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專輯(126)

1、用犁耕田已是落伍

據《世界科學》第10期報道,現在傳統的農業觀念已發生變化,用犁耕地成了農民落伍的象征。過去認為犁地能使土壤通氣,幫助漚爛雜草和庄稼殘餘,用做肥料。但現在認為犁地也會損壞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侵蝕。今天數以百萬計的拉丁美洲人不再用犁,而三分之一的阿根廷人也不再犁地。相反他們靠種植冬季作物,如黑麥、或使用生物降解除草劑來消滅雜草。這樣農民便能在短期內獲得收益,減少投入、肥沃土壤、提高產量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不用犁翻耕土地在整體上也是有益于地球生態的。因為未翻耕的土地可以緊緊控製住碳,否則當有機物腐爛時碳就會跑到空中形成二氧化碳,如果一公頃土地不耕地,則每年可以吸收一噸碳。這樣可以使土地成為一種扼製全球變暖的關鍵要素。

2、公民貭素有賴製度養成

《開放時代》第4期刊登經濟學家王則柯的文章說,公民的貭素有賴製度來養成。1997年,北京市商業局組織了2萬把應急雨傘在各大商場為市民提供方便。這個事情本來很好,過去也有這樣的做法,但是需要押金。但是那時候“文明傘”被提升到“考驗居民貭素”的高度,主辦者的想法和輿論都一邊倒,覺得這是考驗和收獲首都居民貭素的時候了。後來統計,2萬把應急雨傘從初夏開始投放,到秋天統計時還剩3千餘把了,總回收率為17%。有媒體刊文說,北京人的貭素怎麽那麽低。我認為,“文明傘”活動的製度安排是有問題的。收取押金提供應急傘的安排本來很好,一定要不設押金來體現居民的高貭素,是中國歷史上以道德代替法治的士大夫情結的反映。

我不是籠統地說發達國家居民貭素就一定好。前幾年美國一部運鈔車翻了,錢也被人搶了。但是從另外一方面說,有些人在內地行為非常糟糕,如隨地吐痰,但是他的腳一邁過羅湖橋就不這樣了,這是貭素的變化嗎?

3、缺處知足

書法家龔望先生生前曾送筆者一橫幅書法,上書“缺處知足”四字。

曾有一篇文章專談人的遺憾,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遺憾。人的某種意願某種抱負沒有實現,自然而然會遺憾。說得再直白一些,遺憾就是缺憾,就是人生的缺失、缺處,于是就不滿意、不稱心乃至惋惜。

人是很奇怪的,本來有的東西都不算數,惟獨盯住那一點點“缺失”不放過。孩子期末考試報告成績:語文100分、數學100分、外語95分。家長無一例外地盯住那95分,盯住那跑掉的5分。

都認為健康是最大的快樂,若問健康人:你快樂嗎?他會說:最近煩著吶,晉升沒挨上,職稱差一點,老公回家晚,孩子不上進。其實健康與生活的滿足感無關,隻有在病情很嚴重、很痛苦時,才會影響到人的心情,才會感到健康是最幸福的。然而,一旦痊愈哪都好受時,誰也不會為自己的健康永遠地快樂下去。

知道不知道,我們的思路是沿著這麽一個方向前進的:有了健康時就想,我年輕多好;有了年輕又想,俊俏苗條多好;有了這些還想,找個白馬王子多好……然而,一旦我們有了“缺處”,又出現另一種循進的思路:瀕死的人想擁有生命多好,哪怕健康差一些,有了大病時想得小病的多好,得小病想沒有病真好,真沒病時又想年輕、想漂亮了……

缺處知足是讓人面對現狀,再作退一步想,讓人學會順其自然,懂得“適者生存”的道理。越是能順其自然、適應自身的具體情況來生活,就越能夠多一些滿意,少一些不滿意。許多人之所以牢騷滿腹、鬱悶不快、看哪哪不順眼,檢查一下是否將目光盯在了“缺處”上。“缺處”猶如結痂的傷口,你終日擠掐捏擰揉,它不疼不流血才怪,將眼光從“缺處”挪開,或是以知足的心態對待它,能不“天天都是好日子”嗎?

