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題目材料作文

給材料寫作文

記得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也有一個著名的“霧海航行”的例子。它告訴我們在大霧出現的時候,忘卻自身的危險,轉而欣賞海上大霧的朦朧景色,你會領略到一種恬靜的超然感覺。

此例就地取材,豐富了行文,值得稱道。

受材料的啓發、觸動,換一個視覺,切進新的思考

如下面一個話題:

物換星移,冬去春來,這是大自然的風景;霓虹閃爍,大廈摩天,這是都市的風景;亮麗青春,琅琅書聲,這是校園的風景。詩人卞之琳《斷章》中“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的情境,有人認為堪稱最美的風景。但也有人說最美的風景總是不能到達的地方;還有人說,在善于發現的眼裏,到處都有風景。請以“最美的風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材料中提到一些自然的風景,但我們不能“撿到筐裏都是菜”,緊扣“在善于發現的眼裏,到處都有風景”一語,你興許會“剪輯”出一幀幀最美的人文風景:落日餘輝中老兩口相互攙扶、蹣跚前行的身影;冒著霏霏細雨辛勤勞作的父親的背影;冬夜裏守著一盞孤燈為兒女縫補衣裳的母親的面容;夏日裏頂著驕陽檢修路燈的電力工人的身姿;病房裏互相關愛的場景;領獎台上充盈著溫馨氣息的微笑、眼神以及手勢……一旦將它們攝入眼簾,再傾註于筆端,這種種風景不就有了特別韻味麽?

化用材料,設計開頭、結尾或過渡

如下面一道作文題:一首小詩寫道:“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助你成長的人。請以“我成長中的感激”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可化用作開頭:“成長的歷程離不開感激。我讀過這樣一首小詩……”

可化用作結尾:“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正是學會了感激,我才漸漸成長。”

可化用作過渡:即先敘寫一件“絆倒自己”或“遭遇欺騙”的事,再化用詩句作為過渡語,使前後緊密銜接起來。

從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系,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烏鴉因羨慕老鷹能從山上俯沖下來抓走小羊的本領,于是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當牧羊人的孩子問這是什麽鳥時,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麽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呀!”[XX年全國卷(乙卷)]

烏鴉為什麽抓山羊失敗?因為它不顧自身條件(身子太輕,爪子不如老鷹鋒利),盲目模仿老鷹,哪有不失敗之理?從原因入手,可立意為:盲目模仿別人,就如東施效顰,難免遭致失敗。當然,也可從小孩稱贊烏鴉“它也很可愛啊!”分析原因立意。因為它不甘心做一隻普通的烏鴉,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戰,勇氣可嘉!從此處立意,更容易寫出新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