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專輯(271)

1、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

“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于開啓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的心靈的,莫過于學習閱讀。”千百年來,人們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提升品位,也藉此得到生活的力量。而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閱讀更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的基本途徑。然而,在電視、電子遊戲和網路構築的聲光世界中,孩子與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近年來,據統計,11歲的英國學童隻有60%達到應有的讀寫能力。據全美閱讀評量結果,美國內陸地區幾乎有70%的四年級學童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中國青少年的閱讀現狀更令人憂慮,據《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左右才開始閱讀活動;美國兒童在4歲後進入獨立的、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國小二年級)才能達到這個水準;美國孩子的年閱讀量是3萬字,中國孩子的閱讀量是每年5000字,隻佔他們的六分之一。

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如果不在青少年時期培養起這一能力,那麽他們“以後會遭遇到讀寫的困難,且困難之高,將難以應付今日世界的需求。”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世界各國都把提倡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在青少年中紛紛發起了閱讀運動。英國1998年到1999年開展了閱讀年活動,這一年裏,政府額外撥出了1億1500萬英鎊的購書經費,全國中國小圖書館共增加新書2300萬冊;從1998年9月的新學年度開始,國小每天都有一小時的語文課程,專門用來提升讀寫能力。閱讀年活動所點燃的閱讀熱情至今仍在繼續,原本到處可見的閱讀年標語“讀書吧”,如今又變為“繼續讀下去”。在美國,布希上任後,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後面”的教育改革方案,並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撥出50億美元的經費,希望在5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國小3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布希夫人也推出“閱讀、閱讀再閱讀”計畫,提醒天下父母,必須在孩子童年時為他們鋪設一條經由閱讀而成功學習的道路。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2001年底,日本專門頒布了兒童閱讀推進法,並指定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這個自古以來就有著重視兒童閱讀傳統的國家,也于2001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在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全國200多家少兒報刊社的倡議下,開展了全國少年兒童“每天課外閱讀十分鍾”活動。這次活動歷時1年半,有30萬所中國小校近2億人參與。這個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先例,其深遠的影響是令人期待的。

“我們所能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東西,就是獨立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而終身學習能力將成為每個人最大的保障。“不讓一個孩子在閱讀能力方面落後,這是關于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責任性、迫切性的呼喚。”讓我們共同攜手,將培養青少年閱讀能力的文化工程進行到底!

2、邰麗華:用生命舞蹈的聾啞人

與楊麗萍演繹的《雀之靈》不同,聾啞藝術家邰麗華創造的是一隻清麗、溫婉,總在不經意間為人們綻放無比絢爛之後又在剎那間將一切歸于平淡的人間之鳥。這位年僅25的姑娘,是在沒有任何音樂和節拍的情況下演繹動人神韻的。舞蹈,對于她來說,是兒時的嬉戲,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這個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碼。她將自己變成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它時間都在舞蹈。音樂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劑,正是靠著音樂的刺激,舞蹈家們才將自己所有對音樂的感受,表現為軀體的流動。對于處于無聲世界的邰麗華來說,要讓舞蹈和節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復、再記憶、再重復。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體的舞蹈和心中的音樂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藝術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應邀演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級明星,邰麗華作為唯一的殘疾人舞蹈家,表演了

極具東方情調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轟動。2000年9月18日,富麗堂皇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邰麗華又以充滿激情的舞蹈,贏得了觀眾,觀看演出的還有本屆聯大主席和眾多聯合國高官以及43個國家駐聯合國使團的官員。

邰麗華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她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成了我國唯一一位登上世界兩大著名“藝術聖殿”的藝術家。

3、向你的敵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執政60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後,感謝孝庄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位大臣及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當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時說:“這杯酒敬給我的敵人,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鰲拜。”眾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著說:“是他們逼著朕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

一個人身價的高低,就看他的對手。對手總會給你帶來壓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練自己。從這一意義上說,你的敵人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4、最堅強的東西

世間最堅強的東西是什麽?是血肉之軀裏深藏著的意志。擺在面前的有這樣一個人的履歷:他,21歲時做生意失敗;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24歲時,做生意再次失敗;26歲時,愛侶去世;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曾想到自殺;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一次落選;52歲時,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

這個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5、愚頓的力量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從村子裏找了兩個人,一個愚頓且軟弱,一個聰明且強壯。愛因斯坦找了一塊兩英畝左右的空地,給他倆同樣的工具,讓他們在其間比賽挖井,看誰最先挖到水。

愚頓的人接到工具後,二話沒說,便脫掉上衣幹起來。聰明的人稍作選擇也大幹起來。兩個小時過去了,兩人均挖了兩米深,但均未見到水。聰明的人斷定選擇錯了,覺得在原處繼續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選了塊地方重挖。愚頓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頓人隻挖了一米,而聰明的人又挖了兩米深。愚頓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而聰明的人又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就又選了一塊地方重挖。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頓的人挖了半米,而聰明人又挖了兩米,但兩人均未見到水。這時聰明人泄氣了,斷定此地無水,他放棄了挖掘,離去了。而愚頓的人此時體力不支了,但他還是在原地挖,在他剛把一杴土掘出時,奇跡出現了,隻見一股清水汩汩而出。

比賽結果,這個愚頓的人獲勝。愛因斯坦後來對學生說,看來智商稍高條件優越、聰明強壯者不一定會得到成功,成功有時需要一種近乎愚頓的力量啊!