4、聲音

中國學生不要太乖,膽子應當大一點。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最近在清華大學給予渴望成功的年輕學子這樣的建議

社交之所以累,是因為每個人都嘗試表現出自己並不具備的品質。

——青年漫畫家錢海燕談社交之累

最不好玩的遊戲是———輪到你上場時,卻改變了規則。

——人生往往如此

比時間流失更可怕的是機會的流失,比機會流失更可怕的是夢想和信心的流失。

——深圳平安人壽保險公司業務主任符赫蘭的工作感悟

罪與罰之外需要關愛。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女性犯罪問題專家王金玲呼吁“賦權予婦女”,讓她們明確擁有什麽樣的權利以及受到傷害後該怎樣尋求法律的援助

紅樓是石頭緣;斷橋是蛇緣;聊齋是狐緣;梁祝是蝶緣;西廂是白衣緣。

——人生怎能無緣

上聯:情已欠費,愛已停機,緣分不在服務區

下聯:思無應答,想也佔線,感情不能再充電

橫批:愛若移動,心無聯通

——網上流傳的一則妙聯

緣分是會計原則,暗戀是壞賬損失,愛情是無形資產,吵架是壞賬賬簿,錯愛是高估凈利,寂寞是累計折舊,分手是結賬分成。

——刊登于網易社區的“戀愛會計學”

5、土地

沙漠中找不到水,將手帕包了餅幹埋入深土,餅幹吸取土裏的水分,救了幹渴者的命。人,一切向土地吸取!

大雜院無處潑髒水,挖個滲水坑,倒吧,髒水都滲入土裏,土地容忍一切!

江南三月柳岸,母親的慈顏;戈壁灘浩瀚汪洋,母親的胸膛。我畫了一幅原野山嶺,題名《母親》,有人以為弄錯了畫名,沒錯,怎能錯認母親。

太陽的溫暖總被人歌頌,我登上高高的雪峰,更近太陽,卻十分寒冷,離土地太遠了!吐魯番的烈日難熬,人們躲進地窖,土地深處好!

人民誕生于土地,兒子像母親,人民似土地。

海外的遊子,隨身帶著一包祖國的土,多少朝暮,開啟泥土,聊寄相思苦!

6、完美的缺陷

超市新購進一批高檔杯子,樣式新穎,色調勻稱,經理相信它們一定能成為搶手貨。然而,奇怪的是,雖然光顧那批杯子的顧客很多,但真正購買的卻很少。

經理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求教一位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拿起杯子,細細審視一番,便叫經理馬上派人把杯子上的蓋子全部取走,但杯子仍放在櫃台上原價出售。“這批杯子,杯身設計新穎、做工精細,但是,蓋子卻很大眾化,有種虎頭蛇尾的缺陷。顧客想買下杯子,卻總覺得吃了虧,如果蓋子一去,它們便成為了一批完美的杯子。”

10天後,這批杯子被搶購一空。

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不是來自對“美”的追求,而是根源于對“完美”的追求。由于刻意追求完美,我們不能容忍缺陷的存在,結果,經常一點小小的缺陷,就可以遮蔽在我們審美的眼睛,使目光滯留在缺陷上,因而錯過許多美好的東西。

7、天下最難寫的字

魯迅說過漢字是天下最難認最難寫的文字。不僅外國人把與漢字打交道當作“天下第一難”,就連中國人也無一人敢說把漢字都認全了寫好了。那麽在漢字裏最難寫的字是什麽呢?有書法家認為是筆畫最多的字,也有書法家認為是筆畫最少的字。眾多書法家的見解可謂見仁見智。

清朝大學士李鴻章雖然不是書法大家,但他對寫字卻另有一番高論,認為“天下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他所說的難,並非難在名字的筆畫多少,而是難在名字的分量太重。

分量者,責任也。李鴻章身為中堂大人,兼任洋務大臣和直隸總督,是清政府的棟梁之材。他的名字在“姓私”時代表自己,在“姓公”時卻代表總督乃至朝廷和皇上,其分量何止千鈞?他的鼎鼎大名一簽,不僅意味著幾萬萬兩白銀“付之東(西)流”,還意味著主權喪失、領土分割和民心背離、國家衰亡……可想而知,李鴻章在那些“賣國條約”上簽字時,絕不會“下筆如有神”。

8、母親的名字

有一個弱智的女孩離家出走,天黑下來後認不出回家的路。正在大街上徘徊,被兩名巡警發現,帶回了派出所。兩人詳細地詢問女孩的情況。

“你叫什麽名字?”

