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作文素材 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專輯(65)

1、信達雅

1995年,我在柏林寺讀經時,有一次與明海法師談起了嚴復。

在我記憶中,嚴復翻譯西方作品的三個標準,是“信、雅、達”。明海師說:“不是。你記錯了,應該是‘信、達、雅’”。找書查證,是我錯了。

在翻譯作品時,要求的“信”是誠信,是真實,是忠實于原著;“達”是通達,是會意,是傳神;“雅”是典雅,是文字幹凈,是有文採。

反之,不信,則失去真誠;不達,則難為人了解;不雅,則流于低陋俗氣了。

真實,通達,典雅,這個次序是不能顛倒的。

翻譯作品如此,為人也是一樣。

做人首先要真誠,然後是通達(這要依靠智慧,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好的,所以,首先依舊是要求誠信),然後才能典雅。

人在世上,應該用心觀照自己,提醒自己,為人處事時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在生活中,努力向著“信、達、雅”的方向做,向著“身、口、意統一”的方向做,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了。

2、小河裏的流水

佛陀旅行經過一個森林,那一天非常熱,剛好在中午,他覺得口渴,所以他告訴他的弟子阿難:“我們剛走過一條小溪,你去取一些水來。”

阿難往回走,但是他發現那條小溪非常小,有一些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很污濁,本來沉淀的泥土都跑上來了,現在那個水不能喝了。他回到佛陀身邊,告訴佛陀:“小河裏的水已經很髒,不能喝了,請你允許我繼續走,我知道有一條河就在離這裏不遠的地方,我去那裏取水。”

佛陀說:“不,你到剛才那條小溪去取水。”

阿難知道那條河裏的水取來也無法飲用。時間不必要地被浪費,而他又感到口渴,但是當佛陀說了,他就必須去,然後他再度回來。

當他第二次回來的時候,阿難問佛陀:“你堅持叫我去,但我是不是能做些什麽來使那些水變純凈?”

佛陀說:“請你什麽事都不要做,否則你將會使它變得更不純凈。不要進入那條溪流,隻要在外面、在岸邊等待,如果你進入溪流,你將會把水弄得更亂,溪流自己會流動,你要讓它流。”

佛陀說:“你再去。”

當阿難第三次回到那條溪流時,水是那麽清澈,泥沙已經流走了,枯葉也消失了。阿難笑了,他取了水快活地回來,拜在佛陀的腳下說:“你教導的方法真是奇跡,你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恆的,隻需要耐心。”

無常,是佛陀的基本教導,即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恆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要有那麽多的煩惱?即使是同一條河流,也沒有一樣東西可以保持永恆,隻要有耐心,隻要等上片刻,那些葉子將會流走,那些泥沙將會再度沉淀,那些水就會再度變得純凈。

一條小河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有時,生活裏會有很多的煩惱,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些耐心。

3、夢中的花園

說起來時,他一臉的懊悔。

他說,在夢裏他不經意地走進了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裏的花閃爍著美麗的光芒,這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也許隻有西天凈土才有吧。

“當我醒來,那個美麗的花園已經不存在了。你不知道,那是多麽美麗的花,在現實中我可從來沒有見過。”他還是一臉的懊悔。

當時,他想先坐下來,稍稍休息一下,然後再好好地觀賞這些美麗的花朵。于是,他在花叢中急急穿過,到了一個有座位的地方。

他剛坐下,便立刻醒了。

“本來可以擁有的美麗,就這樣像雲一樣飄走了。就像鳥兒飛過天空,什麽痕跡都沒有留下。”

浮生如夢幻泡影。生活裏這樣的事情很多。機遇和希望都是稍縱即逝的。當它來臨時,你應該馬上把握住,否則就會像這夢裏的花園,像鳥兒飛過天空。

請記住,對于人生,最真實的,就是抓住現在。

即永遠生活在當下。

4、齊白石

很喜歡看白石老人的寫意畫,或魚或蝦或荷或蛙,雖然是寥寥數筆,簡簡單單,卻疏朗明快,意趣天成。

後來讀書才知道,白石老人早年是畫工筆的。據說,當年,他的工筆仕女圖能夠細致地表現出畫中人物紗衣裏透出的錦緞花紋。

由于這一手,人稱他“齊美人”。

看來,藝術之路,就是這樣由繁入簡,由巧歸拙。

也是從讀書中知道,白石老人十分吝嗇。他畫蝦以隻論價,且分文不可少。然而,當有人勸他到國外賣畫時,他卻說:“飢則有米,寒則有衣,無須多金,反為憂慮也。”

