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專輯(69)

1、毛毛蟲

科學家法伯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採用首尾相接的方式在一個花盆的邊沿放上一整圈的毛毛蟲,而後,他又在距離花盆不到六英尺的地方撒滿了毛毛蟲最愛吃的鮮嫩松針。當他讓其中的一個毛毛蟲動起來的時候,其他的毛毛蟲也都跟著動起來。然而,所有的毛毛蟲從一開始就隻做著圓周運動。它們就這樣一直不停地做著,直到七天七夜後,毛毛蟲全都因為飢餓和勞累而死。在此期間,沒有任何一隻毛毛蟲能夠爬出這毫無意義的怪圈吃到那些松針。

2、炮兵

某位年輕的團長為了熟悉他的部隊,經常到基層視察。很多基層部隊就用大炮射擊表演的方式來歡迎這位團長。看得多了,這位團長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一次他總發現有一名士兵一動不動、自始至終地站在大炮旁邊。團長以前不是炮兵,他不明白個中的原由,就問那些軍官。軍官們回答說教科書上歷來都是這麽規定的。團長帶著這個讓他不滿意的答案到圖書館去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終于,解開了這個謎團:從前,大炮都用馬車拉著前進,到了戰場上,大炮完成一次射擊,後坐力會令大炮的位置發生改變,這名士兵的作用就是要向前拉一下馬的韁繩,使大炮重新復位,以免影響射擊的準確度。現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機械化操作,已經根本不需要士兵站在一邊了。可是,由于教科書長久以來沒及時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做出相應的修改,結果就出現了一直都有一名士兵站在大炮邊的滑稽現象。

3、孔雀開屏

接到杭州小詩人趙晨自製的一張卡片。

他以紅黃二色彩紙,繪製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孔雀,黏在內頁。當我翻開卡片時,那隻孔雀也盈盈地開展它燦爛已極的尾屏,撐成一個漂亮的半圓形。

卡片上,隻有簡簡單單的一行字:

“文如孔雀開屏”。  啊,真是美麗絕頂的意象。

實際上,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一隻孔雀,很努力很努力的把我們的成就化成一尾的璀璨,然後,很快樂很快樂地在他人面前盡情地把尾屏張開來、張開來。

在寒窗苦讀的日子裏,每一頁書,總夾著雙親殷切期盼的臉。拿到了成績冊,倘若裏面有驕人的成績,首先想到的,便是雙親臉上圓圓滿滿的笑。飛撲家門,連鞋子都來不及脫,“嘩”地一聲,便驕傲地把晶光閃爍的尾屏在雙親面前毫無保留的張了開來。

成長、成家以後,出盡全力把自己頭頂的那爿天空開拓得更遼闊更亮麗、把尾屏妝點得更絢爛更華麗;然後,徐徐開展,給白發蒼蒼的雙親看,給鶼鰈情深的伴侶看,也給彼此尊重、欣賞與了解的親朋戚友看。

孔雀開屏,絕對不是為了自我炫耀。

有心人倘若站在旁邊看那撐得圓圓、張得大大的尾屏,便會發現:尾屏上除了五色紛呈的璀璨以外,還有長期耕耘的汗,奮苦掙扎的淚,努力不懈的執著、自我鞭撻的刻苦;還有,最最重要的;愛。

我們為所有我們所愛的,還有,愛我們的人奮鬥、開屏。

4、猴事

童年時,逛植物園是生活裏了不得的大事。愛的不是那怡神養目的嫣紅奼紫,而是那古靈精怪的猴子。一包花生、一串香蕉,便可以逗弄一個早上。猴子被寵壞了,態度漸漸囂張,搶奪食物、抓傷遊客。終于,被大力掃蕩,自此絕跡。

瞧,得意時不懂自斂,風光時不知自重,把權勢使盡用光,最後總不可避免地以悲劇收場。

年齡稍大而再見猴子,是在馬戲團。這些猴子,穿紅戴綠,搔首弄姿,出售可憐的尊嚴來乞討觀眾哄堂的笑聲。看著看著,突然強烈地感覺到:那騎在馬背上猛拋媚眼,扭著腰肢頻送飛吻,戴著帽子打躬作揖的,已不是猴子,而是行屍走肉般的傀儡。

嘿,埋沒自己本性而純然按照他人意志來過活者,縱使物質生活再富裕,恆遠隻是他人眼中的小醜而已。

年齡再長而與少年時代揮手道別後,背起行囊出國旅行。在甫美洲的亞馬孫叢林,驚見猴子的另一種命運。我住在亞馬孫河旁一所簡陋的茅屋裏,有瘦瘦的猴子拴在細細的木柱旁。一雙猴眼,懨懨的,沒神沒氣;一對肩膀,垂垂的,無精打採。猴子天生的機靈和敏捷,全無。它好似已知道自己命運不濟了。傍晚,一陣掙扎,幾聲慘叫,一切又歸于沉寂。不久,炊煙生;香氣溢,柱子旁的猴子,化成了鍋裏熱氣騰騰的猴肉。

