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

高中議論文範文

實踐比死讀書更重要

有一個成語,大家可能都很熟悉,那就是“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或許很多人也都熟悉。可是大家似乎都明白這件事情,卻很少有人真正的汲取教訓。

就像現在,一談到“學習”兩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讀書。然後在倡導著“終身學習”的時候,大家都去讀書了,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每位學生每年都被要求要有一定量的課外閱讀量。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似乎隻要多讀書,就一定能寫出好的文章,能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可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一個去外國的留學高材生,在外國學習的時候也很刻苦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會讀很多的書。他每門考試的筆試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十分出色的。可是到最後的時候,他並沒能如他想象般獲得教授們的一致好評。

因為他有一項弱點。他的實踐成績糟糕透了,他甚至無法和其他那些成績差的同學一般,將實踐進行下去。他的交際、分配和整合管理能力都十分欠缺。他的理論是很棒的,該怎麽做的道理他也是很清楚的,可就是無法出色的完成那樣的實踐活動。

這說明了什麽?他的智力有問題嗎?很明顯,一個能考出那般出色成績的人不會是個有智商缺陷的人。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回頭看看中國的學生們,在學校裏做什麽。他們在刻苦的讀書、做筆記、背誦。然後,他們要將這些記憶的知識用來考試,取得好的成績。可是對于那些知識,他們是真的全部弄明白了嗎?他們在學習中就沒有思考過書中的知識究竟是真的完全正確嗎?

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時間思考這些,他們隻是在忙著讀和背,忙著應付一場又一場的考試。

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是一句十分正確的話,它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思考。可是現在信奉這句話並且做到的學生太少了,他們甚至沒有實際動手驗證書中知識的習慣。所以我們不僅應該明白和銘記實踐比死讀書更重要的道理,更要真正有所行動,力求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科技的利與弊議論文

老師:今天,我們開展辯論會——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先由正方發言。

正方:我是正方,對方辯友們好!我們的觀點是科技的利大。因為有了科技,我們由原來的馬車變成了現在的飛機;由原來的柴火變成了現在的煤氣;由原來的報紙變成現在的電腦手機。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于科技。沒有了他,我們什麽也幹不了。

反方:但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視。電腦手機的輻射會讓人視力下降,對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食物問題,就拿雞肉來說,40多天就出欄了,人們在雞裏打了激素,才長得這麽快,對人的發育有害。難道這就是科技的利大于弊嗎?

正方:你們說的話有很大漏洞。一個人拿刀殺人,問題在于這把刀嗎?科技也是這樣,你管不住自己玩電腦手機,還要怪科技?有的人自覺性強,沒近視;有的人手癢癢,就終生戴上了眼鏡!

反方:一個三四歲的孩童還懂得這些道理嗎?在現代家庭,小孩子們由于好奇心,玩手機,結果上癮,剛上國小就戴上了眼鏡,被人們視為異類。汽車家家戶戶都有,可是人們隻開車,卻不鍛煉,導致生病;汽車排出的尾氣污染空氣,這些危害想挽救也挽救不了!

正方:隻要我們科技發達,得了病能治好,環境污染能被治理好,什麽都不是問題!

老師: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隻要用好它,用對它,就會造福人類! 

《詩經》裏的現實主義風格

《毛詩序》中即言明;“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詩歌本來就是表達人生志向、抒發思想感悟、宣泄內心情緒的產物,是故並無雅俗之分,王孫貴族吟得,咱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歌得,你吟你的陽春白雪,于宮廷殿堂之上,我歌我的下裏巴人,遊走于鄉村山野,各享其樂,理所當然是無可厚非的。馬路上的車夫,禾田裏的農婦,落榜歸鄉的窮酸秀才,待字閨中心內懷春的純情少女,皆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將現實的小事。身邊的人兒變成曲調,悠悠吟唱,非但不俗,甚至可能因生動有趣富有意義反映生活而被傳頌千古。所以《詩經》中廣為套用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自是別有一番滋味。接下來便以其個中典型——《七月》談起。

縱觀下來,《七月》全詩分為八章,其內容涵蓋了授衣、尋桑、採繁、養蠶、剪枝、織麻等,最後又回到春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的男女農人們也逐日逐月重復這些工作,雖然勞動成果常常被貴族階級所剝削,雖然年月常常無衣無褐難以卒歲,生活艱難苦不堪言,可是往裏層看,往最深處看,可以看到他們充實的日子滿是情趣,可以看到他們帶著精神的追求來享受生活,還可以看到他們是為了衣食而勤勤儉儉不斷勞作,人們起居生活所離不開的“衣食”與“勞作”在本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七月鳴鴝”等動靜結合之景之物鋪展開來,成為一切勞作活動的背景,極富畫面感,令人觀之即在腦海仿佛身臨其境;“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女心傷悲,殆及公子歸”等被貴族階級剝削的內心不滿直白,體現了奴隸階級的無可奈何、怨恨而不敢言,憤懣卻隻能在心中哀嘆悲泣,同時也真實反映了當時奴隸階層生活的社會狀態;“一之日觱發”“二之日傈烈”等惡劣天氣的描寫,于現實中烘托了農人們勞動過程的凄苦;而“七月食瓜”“八月斷葫”等生活小樂的敘述,瞬間升華了整個篇章的意義內涵,表達出了低階層農民的苦中作樂,苦中有樂。

既然沒有樓閣,就在自己的精神家園中創造一個空中樓閣,也不乏是一種大情趣。就是《詩經》這樣的作品向百姓們雜亂的現實生活中註入了精神追求。

總結來說,《詩經》裏很多作品都是在老百姓中產生的,故非常貼近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高的人民性,這也符合當初的實際。因而其現實主義風格十分突出,現實主義色彩亦十分濃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