解放後,白石老人收入很高,堪稱富翁。可是他衣衫簡樸,飯食清淡。別人不解,以為他人老了,還有貪心。

其實不是。吝嗇的人,多貪小便宜,隻看眼前利益。而白石老人的做法,卻是風骨精神,他不苟取,不奢侈,很惜福。這是一種非凡的人格。

5、旅行者與燈

旅行者走過了人生道路上的很多暗夜。

有一天,他找到一盞燈。因為燈光可以發照亮夜路,以後的路不會再黑暗了,他感到非常高興。他把燈背到背上。

因為影子投在他前面,他不得不一步一步在踩著自己的影子。

有人對他說:踩著自己的影子走路,該是多麽不吉利啊。

他聽到後,開始為這件事苦惱。為了避免不吉利,他吹熄了燈,盡管前面的路黑暗重重。

現在他重新墜入無邊的暗夜,並且迷失了方向。如果點亮燈,就要踩自己的影子,那是不吉利的;如果不點亮,走起路來就難多了。怎麽辦?

他隻好請教覺悟的人。

覺者告訴他:”很簡單,你把點亮的燈拿到前面來就好了。”

“踩著自己的影子走路,是不是不吉利呢?”

覺者笑著反問他:”是不點亮燈在黑夜裏迷路不吉利呢,還是點亮燈踩自己的影子不吉利呢?”

旅行者拍了拍自己的頭,也跟著笑起來。

現在的確好了,燈在面前,影子沒有了。眼前的路被燈照亮,也清楚起來。他不再為這影子苦惱,心裏充滿快樂。

從此,旅行者的路充滿光明。因為現在照亮他的,還有覺者的智慧。他再沒有迷失過。

6、鴕鳥的智慧

讀到一本講鴕鳥的書,說到鴕鳥不但是行動快速、深具力量,而且是非常有智慧的動物。“鴕鳥是有智慧的動物”,這個觀點對常以謬誤的眼光看鴕鳥的人,確實是全新的見解,固為平常我們罵那些不能面對事物、沒有勇氣的人,叫作“鴕鳥心態”,而對于愚笨的人,我們就直接叫“鴕鳥”了。那是因為從前的動物學家研究,鴕鳥遇見危險時,會把頭埋在沙堆裏。

但是,鴕鳥豈是這麽笨的動物?

新的動物學家已經證明從前的錯誤,鴕鳥在遇見危險時,如果是平時,它會奮力的逃開,如果是孵卵的時候,它會把長脖子沿著地面伸長,把頭隱藏在沙堆後面,以保護自己的孩子,免于受到傷害。

鴕鳥的這種行為是深有智慧的,因為高大的身軀再加上伸長的脖子,即使數裏外的敵人也看得見,如果把自己扮成沙丘的樣子,就不容易被發現了。

鴕鳥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發展出來的智慧,使我深受感動,原來鴕鳥並不是愚笨無知的,由于人用無知的眼睛看它,才使我們有了愚笨的知見。

不隻鴕鳥如此,像我們隨處可見的變色龍、枯葉蝶、竹節蟲、人面蜘蛛等等微小的眾生,為了保護生命,繁衍後代,都發展出多麽細膩的智慧呀!

因此,對于眾生,我們不可輕輕估量,眾生的心靈實在隱藏了深奧的寶藏,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就以鴕鳥來說吧!鴕鳥在求偶的時候喜歡跳舞,它們跳起舞來的那種熱勁,就像是非洲戰士的戰舞,我在影片上看過鴕鳥跳舞,配上搖滾音樂,使鴕鳥的舞步充滿激情的熱力和抒情的浪漫,仿佛是舞台上經過長期演練的搖滾歌手。

對于這麽有智慧,有感情的眾生,誰忍心傷害它呢?

但是,鴕鳥在世界上的數量也日漸稀少了。

7、被結扎的貓

有一次,聽台灣著名的寵物醫生杜白說到一件真實的事。

他的診所附近有一個公園,時常有流浪的貓狗在附近聚集,一方面污染環境,一方面貓狗沒有節製的生育,也會造成它們下一代更悲慘的命運。

杜白醫師就想到,應該為這些流浪的貓狗做節育手術,如果他能在為家中“寵物”看診之餘,每星期為流浪的貓狗做幾次節育手術,對環境的改變也很有幫助吧!

于是,他抓了一隻流浪貓,為它做了節育手術,再放回公園,沒想到不到一星期整個公園的貓狗都跑光了,僅剩的幾隻看到他也都驚恐的逃逸。

杜白醫生感到十分納悶:難道它們都知道小貓被閹的事嗎?

