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中作文 國中優秀作文

三國演義諸葛亮作文

在《三國演義》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中,諸葛亮無疑是塑造得最為成功,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可以說,他是全書的主角,是全書的靈魂。那麽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物?在作品中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稱帝後,任蜀漢丞相,後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當政期間勵精圖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圖中原,未能如願。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軍中。下面我們來具體談一談諸葛亮。

第一,我首先否定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能力。

首先,作為一個執掌蜀國軍政大權的諸葛亮,每日陷于具體事務,事情不分大小,皆決于己,這是統治者的大忌,一個聰明的領導者是絕不會這麽做的。難怪司馬懿會說:“孔明食少煩多,豈能久乎?”諸葛亮53歲就病死與他事必躬親、操勞過度有直接關系!

其次,諸葛亮不會用人也就罷了,但往往在關鍵時候或重要地方用錯人,並導致嚴重的後果。戰爭無情義可言,倘若在赤壁大戰中,在華容道上把關羽、張飛二人對換一下或把關羽、趙雲二人對換一下,這不是既讓關于換了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時曹操的不殺之恩,又可以捉住曹操,豈不兩全齊美?但他並沒有這樣做。他錯用關羽,結果導致放虎歸山,曹操得以卷土重來。後來在駐守荊州的人選上,他又選

關鍵字:分析諸葛亮 三國演義 從

擇關羽,結果荊州失守,關羽被殺。爾後劉備伐吳,自己做在那裏穩如泰山,所以劉備又被東吳火燒連營,導致蜀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更有甚者,街亭之戰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註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果失去戰機,失去所守要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失去了軍事家所應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馬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後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這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這是婦孺皆知的事。但是孔明的這些失誤卻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話語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以至讓我們誤認為這種事就是靠天決定的,實際上是孔明的用人不當。毛澤東主席曾經就錯用馬謖一事,對諸葛亮作過批評。1948年,他對警衛員說:我一不是如來佛,二不是諸葛亮。就算是諸葛亮,也有錯用關羽和錯用馬謖的時候啊!當警衛員問及馬謖失街亭,害得諸葛亮隻得冒險擺空城計時,毛澤東說:這也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呢!歷代評書、戲劇在表現“失街亭”事件時,都把重點放在馬謖如何違背調度,以及諸葛亮如何執法嚴明之上。毛澤東對此則有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

一、魏延與諸葛亮的問題:

(1)、諸葛亮對待魏延並不是像大家所說的那麽差。據《三國志·魏延傳》,諸葛亮先任命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三年後,當魏延建功時,又升為“征西將軍、假節、進封南鄭候”,可以說這一系列的待遇是極高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