唉,行走于江湖而不練武功,活動于叢林而不避陷阱,讓別人就手擒來而變為砧板上的肥肉,是咎由自取。

時值猴年,順手拈來幾則小故事,借以自勉、他勉。

5、年糕

新年食品當中,獨愛年糕。

圓滾滾、甜滋滋、滑溜溜、亮晃晃,一看到它,心中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喜慶之意、圓滿之感。

小時候,曾有一段時間寄居在祖母的家。每年歲暮,喧喧攘攘地準備過年的當兒,我最愛的,便是看祖母做年糕。

盡管市面上有現成的糯米粉出售,可是,祖母擔心那些糯米粉摻進別的雜質,所以,每年總買大包大包的糯米回來,自己磨。一面慢慢地轉著那古老質樸的小石磨,一面臉帶虔誠地喃喃細語:

“年糕年糕年年高。”

把願望寄托在傳統食品裏的這種美麗的情愫,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 磨好了的糯米粉,像白雪一樣,高高地堆著。祖母在糯米粉中加入水、加入椰糖,攪勻;然後,在圓型的鐵罐裏妥妥帖帖地鋪上剪成圓形的香蕉葉,小心翼翼地倒入拌好了的糯米粉,再把鐵罐一隻一隻地擱在炭爐上面的蒸籠裏,蒸上幾個小時。 蒸好的年糕,軟滑如水,不黏牙、不滯齒,切片而食,幽香繞去,那股適口的甜味,晃蕩晃蕩的白喉頭輕飄飄的流進了胃囊裏,通體舒暢。

別人做年糕,做不出同樣的水準,登門討教,祖母在傾囊相授之餘,總會加上這幾句話:

“磨粉的時候,心一定要誠。年糕小氣,你不誠心,便做不成它。” 祖母已去世多年了,然而,每逢新年吃年糕時,腦海裏總會浮現祖母磨粉時那一張虔誠已極的臉,而這些年來,“你不誠心,便做不成它”這兩句話,也成了我的處世哲學。

6、九個小時

每年端午節來臨,便巴巴地等著享用婆婆包裹的粽子。

知道我愛吃,婆婆總千方百計的托人從怡保把粽子捎來給我。每每接過那一大串沉甸甸的粽子,我覺得我的心也是沉甸甸的,滿滿的都是溫暖的愛。

剝開綠色的粽葉,展現在眼前那長方形的粽子,好似一個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粽子裏的豬肉潤腴柔嫩,傈子人口即化,而蝦米、魷魚、冬菇的香,全都深深地鑽進了糯米裏,嘗過者莫不交口贊譽。然而,我覺得婆婆的粽子令人齒頰留香的,是那別具風味的糯米:粒粒分明,晶瑩剔透,看似結實,人口輕軟如風。這種特質,全得歸功于她獨特的製作方式。他人包粽子,為求便利,通常都將糯米浸上一段時間以求縮短炊煮的時間;婆婆可不,她認為糯米不浸水,煮熟後才能具有“外韌內軟”的特質。

年輕時,精力旺盛的婆婆一口氣往往可以包上百多個粽子,由洗粽葉曬粽葉、切佐料腌佐料、裹粽子蒸粽子、守炭火添炭火,都是她一個人獨力支撐。最苦的是:沒有浸水的糯米很難熟,必須連續不斷的煮上九小時,少了一時半刻都不行。所以,包粽子是家裏的一樁大事,端午節一來,家裏“百業俱廢”,獨飄粽香。

今年,婆婆邁入八十歲大關了,依然堅持自包粽子。我勸她:

“糯米先浸浸水,蒸個三、四小時便熟了,不必那麽辛苦。”

“浸水?怎行!”婆婆不假思索地應道:“浸過了水,糯米會走形、走味的。”。

目不識丁的婆婆,在包粽子這一碼事上,堅守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原則。她不休不眠,蹲在炭火前,加炭、扇風,苦苦的守上九個小時。等粽子獨特濃鬱的香味從鍋子裏飄出來,她皺紋滿布的臉,才綻放出滿足的笑。

實際上,人世間任何臻于圓滿的藝術,也都容不得偷工減料。

7、真情難裝

那天晚上,在一檔收視率很高的娛樂節目中,我看到一個很耐人尋味的遊戲。

遊戲的主角是一位男孩和4位女孩,4位女孩中有一位是男孩的女友。當然事先大家都不知道是哪一位,這就要求參加節目的嘉賓通過遊戲中男孩和女孩們的言行、神態和表演作出判斷。

