他們為寫景而寫景,為情造景,生硬地在文章中穿插“景”,甚至于議論文也用上“景”。而抒發的感情又不是由“景”而出,落得個“景”歸“景”,“情”歸“情”,情景不融合,致使文章多主題,多立意。不僅達不到“意境深遠”的目的,就連文意也被坑害,實在是得不償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