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題目材料作文

高三復習:材料作文寫法例談

高三復習:材料作文寫法例談

考場給材料作文按“五步法”操作是比較實用有效的,這是我指導學生寫材料作文的體會。今以下列材料作文為例作以具休說明。

【材料及作文要求】

閱讀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

古希臘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天上有個叫普羅米修斯的神,他見到人們在黑暗的世界上遭受磨難,就決計違反宙斯的法規,把天火盜給人類,讓人們擺脫黑暗,愉快地生活,而他卻被縛在奧林匹斯山上,每天輾轉在神鷹的狂喙之下……但他還是不願改變自己的志向。

【“五步法”操作說明】

第一步,研讀題幹,明確要求。應試作文有一個共同特點:不是你想寫什麽就寫什麽,而是要求你寫什麽你才能寫什麽。這些要求就是從題幹中來的。研讀上述題幹,從這些見慣的文字裏,我們可以獲得四點作文信息。①自選角度。“自選”不是自由選,“角度”須從材料來,要求首先審讀分析材料,尋找角度。②自擬題目。“自擬”也不是自由擬, “題目”從角度來,要求選準角度,由“角度”找論題(或論點),然後擬出題目。③聯系生活實際。這是作文針對性、現實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聯系生活實際就產生不了作文激情,寫出的作文也缺乏現實意義。 ④不少于600字議論文。 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會“思接千載,視通萬裏”,寫600字容易做到。 把握文體成了主要矛盾。議論文的形式較多,考場上要有快速定體的良方。給材料作文通常有兩種模式:一是讀後感,一是思想評論。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寫成思想評論,但許多人不贊成這種單一的要求,認為既可以寫成讀後感,也可以寫成思想評論。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因為讀後感和思想評論都是議論文的常見形式。

第二步,閱讀材料,明確主題。審讀題幹後再閱讀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通常材料形式有兩大類:一是說明議論類,這類材料主題(道理、含義)顯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軼事類,這類材料主題(道理、含義)較為隱蔽,需要認真閱讀分析。這裏有個方法技巧問題。上述材料屬于後者。寓言軼事類材料通常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大多為記敘文。記敘文閱讀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誰、幹什麽、怎麽幹、有什麽結果這四個問題。實際上這四個問題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個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經過和結果。研究上述材料可知,人物是普羅米修斯,事件是他盜取天火讓人類擺脫黑暗,經過和結果是他被縛在奧林匹斯山上受神鷹狂喙而不改變志向。通常概括敘述性短文主題的方法是抓住中心事件,或對比分析不同人物言行與結果的關系及其根源,或對比分析同一人物言行與結果的關系及其根源;或對比分析不同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的關系及其根源,或對比分析同一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的關系及其根源等。這個過程就是由具體到概括、從特殊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以上述材料為例,從事件可見普羅米修斯的追求,從過程可見他在追求過程中所經受的磨難,從結果可見他的志向和決心不可改變。于是,我們從普羅米修斯這個具體事件中抽象出一個普遍道理,即為了追求正義和真理,盡管遭受磨難,也決不改變志向。這正是普羅米修斯精神,也正是材料給人們的啓示。

第三步,根據主題,確立論點。材料主題與作文論點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情況。一是材料主題與作文論點有一定距離,此時,“聯系生活實際”選好角度是實現從材料主題到作文論點的最好途徑。“聯系生活實際”的思維方法是聯想。我們要根據材料及其主題,運用相同、相反、相關和類比等聯想方式,使之與生活實際掛起鉤來。這一過程是從抽象的主題到具體的生活實際、由一般的道理到特殊的現象的具體化過程。1986全國聯考作文題就是這種情況。那材料敘述的現象是: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隻有大片森林才能改變氣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合,樹木就能迅速成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顯然材料的主題是“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的飛躍”,屬于量變質變範疇的哲學問題。如果將這一觀點直接用作作文論點顯然不容易動筆,因此,聯考試題給定了題目,要求自擬副題。這一做法旨在引導考生進行聯想,完成由抽象概念到具體生活實際的過渡。作文時從“樹木、森林、氣候”三者的關系出發,可以寫社會風氣的改變,可以寫家庭與社會的關系,可以寫人才、知識階層與四化建設的關系,也可以寫我、家鄉與祖國的關系,等等。這種情況下,把握材料的主題及其揭示的“原理”是關鍵,談論哪方面的具體現象都可以,作文內容的開放性極強。第二種是材料主題與作文論點相近,此時材料主題可以直接作為作文的論點。本文所舉材料即屬于此種情況。為了追求正義與真理,盡管遭受磨難,也決不改變志向,這種普羅米修斯精神就可以直接當作論點使用。寫作方法上可以借鏡以往學過的《呆氣》《崇高的理想》和寫過的“談毅力”、“論志向”等。至于這個論點能否有所側重,則由作者根據自己掌握的論據情況來確定,開放性也極強。

