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專輯(204)

1、聯合國為周總理逝世下半旗內幕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時,設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元首先後去世,聯合國還沒有為誰下過半旗。

一些國家感到不平了,他們的外交官聚集在聯合國大門前的廣場上,言辭激憤地向聯合國總部發出質問:我們的國家元首去世,聯合國的大旗升得那麽高,中國的總理去世,為什麽要為他下半旗呢?

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站出來,就在聯合國大廈門前的台階上發表了一次極短的演講,總共不過一分鍾。

他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

說完,他轉身就走,廣場上外交官各個啞口無言,隨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瓦爾德海姆機敏而鋒利的談吐,不僅表現了他機智無比的外交才能,同時也反映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高尚品格是舉世無雙的。

2、《為了忘卻的記念》是怎樣發表的

魯迅先生給《現代》雜志的文章,通常是由馮雪峰直接或間接轉來的,也有托內山書店送貨員送來的。但《為了忘卻的記念》這篇文章卻不是從這兩個渠道來的,很是異常,所以我至今記得是在一天早晨,我到現代書局樓上的編輯室,發現在我的辦公桌上有一個寫了我的名字的大信封,拆開一看,才知道是魯迅先生的來稿。

等到這篇文章刊出後才聽說,這篇文章曾在兩個雜志的編輯室裏擱了好幾天,他們不敢用,才轉給我,可見魯迅先生最初並沒有打算把這篇文章交給我在《現代》雜志上發表。當時拿到這篇文章後,要不要用?能不能用?有些躊躇,自己委決不下,給書局老板張靜廬看了,他也沉吟不決,考慮了兩三天,才決定發表。主要是舍不得魯迅這篇異乎尋常的傑作被扼殺,或被別的刊物取得發表的榮譽,經仔細研究這篇文章沒有直接犯禁的語句,在租界裏發表,頂不上什麽大罪名。

為了配合這篇文章,我在這期的《現代文藝畫報》上編了一頁專版。我向魯迅先生要來了一張柔石的照片,一張柔石的手跡,這是新文學史上重要的史料和文物。

3、王勃作《滕王閣序》

王勃,公元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生,絳州龍門(山西河津)人。自稱“龍門百姓”。祖上多做官,且都是著書立說的世家。祖父王通就是隋末大哲學家、大教育家,曾任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讀。上太平策不見用,後棄官退居河汾間,以著書為業,授徒自給,時稱“河汾門下”。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而中心還是儒家思想。著有《元經》、《中說》等。義寧元年(公元617年)卒,門人議謚“文中子”。

提起王勃作《滕王閣序》,還有一段故事。九月九日重陽節,都督閻伯嶼要大宴賓客。為了讓自己的女婿在賓客面前顯示才華,早就囑咐他構思一篇序文,到時拿出來,又使人覺得是即席之作。宴會開始,閻伯嶼謙恭地拿著紙筆,一個一個地請客人寫序文,而客人都謝辭了。輪到最後一個客人,是小小年紀的王勃,料想也不敢來接紙筆,但仍然把紙筆送了過去,頗顯都督的“風度”。王勃卻毫不客氣地接過了紙筆。閻伯嶼一楞,但又莫可如何,然後滿臉慍色地借口上洗手間離開了宴會廳,私下則教屬官觀察動靜,隨時通報情況。當第一次報“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時,閻伯嶼說,這是“老生常談”;二次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時,未作聲;三次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伯嶼倏地站了起來:“天才!天才!他的文章可以傳世了。”

王勃的一生是短暫的,留下的詩文也不多,但他的名字和作品,“不廢江河萬古流”。

4、巧改一字不失主權

清末民初,由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山、萍鄉煤礦聯合組成的漢冶萍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生產的大型聯合企業。當時,資源貧乏的日本因軍工生產需要,一心想控製漢冶萍。民國之初,南京臨時政府財政困難,日本乘機派人與孫中山接觸,提出以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為條件,貸款500萬日元給南京政府。孫中山表示可以考慮,但還須進一步商討。誰知日本立即將漢冶萍公司的總理(法定代表人)盛宣懷挾持帶往日本,稱孫中山已經同意,要盛宣懷在日方預先擬定的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的最後文本上簽字。盛宣懷深知,這個名一簽,不但自己將承擔喪權辱國的責任,還會連帶到孫中山也無法向國人交代。而日本假借孫中山的名義緊逼,又不能硬頂著不簽,眼看中日合辦漢冶萍一事已無可挽救。盛宣懷在進退兩難、握筆躑躅之間,再一次細閱文本,當他看到第十條時,頓時眼睛一亮。該條中有這樣一句話:

