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指導

2016年“廣州二模”作文寫作導航及範文展示

一、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曾經有人說,阮籍,鄭板橋,布魯諾是另類;也有人說,韓寒、李宇春、丁俊暉是另類;還有說,國家體育場鳥巢的設計、廣州亞運會的“水上開幕式”很另類……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另類”的看法,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屬于800字。

二、寫作導航

對今天學生而言,寫好這樣的作文,應該心中有數,底氣很足。因為,我們生活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我們不僅可以經常見到奇裝異服,可以聽到奇談怪論,也經常碰到人們對謀個問題價值不同判斷。傳統與變革、經典與時尚、追隨潮流與張揚個性,構成了我們當今豐富多彩的生活。對此,誰沒有體驗和感悟呢?所以,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學生,大家都有話可說。

【審題重點】

1、首先明確材料作文的審題重點。材料給了我們提示,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了命題人的情感的向。而“談談你生活中與‘另類’的看法”的提示語就是命題人對考生寫作思維的引導;因此,作文的落腳點是“另類”,這是審題的第一要點。

2、作文的關鍵字是“另類”,必須理解“另類”的含義。“另類”,是指另外的一類,指與眾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是與傳統,或者當今主流不一樣的言行。

3、作文審題的重心不在于闡釋什麽是“另類”、而是要善于獵取生活中與主流相差甚遠的“另類”進行現實意義和價值觀的闡述,其重心應在于“怎麽辦”,即“面對生活中的另類,我們該怎麽去(以什麽心態、方法、智慧)應對。

【審題思路】

1、閱讀並理解材料意義。其材料或提示語往往隱含著命題者的思想情感傾向和思維方向引導,理解材料意義一則可以較好地規範我們審題立意的方向和範圍,二則可以正確引導我們審題立意、構思選材的路徑。這則材料告訴了我們幾個意思:一是我們的生活時時處處存在“另類”;二是面對生活中的”另類“,我們該採取什麽樣的態度。

2、深入分析材料,將“另類“具體化。構思是必須思考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生活中有哪些“另類”,諸如另類聯考作文,另類衣著,另類言語,另類行動,等等。二是既然生活中有這些“另類”,那我們該如何對待、解決這些“另類”?寬容、信任、贊成、反對…… 換個角度思考“另類”,站在“另類”的一方,為他人著想……都是我們面對“另類”應有的心態和處理的方式。

3、找準突破口,明確立論點。議論文審題三個突破口,就是問一問“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這個作文如果僅僅從“是什麽”來突破的話,可能寫出來的作文會很膚淺,隻會是表面地列舉生活中的種種“另類”來辦展覽,文章會缺乏深度。如果從“為什麽”的角度來突破,寫“生活中為什麽有‘另類’”,分析“另類”產生的根源,闡釋生活中“另類”存在的必然性,文章可能有一定深度和價值。但是,比較理想的突破口應該是“怎麽辦”,即我們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另類”,在“另類”面前我們是寬容、贊成、扶植?還是視為洪水猛獸般反對、壓製,這樣的文章才會比較深刻而又有現實意義。

【立意角度示例】

立意一:辯證看待“另類”

1、造成“另類”的原因是什麽;

2、“另類”與時尚,“主流”與傳統;

3、“另類”與山寨文化;

4、“主流”“另類”都是潮流;

5、“出位”“叛逆”“另類”與“主流”;

6、善待新生事物,談“主流”如何對待“另類”;

7、“另類”“主流”可以和諧共存;

8、“另類”終將匯聚成“主流”;

9、生于“主流”,活得“另類”;

10、和而不同,談文化和思想的包容。

立意二:贊美“另類”

1、偏離“主流”才能引領“潮流”;

2、偏離“主流”才能成就自我;

3、“另類”成就“主流”;

4、舒展個性,活得自由,活得另類,走自己的路;

5、敢為天下先,做時代的逆潮兒;

6、文學的“另類”,成就“潮流”;

7、藝術的“另類”,獨領風騷;

8、尊重生命,就必須尊重個性。

9、90後(當代青年)的個性魅力

10、出格,超出一般,與眾不同;越出常規,敢于創新;

11、“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談歷史上的“另類”那些人

12、抹殺“個性”:對當代教育的批評和反思。

立意三:反對“另類”

1、一味追求時尚,對“美”的涵義理解偏頗;

2、刻意標新立異,太“雷”人;

3、對沒有愛心、是非不分的“網路非主流”的批評與反思;