第四步,根據論點,擬定題目。“題目”,顧名思義,是文題之目。它在作文裏地位十分重要,可是許多同學考試時或許是情急之下不會擬題,或許是不註重擬題,常常胡亂寫上“由一則寓言(或故事)想到的”這樣一個題目,以為很保險。其實,這樣的題目很不保險。因為它既看不出論題,也看不出論點,加之寫作能力限製,又不能開門見山、言簡意賅地引出論題或論點,所以,談話不集中,論點不明確,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使“文”昭昭。因此,從應試作文的實際出發,每個人都要特別重視擬定題目這一程式。擬定題目的依據是論點,方法有四種。下面用本文示例材料作以具體說明。 (1)縮減論點法, 如“為了真理”或“可貴的奉獻精神”。(2)論題設問法, 如“磨難臨頭,志向能改嗎”。(3)因素關系法, 如“磨難與志向”。(4)形象寓意法,如“咬定青山不放松”。 由此看來,隻要能準確概括材料主題,並由材料主題確定作文論點,擬寫作文題目便不難了。

第五步,列出提綱,構思作文。考場作文既有一般作文的特點,又有考場作文的特殊要求。從聯考分項分等評分標準看,內容佔14分,語言佔13分,結構佔8分, 書寫佔5分。顯然內容、語言是考場應緊緊抓住的對象。 通常由于考生一心想在內容和語言上寫出新意,而沒有正確處理好內容、語言、結構、書寫諸方面的關系,導致作文失敗。依我的經驗看,考場在審讀材料、明確作文論點的基礎上,隻要能順利突破結構關,其它方面就會有充足的精力去寫好。而突破結構關的關鍵,就是總結平時讀寫議論文的經驗,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結構規律,形成框式,考場無須多想便能呼之即出,依框式寫作文。在這種情況下,便能很快通過構思關,把精力集中到作文內容、語言、書寫這些“門面”上,從而保證作文的內容美、言語美和文面美。

通常情況下,議論文用“引”、“議”、“聯”、“辨”、“結”的五字要訣布局謀篇較為理想。

“引”是引出論題或論點。通常可採用開門見山、聯系實際、敘述感受、述讀材料、引用名言佳句警句等方式提出論題或論點。字數要少,概括力要強,一般不超過50字。

“議”是議論材料。通過分析議論,挖掘材料內涵,強調論題或論點。這一部分可以彌補引出論點時因為過于概括而造成內容上的突兀、斷層等不足。

“聯”是聯想議論。“引”“議”之後,作文就完成了對材料的處理。“聯”是運用材料提供的道理來類比社會生活實際,議論社會生活實際的過程。可以聯想類似的道理(從道理上論證),也可以聯想相關的社會生活現象(從事實上論證)。這部分是作文的重點,既要放開思路,又要概括力強;既要重點突出,又要正反結合。

“辨”是辨析辨證,是行文思路嚴密的補筆。通常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點,文字不宜多。可以用“當然”、“固然”等類詞語來引起行文。字數也不應該超過50字。有了這一部分,思維就顯得嚴密,觀點也顯得恰到好處,分寸感強。

“結”是文章的結論。通常要緊扣材料照應開頭:開頭提論點,結尾提怎麽辦;開頭提論題,結尾作出結論並簡要說明怎麽辦。如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我們……”類語句等。

考場作文情急之下,隻要牢記這五個字,作文的布局謀篇關就可以順利通過。有了這五字框式,考試時就不需要為先寫什麽後寫什麽犯愁了,從而確保能夠把精力集中到內容、語言、文面這三方面來,保證考場作文不失誤或少失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