“以上所有新公司(指漢冶萍)華日合辦、已由中華民國政府電準……”

他輕輕提筆將句中的“已”字改成“俟”字,文稿譽清後,當日立即簽約,日本人一時竟未看出其中的奧妙。到盛宣懷回國後日本人才發現,這個文本還須“俟”(等待)中華民國政府批準,否則沒有法律約束力,不由大呼上當。同時,日本覬覦中國的狼子野心和卑劣伎倆也由此暴露無遺。

5、字殘意雅的名人題墨

杭州西子湖畔岳飛墓前的照壁上,題有“精忠報國”四字,“國”少了一點,代指江山尚未收復,激勵南宋軍民抗敵救國。

杭州著名景點“花港觀魚”四字,據說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繁體的“魚”字下面本應是4點,乾隆卻把它寫成了三點。漢字三點是水,四點是火,魚性喜水怕火,于是乾隆有意少寫一點。

山東曲阜孔府大門上有一副對聯,聯雲:“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其中“富”字頂上無點,有表示“富貴無頂”的含義。

明代文人徐文長為紹興某“點心店”題寫招牌,“心”字中間無點,體會其意思是,肚子空了,需進“點心”了。

上海黃埔江畔的“裕安大廈”4字乃趙樸初大師的手筆,其中“裕”字左偏旁少了一點。探尋緣由發現,趙老在題寫“裕安大廈”時,感到家鄉安徽離富裕還差一點,就少寫了一點,意在激勵鄉親們正視現實,加倍努力補上這“一點”,向上海的繁榮靠攏。

著名民族實業家張謇先生,在為其創立的大生紗廠題寫“大生碼頭”時,將繁體的“碼”字下面有意寫成了三點,寓意打下牢固民族實業基礎的決心。

6、司馬光薦才

北宋名相司馬光並非一直春風得意,在他失意賦閒在家時,曾一度消沉。好在他熱愛讀書,喜歡交朋友,與友人一起舉杯小酌,談古論今,時光也好打發。司馬光當宰相後有不少舊友來函。這些人在給司馬光的信中,多半是回憶舊情,欲勾起司馬光的懷舊情緒,然後就是敘述個人目前處境如何不好,大有懷才不遇的感嘆,繼而或暗示或恬不知恥地表示希望得到司馬光的提攜……司馬光對這些來信並不是每函必復,對其中啼飢號寒者有時也給予恰當的接濟;對有意進取功名者復函表示鼓勵;對厚顏討官要爵者則置之不理。

司馬光也並非全然不念舊情。公餘,他也有時憶起故舊,對舊友

中那些德行好、有才氣的,他是忘不掉的。

這一天,史館的劉器之來拜望司馬光,談完公事後,司馬光問劉

器之道:“器之,你可曾知道,你是怎樣進入史館的?”

“知道知道!若不是君實(司馬光字君實)兄為薦,器之將依舊是布衣寒士……”

不等劉器之說完感恩圖報之類的話,司馬光又問他道:“那你可知我為何要推薦你呢?”“知道知道!這完全是君實兄有念舊之情……”“哈哈!