6、選擇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正面回答,卻讓他們走田埂,隻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要求是選摘一個最好最大的穗。

第一個弟子沒走幾步,就看見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穗,高興地摘下來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的那個大,但已經沒有機會,隻得遺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 總要提醒自己,後邊還有更好的。可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邊兩個弟子的教訓。當走過全程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于大類中的一個美麗的穗。雖說,這穗不是田裏最好最大的一個,但對他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7、科學史上因語文而失誤例談

①美國化學家路易斯于1916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共價鍵理論,但在本世紀20年代曾一度被稱為朗繆爾理論。原因是路易斯雖很聰明,但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他提出功價鍵理論後,並未引起多大反響。致使這一理論瀕臨泯滅的困境。幸虧三年後,一位思想敏銳的化學家朗繆爾看出了共價鍵理論的重大意義,于是,一方面憑借生動活潑流暢的文筆在有影響的《美國化學學會志》等刊物發表系列論文,一方面又以滔滔不絕的口才在國內大型學術會議上多次發表演說,終于使這一理論走出了困境,得到普遍承認。

②現在舉世公認,美國科學家維納是資訊理論的創始人,因為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對資訊理論做了系統闡述,並建立了維納濾波理論和信號預測論。可早在30年代就提出資訊理論的竟是中國數學家申農。最先提出資訊理論的卻沒有成為創始者,其原因固然很復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申農未能充分利用語文工具對資訊理論進行系統闡述和廣泛宣傳,該是原因之一。

③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早在1873年就已經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但由于他在論述這一現象時,用語晦澀,致使這項重大的科學發現在長達26年的確時間裏被束之高閣。後來幸虧了酷愛詩歌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以他特有的形象思維和精練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才使這一重大科學發現公之于眾。

8、老報紙的價值

舊報紙,若是賣給收廢品的,一斤大約三四毛錢。

但上海吳江路就有一家老報紙館專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和《文匯報》等老報紙,上世紀60年代的普通報紙,每張要賣218元,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普通報紙,每張也要賣128元。那些按理說沒有收藏價值的普通舊報紙居然還賣得挺火。

原來,商家打出的宣傳是這樣的:為自己或者是親人賣一份生日老報紙吧!顏色已發黃的老報紙配以充滿懷舊情調的包裝,就有一些歷史韻味。顧客主要是二三歲的上海市民,他們或者購買自己出生那一天的報紙,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發生了哪些事,或者賣來贈送給長輩,以引起長輩對青春的記憶。

這老板叫劉德保,素有收集老報紙的興趣。他將老報紙的賣點定位于生日禮物上,可謂別出心裁,既雅致,又有韻味;既可以滿足青年人對出生那個年代的好奇,又會喚起中老年人對逝去歲月的緬懷。三四毛錢一斤的舊報紙得以賣出每張一二百元的高價,價錢翻了千倍以上,可謂極高附加值了!

9、最大的不幸

一個人在他23歲時為人陷害,在牢房裏呆了9年,後來冤案告破,他終于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復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視窗裏幾乎看不到星點燦爛的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麽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將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

73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于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麽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

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呆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位告訴了牧師。

牧師長嘆了一口氣:“可憐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但他人囚禁了你區區9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您卻用心底裏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10、新力:不迷信專家

近幾年,日本新力公司在招聘大學生時,對學校名稱採取“不準問,不準說,不準寫”的“三不”方針。公司認為,在激烈競爭和多變時代,企業需要各種人才,隻有將各種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發揮創造性,開發出新產品。隻在少數名牌大學中招聘人才,會使企業失去活力。新力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井深大說:“我從不迷信專家,專家傾向于爭辯你為什麽不做或不能做某種事情,而我們經常強調的是從無到有去實幹。”因此,新力喜歡思想敏銳、不墨守成規、勇于探索創新的人,他們鼓勵科技人才“跳槽”,可以在公司任何部門尋找新的職位,“毛遂自薦”參與項目的開發研究。公司認為,這種人思想開放,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具有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實幹家而不是空談家,有培養和發展前途,應加以重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