4、對社會不正之風進行抨擊,如對“釣魚執法”、“樓脆脆”、“範跑跑”等現象進行理性批評。

【審題失誤評點】

1、部分同學抓不住作文的審題重心;

2、對材料理解不準確,隻抓住材料中“另類”大做文章,而沒有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來談感想。

3、扣住了材料,但審題膚淺,沒有抓準寫作重心,如單純羅列生活中的“另類”種種現象,忽略了透過現象深入問題本質的關鍵一步。

4、審題重心選擇在“是什麽”,結果寫成了一篇見解頗為皮毛、空洞無物的政治文章。

【優秀作文展示】

例文1:

另類的突圍

每個時代都有那麽一種主流,壓倒一切,以無可辯駁的姿態居于史書的中央。殊不知,在書頁的邊角,有不凡的力量在涌動,突破主流的圍堵,以強硬的精神決然而立,即所謂的另類。

社會的存在不免人們有一種共同的志趣與追求,戰國時期的諸侯們渴求佔領與吞並,唐宋時期的人們碌碌于功名,現代工業社會的大眾在埋頭于機件廠,著力于打造出完美的生活方式,精神乃至于人們自身。然而,另類的存在似乎是大眾化編程過程中的一個錯誤,但這個錯誤卻是如此美麗與可愛,庄子鼓盆而歌,心懷人貴適志,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因為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而錢鍾書一介恂恂儒者,也在人生邊上風趣地調侃世人的嬉笑怒罵。

當然,“另類們”的另類之處絕不僅僅在于此,更在于他們理解生活最隱密的肌理,深入時代雍塞的脈絡,于污黑濁臭中認清時代的潰瘍,于黑暗中看到新的希望。這是必須的,社會乃至時代必得要一些不同于這個社會與時代的人來看到它的不足之處方能蹣跚前進。而這些人,這些開拓者,是如此地不為主流所理解,所接納,他們對“另類”這個稱號是如何地嗤之以鼻,心酸于主流大眾們的目光短淺。總有些人是站在世界的脊梁上,用海德格爾的話說,便是進行“燃燒著的觀看”,靈魂的燃燒,他們的痛苦來源于積累的主流無所察知的黑暗,而他們的堅持來源于他所說的“我愈受苦,愈歡欣。”海子奮力奔向黑暗,以尋找黑暗中央,地獄中央的火焰,他不屑于那些汲汲于功名的人們,而願以自身的燃燒交換一個更加幹凈的世界,可惜他太過天真,千鈞的黑暗豈是他“青山無柴燒自己”所能照亮的?

我們不禁慨嘆,另類太少了,而且還越來越少了,螳臂當車的你們是否也到了灰心失意的境地?現在呢?主流的眾人們伏首于勞績,鮮有人直立起本應不同于獸的膝頭,而直抵青天。浩浩蕩蕩的人群在世間穿梭奔走,主流與另類的界限日趨模糊,更可悲的是,竟有些許人自畫界限,標榜自己為另類,這可真讓古時候那些高蹈出世,千金裘拿來換美酒的謫仙們啞然失笑:“此狂夫之大者也!”

例文2:

芝麻可拎,西瓜勿忘

漫步街頭,你能感受嘈雜的嘻哈樂對你的呼喚,你要忍受時尚男青年“襲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你應欣賞五彩斑斕的塗鴉對單調的市容巧妙的裝點。你也許習慣了一本正經、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而難以接受這怪異稀有的另類文化。也許你厭倦了主流文化的沐浴,而急切地對另類文化抱有獵奇之心。無論如何,我們應有意識地拾掇、享受另類文化這顆芝麻的凝練與新奇,但也不應舍棄主流文化這隻西瓜的哺育。

另類文化的衍生表達了人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且看央視春晚自1983年呱呱墜地,從鮮為人知到小有名氣,以致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然而近年來,盡管春晚越來越重視向高科技、國際化過渡,卻越來越難以抵擋觀眾離座的潮流。而山寨春晚應運而生,有意與央視抗衡。央視春晚乃主流文化的集大成者,上世紀中國人民之見識未及廣博,自然懷抱這顆豐碩、甜美多汁、幾盡完美的西瓜,對春晚等主流充滿了崇敬之意,翹首期盼。而近年來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已使民眾富有對“芝麻”的創造力,同時倍感西瓜單調乏味,後勁不足。芝麻雖小,但這多元的另類文化需求與創造力也足以我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歡欣之,鼓舞之。