後來他到別的貓狗聚集的地方,隻要捉一隻來閹,其他的貓狗總是在一兩星期逃逸一空,百試不爽。

杜白醫師得到一個結論,貓狗是有語言溝通的,他告訴我:“那被閹的貓狗回去以後可能告訴大家:這附近有一位杜白醫師專門捉貓狗回去閹,大家趕快逃吧!”幽默的杜醫師自我調侃,說:“我現在在流浪的貓狗中已經是惡名昭彰了。”

杜白醫師行醫多年,深知動物與人一樣有感情、有感知,因此最反對人拋棄寵物,他說:“想到動物被遺棄後那種傷感、失落與痛苦,真是于心不忍。”

這種對動物的疼惜,使他不僅成為寵物的名醫,也是保護流浪貓狗的守護神。

8、鱷魚思鄉

在佛羅裏達州的奧蘭多旅行時,朋友告訴我們,佛羅裏達的“三多”,一是陽光多,二是香吉士多,三是鱷魚多。特別是奧蘭多,河邊澤地時常可以看見鱷魚,而奧蘭多的中國餐館都有鱷魚做成的菜餚。

我對朋友說,經常在報紙上看到,有鱷魚跑進人家的院子或廳堂,往往要勞動消防人員來捕捉,因此,為市民捕捉或驅趕鱷魚,似乎是奧蘭多消防隊的主要工作。朋友說:“就是呀!每年春夏的時候,消防隊總是為鱷魚忙得不得了,一般人都誤以為鱷魚侵犯了他們的家園,其實不然,鱷魚有思鄉的本能,那些人家的院子和廳堂本來是鱷魚住的沼澤,後來鱷魚被趕走,沼澤被填平,房子蓋起來了,那些被趕到更遠地方的鱷魚,隻是千裏迢迢地來看它們的老家呀!”

我們開車到一條河岸去看鱷魚,由于聽過朋友說對鱷魚思鄉的描述,竟在長相可怖的鱷魚臉上看出一點美麗的樣子,這鱷魚竟懂得思念鄉土,比起許多出賣鄉土的人還要美得多呀!

9、金絲雀和果蠅

從前到礦坑去採訪時,發現坑道隔不遠處就會掛著一個裝金絲雀的籠子,問了礦工,才知道金絲雀是用來檢測瓦斯的。

由于金絲雀對瓦斯敏感,隻要有一點點瓦斯,它就會躁動不安,驚慌叫喊,因為它的叫聲洪亮,可以提醒坑內的人註意,萬一看到金絲雀倒地不起,就要準備逃生了。那美麗可人、啼聲僚亮的金絲雀不知道多少次犧牲自己的生命,救出在礦坑裏的人呢?站在籠子下,我這樣想著。最近在電視新聞裏,看到日本警方搜尋奧姆真理教的總部,每一個小隊都帶著一隻金絲雀,用來檢測毒氣,又使我想起從前在礦坑的情景,感覺到“眾生”正是“共生”,與我們一起存活生長,隻是很多人不能體會了解罷。

不隻是金絲雀,台灣的農政單位養了許多的果蠅,用來檢測蔬果殘留的農葯,即使在農葯驗劑非常科學化的今天,果蠅依然是最方便、最經濟。最準確的檢測方法。

因此,當我們吃著安全的蔬果時,應該感謝一隻小小的果蠅。存在于世間的眾生,不論大小、形貌、好壞,都有生存于地球的權利,也各有不同的功能,都應得到人的尊重。如果以佛教“眾生平等,皆有佛性”‘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觀點,我們和眾生的佛性根本無別,隻是形貌上不斷的轉換,那些有情有義的“畜牲”與無情無義的“人面”,會在某一個時空中轉換面貌,隻可惜,很少人能這樣深沉的思維呀!

10、巨石與雕像

我站在匠人和他雕琢的巨石前,看他究竟要把這塊巨石做成什麽。匠人的錘子、鑿子丁丁當當地響著,石屑亂飛,地上紛陳著大大小小的石塊。看了半天,我也看不出什麽。隻好打斷了他的工作,向他詢問。

“你究竟要做什麽?”

“打石頭。”

“你打石頭是想把這塊巨石雕成什麽樣子呢?”

“我也不知道。不過等我把多餘的石頭全部打下來之後,巨石應該變成什麽樣子你就會看明白了。”

我繼續等。終于,巨石漸漸變成了模糊的雕像,隱約成形,是一位古裝的沉思者的面孔。

“看出來沒有,小伙子?”匠人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問了我一句。

我點點頭。

“它就在裏面,被那些多餘的石塊掩藏。你隻需要把那些無關的石塊與它分開,它就顯現在眼前了。”

“那你到底要將它雕成誰呢?”我再一次發問。

“給他命名,那是其他人的事。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塊石頭。”匠人說完,又拿起錘鑿,丁丁當當地工作起來。

生命就是一塊巨石,你想如何成就自己,其實很簡單,像這位匠人一樣,隻須把對于人生理想來說多餘的那些弄掉,就足夠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