“你家住在什麽地方?”

“你出來幹什麽?”

“你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在什麽地方?有聯系電話嗎?”

對于這些問題,女孩子一概不知,她隻茫然地搖頭。

警察很無奈,其中一人不抱希望地問道:“你媽媽叫什麽名字?”

“我媽媽叫王曉英。”女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警察大喜,立即到戶籍室查詢。結果該區叫王曉英的13位中年女性在半個小時內全部接到派出所的通知,當然,女孩的媽媽在內。其時,這位媽媽正心急如焚,痛哭流涕。

10分鍾後媽媽趕到了,見到離開她12個小時的女兒。女兒撲在媽媽懷裏,嬌聲細語地說:“媽媽,我知道你的名字!”說這話時,全然不像個弱智的孩子。媽媽摟緊女兒,撲簌簌淚落了一臉。

天下所有的遊子啊,請牢記母親的名字,因為記住了母親的名字就記住了回家的路。

9、一次小測驗

研究生第一學期開的課絕大部分是英語課,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西方文化與口語課。不僅因為是外教授課,更主要是為我們比較東西方兩種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星期二,新學期的第一次西方文化與口語課,一個60多歲樣子的光頭老人邁著矯健的步子走進了教室。他說這節課首先是大家彼此相互認識,然後大家選擇一些日後討論的topic(話題),最後出個小小的測試題。topic選擇了很多,最終敲定了十幾個。這時老師不緊不慢地說:小測試很簡單,題目就是:“假若你去耶魯留學,你需要帶些什麽?”

大家熱烈地討論著,等我們把各自想要帶的東西列出一個清單後,老師已經在黑板上寫出了七八個“必需品”,如中國葯品、電話本、家庭照片、國旗……而同學們列出的各種各樣,最多的列了45種,最少的也有16種。老師看完大家開的“處方”後,似乎並沒有絲毫的高興,反而從眼神裏透露出絲絲不滿。隨後他指著黑板上他所列的必需品問了10個同學,手機、手提電腦及金錢等頻頻入選,惟獨國旗“落選”,他震驚地站在講台上聳聳肩說:“Noboby choose the china-flag(沒有一個人選擇國旗)”。

台下一片寂靜無聲,終于,寂靜被刺耳的下課鈴聲打破了。

在回來的路上,我陷入了一種沉思,因為我也沒有選擇帶上國旗。

10、受批評最多的作曲家

在音樂史上,偉大的作曲家如群星璀璨,而高水準的音樂批評家卻不多。許多批評家水準不高,但語言卻非常刻薄。曾經有一位細心人,把西方報刊上常用音樂批評詞語收集了起來,一一編了號碼,共有三十多條。如:1、不自然;2、裝腔作勢;3、過分勉強;4、造作地;5、裝模作樣;6、內容含義不足;7、樂思貧乏;8、缺少獨創性;9、雜亂無章;10、反復無常……等等。

人們用這些批評一一對照了當時的作曲家,結果是:貝多芬的作品得到的批評最多,據說,那36條批評用語,其中有26條曾用來批評他的作品。而莫扎特,盡管是大家公認的音樂天才,也未能幸免,其中的30條曾用在他身上。相反,當時有不少作曲家,作品既不超前也不落伍,音樂風格總是符合潮流,雖然一般化,卻容易接受,也比較適合評論家的口味,因而,很少受到嚴厲批評。不過,歷史是嚴格公正的批評家。那些當時未受到批評的音樂作品,最終曇花一現;而受非議最多的貝多芬、莫扎特、瓦格納等,他們的作品卻流傳了下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