另類文化體現了文化需求之餘,也體現了平民的智慧與獨特的精神生活,縱觀去年網路流行語匯,“人生是盤上的杯具(悲劇)”等語句展現了國民的哲思;“雷”“ 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等詞使人如丈二和尚,但也體會到網民娛樂精神的活力。“釣魚執法”“蝸居”“蟻族”等則使網民的正義感與法律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網路就如一盤星星點點的芝麻,有流水般的古靈精怪,也有烈火般的正氣凜然。這般集智慧、娛樂于一身的另類文化,如天女散花般使主流文化的形式獲得了“唯有源頭活水來”式的補給,使主流文化的思想接受了“絕知此事要躬行”式的實踐型豐收。

縱使另類文化如何璀璨奪目,我們還應銘記主流文化是永恆的乳娘。西瓜的豐富、正統、正式與全面,使我們通過主流文化的哺育形成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生發了對文化初步的感知、判斷力與創造力。唯有飽食了營養全面、強身健體的西瓜,我們方有餘力出外尋覓、拾掇芝麻,接受另類文化對視野的擴展、對自主意識的提升與強化。拋棄了主流文化,另類文化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片面性甚至將引領探路者踏上不歸路。

拾掇芝麻,勿忘西瓜,在主流和另類間融會貫通,文化長河將奔騰不息。

例文3:

哼一首歌,在主流之外

他們生長在世界邊緣,卻投影在我心中。——題記

抬起頭,淡藍色的天壁覆蓋于瞳孔之上,白光刷刷地粉刷著藍天,遙遠的青山,柔軟的浮雲在視界裏閃現,與蒼穹下繁華的主流人間構成對峙,展開一片新的潔凈世界。

熹微的晨光中,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一隅塵埃浮動,錢鍾書先生專心致學,讀書習字,外界稱贊他說“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他聽了也隻是給他們笑容。就是這般遊離于主流之外,每日在圖書館中汗流浹背地查找文獻,多少生僻線裝書的借書條上隻有他的名字。

也正是這種與世無爭的心態,才使錢鍾書先生得以歆享了這屬于自己的 “另類”生活,不理會主流世界的紛紛擾擾,在學術的海洋裏沉淀自己,遊離于世俗功名之外。是心如止水,靜若山川的人,卻又無限日清月明的景致牢牢地把持于心。

同樣,在夢一般飄渺的瀲灧波光中,梭羅也有著清清如許的心境。瓦爾登湖畔,山影濕碧流翠,蓊鬱的山林鶯歌婉轉,生命的意義在此開始回升。于這主流世界外的湖光山色力,他喂馬砍柴,伸出雙手化成羽翼感受每一陣風過,聆聽每一聲花開。像是以湖水為枕的孩子,夜夜借著鋪滿江面的璀璨星光而甜甜入睡。

“再也沒有比自由眺望地平線的人更快活的了 ”梭羅說。當飄幻著波光的漣漪滌蕩了哲人的混沌,主流世界的聲色誘惑侵染不了梭羅那純凈的心,他的遐思馳騁于浩渺無垠的宇宙,與湛藍晶瑩的湖水產生了深深地共鳴。

寂靜如錢鍾書,樸素如梭羅,他們生活于世俗的邊緣,有著最樸素的生活,與最斑斕的精神財富。這種遊離于主流之外的生活態度,更貼近于生命本質的浪漫,其意義遠大于人間繁華所帶來的如夢似幻的視覺效果與快活體驗,並真真實實地表現在作者用心靈寫作所迸發出的熱情述說當中。

泰戈爾說:“到世界邊緣來吧,讓你心中充滿了歌。”正是這種超然于主流之外的生活態度,才使得林和靖那疏影黃昏下的梅花暗香歷經歲月而愈加芬芳,才使得蘇東坡那輪中秋之月年年散發著動人心弦的光輝,才使得南山下陶潛的“歸去來兮”在菊花與墨色中升騰了千年……

單色鑄造了輝煌,“另類”何以成就了永恆?堂皇轉眼凋零,喧囂是短命的別名,于主流之外,哼一首歌,做“另類”的人,獲得平和寧靜的心態,歆享層層疊疊的朝花夕露,度過綿綿不絕的流年碎時。

例文4:

尊崇主流 包容另類

皓月當空,如同璀璨的華章;明星熒熒,如同玲瓏的小令。林海汪洋,如同澎湃的交響;花草點點,如同溫婉的獨奏。主流正如皓月與林海,博大厚重,堅實的肩膀撐起文明的蒼穹;另類正如明星與花草,珍貴玲瓏,燦爛的笑臉點綴知識的藍天。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生活在這樣一個多元化時代,我們無須迷惘,更不必憤慨。尊崇主流,守護立身的根本;包容另類,追尋時代的步伐——這正是我們不斷前行的號角,不斷高飛的翅膀。