這點你就說錯了!我的故友舊交倒確實不少,如果僅因念舊而薦人,那朝廷裏不到處都會有我的舊友?”劉器之聽後一時茫然,他靜待司馬光說下去。

司馬光果然接著說道:“在我賦閒居家時,你經常去我那裏。我們在一起談文論史,各抒己見,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嘻嘻,回想起那段生活,還真有些意思。我當時心境不好,你常常寬慰我,鼓勵我。我那時無權無勢,能有你這樣的朋友,真是幸事!後來我做了官,如今已是宰相,那些過去的泛泛之交,甚至僅見過一面、對答過幾句話的人,都紛紛給我來信,借敘舊為名,行要官之實。可隻有你是從不給我來信的人!你並不因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你對我一無所求,依舊讀書做學問!對失意人不踩,對得意人不捧,這就是你與其他人的最不同處。我就是沖這一點竭力向朝廷推薦你的……”

劉器之聽罷,起身對司馬光深深一揖:“君實兄知我,我由此更知君實兄!”

7、錯聽一字將軍喪命

1940年秋,新四軍在陳毅、粟裕的統率下,為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東進江蘇泰興縣黃橋鎮。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調李守維率國民黨89軍重兵圍攻,遂發生了有名的黃橋之戰。

李守維在了解地形時,從部下口中得知黃橋鎮北面有一條河,傳說古時挖河的時候,曾挖出一把銅尺,于是這條河就被名為“挖尺溝”(當地民眾習慣上稱河為溝)。而李守維卻錯聽成了“八尺溝”,以為河寬8尺,戰馬可一躍而過,步兵過河也無甚大礙,心裏便打算好,一旦戰況不利就往北撤退。

黃橋決戰將結束時,89軍陣地被突破,李守維帶領殘兵按預定的退路向北逃跑。到河邊一看,卻見河面有好幾丈寬,軍士不由亂作一團。新四軍又追殺甚急,李守維隻得硬著頭皮打馬下河。士兵們有的抓住馬韁,有的抓住馬尾,再加上李軍長體肥身重,馬根本無法挪步。忽然一顆流彈擊中馬身,馬猛地一仰身,李守維被掀到河裏,雖抓住馬尾,但終因身體太胖,且不識水性,喪了性命,89軍全軍覆沒。

8、一撇之差釀失敗

1930年5月,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河南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中原大戰,雙方使用了100多萬人的兵力。戰前,馮玉祥和閻錫山為了更好地討伐蔣,商定率軍在河南北部的沁陽會師,然後集中兵力一舉殲滅駐守在河南的蔣軍。但是,馮玉祥的一位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誤把“沁陽”寫成“泌陽”。恰巧河南南部有一個泌陽,該地與沁陽相距數百公裏。這樣一來,就使馮玉祥的軍隊誤入泌陽,因而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有利戰機,讓蔣軍爭得了主動權。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戰中,馮玉祥軍隊處處被動挨打,最後導致中原大戰以蔣的勝利、馮玉祥和閻錫山的聯軍失敗而告結束。

9、鄭板橋與糊塗老人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題過幾副著名的匾額,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與“吃虧是福”這兩副。

據說,“難得糊塗”四個字是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有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流連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他的室中陳列了一塊方桌般大小的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良,鄭板橋十分嘆賞。老人請鄭板橋題字以便刻于硯背。板橋認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印。

因硯台過大,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說老先生應該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寶貴之門也。”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有感于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10、不受延安歡迎的梁實秋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魯迅與梁實秋倆人曾展開了一場“文學有無階級性”的筆墨官司,梁實秋因此成了魯迅筆下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抗戰爆發後,梁實秋因為力主抗戰,上了日本憲兵隊的黑名單。1938年,梁實秋接編重慶《中央日報》的《平明》副刊後,一番“編者的話”又引起了文壇上的一場軒然大波。他說:“現在抗戰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筆,就忘不了抗戰,我的意見稍有不同,于抗戰無關的材料,隻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把抗戰載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戰八股,那是對誰都沒有益處的。”對于這一番言論,左翼作家們認為梁實秋是在鼓吹“抗戰無關論”,于是,他在進步人士的眼中成了灰色和倒退的代名詞。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再次把梁實秋作為替資產階級文學服務的代表人物提出來,予以批評。

1940年初,梁實秋欲隨同“國民參政會華北慰問視察團”訪問延安,結果被中共點名予以拒絕,認為梁實秋在思想上有“擁汪主和”的傾向,因而視梁實秋為“最不受歡迎”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