這個遊戲難就難在男孩和女孩們都是學表演的,在舞台上的表現都很自然,看不出什麽破綻。譬如:讓女孩們講述與男孩的戀愛經歷,每位女孩都講得那麽溫馨動人,儼然是親身經歷;回答嘉賓的提問,每位女孩都顯得從容不迫,滴水不漏;讓男孩和女孩們分別配對表演戀人之間表達親昵的動作,每對都近乎情投意合,難斷真偽。

遊戲著實難壞了嘉賓們。結果,揭曉答案時,嘉賓中隻有一位著名男演員猜對了。主持人問他理由,他說,其實4位女孩的表演都很成功,但他並沒有選擇表演得最好的那位女孩。他註意到,隻有一位女孩在男孩與其他女孩表演親昵動作時,顯得不由自主地有些著急,甚至差點掉淚,這證明她與男孩是有真感情的,所以他選擇了這位女孩。

回答確實精彩又獨到。的確,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像演戲那樣裝得難辨真偽,但有些事情———比如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永遠無法偽裝的。

8、破窗戶

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相同的環境裏,其中一輛車的引擎蓋和車窗都是開啟的,另一輛則封閉如常,原樣保持不動。

開啟的那輛車在3天之內就被人破壞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這時候,實驗人員在剩下的這輛車的窗戶上打了一個洞,隻一天工夫,車上所有的窗戶都被人打破,內部的東西也全部丟失。

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戶理論”。其結論可以歸結為:既然是壞的東西,讓它更破一些也無妨。對于完美的東西,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維護它,舍不得破壞;而對于殘缺的東西,大家就會去加大其損壞程度。這與道德似乎沒有多大關聯。人們也曾經用這理論在一座城市裏做過類似的實驗。

在一條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沒過幾天,這條街道就被鋪天蓋地的垃圾覆蓋,碎紙和塑膠袋亂飛。同時,人們把另一條街道打掃得幹幹凈凈,並維護了好幾天。這之後,每當街上出現髒物時,總會有人自動把它扔進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亂扔垃圾,還會有人製止。

既然這是人類的一種心理慣性,我們就有必要把它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讓自己的人生幹幹凈凈,不要在上面亂扔垃圾,更不要輕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戶。

9、訴苦

阿蘭病了,住進醫院。老同學阿香去看她,見她一臉的“舊社會”,憔悴不堪,而阿香則精神煥發,看上去比她年輕十歲。

阿蘭拉著阿香的手說:香姐,我的命真苦,小的時候隻能喝稀粥,看著別人吃大米飯;長大了吃上了大米飯,可別人卻天天吃餃子;當我吃上餃子的時候,人家頓頓大魚大肉;現在有魚有肉了,而別人是小汽車,小別墅,這都沒法兒比,我的命總是這麽苦!你看你,多幸福,還那麽年輕漂亮,還有一個好老公。

阿香說,其實我們的生活經歷差不多,隻是我想得開:喝粥的時候,想到不再“瓜菜代”了;有了大米飯,那不比粥強多了?有了餃子吃,那就是天天過年。如今頓頓有魚有肉,還想換個口味,弄點兒窩窩頭、棒子面粥喝。這日子回過頭去看,是一步一個台階。生活是美好的,值得珍惜,幹嘛自個兒找苦呢?同樣的生活,你痛苦了一輩子,我快樂了一生。人生就是幾十年,看你怎麽個活法兒。

阿蘭從病床上跳下來,拉著阿香要出院。

10、如蠶人生

女兒買回幾條蠶兒,一片桑葉上,蠢蠢蠕動如螞蟻。城裏沒有桑樹,女兒日日從校門口買了桑葉洗凈放在冰櫃裏。我從此除了讀書、作文、養女兒、養貓咪,兼養蠶兒。

小蠶兒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樣兒。幾天後便有半寸長,變為灰白色。撒上桑葉,立即峰擁而至,昂起頭,沿桑葉邊緣,一縷一縷大吞大咽,“蠶食”一語委實準確到極處。

蠶兒吃著,不斷地排出綠色的顆粒狀糞便,曾見有人用來裝枕頭,說是清火明目,不知中葯裏是如何雅稱。蠶兒漸漸長大,終于有我的手指粗細,背上開始透亮,在盒裏尋個角落,頭一搖一擺,開始吐絲。

小時候聽人講,蠶兒在哪兒便吐成哪種形狀的絲。在紙板上,則結成綿紙般薄薄的一層,家鄉人在裏面夾花樣子、鞋樣子,永不招蟲蝕。還有人放在硯台裏,柔軟又吸水,文人好潤筆,孫犁先生在文章裏曾如此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