尊崇主流,是我們立身的根本。屈原行吟澤畔,自沉汨羅,拳拳愛國之心凝入歷史;蘇武持節北海,飲氈望月,剛毅不屈的堅守可昭日月;于謙舍身護國,城前叱吒,巍巍如山的忠貞萬古流芳……其實無論是精深的中華美德,還是博大的中華文化,它們都已在千年風塵中沉淀入我們的血液,成為了我們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尊崇主流文化,是尊崇我們的根本。尊崇主流,我們方能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之中找到堅實的坐標,方能成長為蔚然的大樹。試問一棵主幹枯基的樹,如何能夠果實累累呢?

我們需要主流的堅實,也需要另類的靈動。另類是一種創新,是一種別樣的思考,是人類發展的源泉。愛因斯坦是個另類,他的相對論打破了經典物理學的局限;哥白尼的日心學說是個另類,卻擺脫了人類神學的枷鎖。另類似乎不僅止于點綴,它是我們前行中不斷發現的新景,是我們的探索與思索。人類唯有在這樣另類的思考中不斷地超越自我的局限,從而觀覽到更加開闊的風景。試問,墨守陳規的達爾文如何能寫出生命進化的奇思?

尊崇主流,守護根本;包容另類,追逐時代。在面對如此多元文化的時代,這無疑是一種客觀而審慎的態度。我們國家不正是要求發揚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並且選擇性吸收另類的外來文化嗎?主流與另類都是時代的篇章,我們更需要的不是排斥,不是對立,而是這樣一種包容與積極,豁達與進取。

尊崇皓月,是它皎皎月光照亮了黑夜;包容星辰,是它們構成了璀璨的星空。尊崇林海,是它蓊鬱的林木創造了生機盎然的大地;尊崇花草,是他們帶來活力與歡笑。

讓我們尊崇主流,包容另類吧!

例文5:

另類,是一雙翅膀

周國平曾說:“現代人是活得越來越復雜了,擁有許多優越,卻並不幸福。得到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

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叢林裏,人類自茹毛飲血的時代蹣跚至今,終于在物質上獲得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再這看似多元的背後,這個時代還涌動著它本質的主流,就是現代人的物質上的追求。

黑格爾有言:一個民族需要有仰望天空的人。而在這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在追求速度與效率的世界裏,高速運轉的社會,人們瘋了似的忙碌,每日每夜,人們死死地關註腳下那條坑窪的道路,它在社會的競爭中已顯得坎坷不平,這便是當代社會的主流。然而,時代需要進步,必須有仰望太空的另類,關註真正的社會價值,追求精神上的幸福與自由。

回想中國大學的發展,自戊戌變法建立了京師大學堂以來,學堂一直是官僚政治的培訓班,富家子弟進學堂的目的就是將來做官,構想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若沒有敢于突破主流,弘揚“學術至上,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蔡元培先生,何來中國學術的發展,何來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何來中華民族的進步?在那官僚之風成為主流的時代,蔡先生的堅持就顯得另類,一個民族需要有另類的人,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沖破主流的限製,承擔起先知先覺的使命的另類。

在當代社會中,亦需要有敢于屏棄社會浮躁、喧囂,潛心專研學術的人,如當年陳寅恪放洋十六載隻為學問不求學位的另類精神,這樣才能使大師之後再崛起大師。

時代需要另類,並非隻是物質上刻意的與眾不同,更應是思想上的百家爭鳴,不能讓物質的繁榮折射出精神的空洞。十九世紀的維也納,在哈布斯堡王朝幾個世紀的統治之後,形成了崇尚藝術、淡漠政治之風,也正是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才使維也納成為藝術的天堂。那個時代的人們,以一種自由的開放、包容的精神接受不同的思想,維也納的咖啡廳更成為學術激蕩的天堂。正式那樣沒有主流的思想多元化時代,才出了弗洛伊德、茨威格、海頓等閃耀思想與藝術光輝的人物。

物質繁榮了,現代人的生活卻越發單調、忙碌、空洞,這便是在追求物質享受的主流之中,缺失了對精神自由與繁榮的追求。

多元的物質生活之中,我們更應該時時仰望天空,突破主流,成為追求精神幸福、關註普世價值的另類,這是時代所賦予的使命,亦是使人類社會能夠真正進步的使命。

另類,才是人類進步的翅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