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中作文 國中優秀作文

關于欣賞的作文600字

劉德華的那句歌詞曾像一縷冬日的陽光溫暖著我的心靈,“活出真我的風採”,在那段因失敗而幾乎沉淪的日子裏,正是這句話點燃了內心潛伏的能量,讓我有了重新奮進的勇氣和目標。“真我的風採”——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走一趟,總得有自己的一份獨特而燦爛的風採吧!哪怕是流星般的一閃而過或是露珠似的短暫晶瑩,隻要有那麽一點自己的光輝,就讓它在生命的旅程裏盡情的釋放。

李白在受挫失意時呻吟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慰式的詩句,但也讓他在失敗面前看清了“真我的風採”,看清了一個獨特的自我。是的,任何一個人,都應清楚地認識自我,更應以膜拜神靈般的心靈欣賞自我,李白做到了,在欣賞自我的心境中,才會有“鬥酒詩百篇”的才華。

即使是一隻渺小的螞蟻,它也能扛起超出其體重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物體;即使是一片枯黃的落葉,它也能在微風裏舞動起優美而眩目的舞姿;即使你再怎樣微不足道,在芸芸眾生之中也有一份惟我獨美的光芒。佛說:“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老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誰能說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沒有獨特的一份呢?就沒有值得自己欣賞和自豪的一面呢?《讀者》雜志上曾介紹過這樣一則故事:兩隻健壯的青蛙被困在井底,請求上帝解救他們,上帝說有兩個辦法,一是給你們一對翅膀飛出這口井,但你將永遠不能下落在地上不能停歇;另一個是幫你們訓練彈跳的技術跳出這口井,但要花上十年的時間。兩隻青蛙作出了不同的選擇,結果:長了翅膀的青蛙沒過多久因無法落地,疲憊而死;而那隻選擇第二種辦法的青蛙,十年後成功地跳出深井並變得更加健壯。不會欣賞自己的人也許會和那隻可憐的青蛙一樣因迷失自我的優點和特長,最終倒在失敗的泥潭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邯鄲學步是這樣,西施效顰也是這樣……他們沒有認識自己存在這世間的那“獨一份”,也就不能欣賞那個獨特的自己,也就隻能在盲目模仿中走向失敗。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更是這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道理越來越被世人認可,喪失自己民族的個性也就會喪失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隻有懂得欣賞自己民族的優點和特徵,才會不斷地發展自己。

我之所以為我,乃有我之形、我之神。畢卡索說:“你就是太陽。”這不是狂想,更不是瘋語,這是一個獨立思考者對自身的欣賞和謳歌。欣賞自我,是對自我的挖掘和發現,是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動力。在失敗時不沮喪、不沉淪,因為懂得欣賞自我的人,不會被失敗的陰雲掩蓋了自我獨特的光輝;在成功時不沾沾自喜、不趾高氣揚,因為懂得欣賞自我的人知道,這成功的果實本就是自己應綻放的晨光一縷。

欣 賞

誰不羨慕青春不衰?

誰不希望才華橫溢?

春蘭秋菊,夏荷冬梅,這是大自然賦予季節的美麗芳華;春風梳柳,夜雨潤花,這是造物主滋潤芳華的天工神韻;杏花春雨江南,駿馬秋風塞北,這是大自然詩情畫意的精彩篇章。人每每寄情這些傑作,而我所陶醉的是情涵意蘊的散文。每當讀散文時,我總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澎湃。因為它言語平平淡淡,事件普普通通,人物平平凡凡,內容甚至有點東拉西扯,但往往有精神睿智的閃耀,人格力量的震撼。好的散文始終都是“動人撼心而微痕不露”。此時,我才真正了解“作家永遠是現實生活的衛道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一次,朋友問我:“你讀散文的感覺是什麽?”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感動。怎能不為小草的新綠而歡喜,還有荷的高潔和蘭花的幽靜,甚至風中的秋葉……一切都在微笑中繼續著。”朋友說:“噢。又引起你多愁善感了。”我說:“感動的意思並不是多愁善感,它隻是讓人更清醒,更易喚起人的悟性。”

佚名的《心靈的小站》有段是這樣說的:“生活是燦爛的,每一個灰色的世界裏都有不肯敞開的窗戶。花草樹木都是美的,正由于人間有美、醜之分,心境善惡之別,才把自然分出美醜,生活才有好壞。”這本是作者在曠野中觸景生情的感嘆,卻是作者的生活態度。散文就這樣,自由的感嘆,任意的抒發。我們閱讀散文,不必為其負擔太大的精神負擔,它就能使我們心靈既舒暢,又能散發芳香。

細品散文,你會慢慢地從中體會出“把贊美贈給他人,讓心中的真誠溫暖人心,便能領略友愛溫馨最濃。海有容而納細流,胸懷博大方能領略萬物有情人間有愛”的真切。

德是高的,心是誠的,愛是純的,心便會永遠是年輕的。這一切都是散文的饋贈。

我欣賞散文。

欣 賞 紫 丁 香

都言暮秋百草枯黃,群葩凋零,卻不道初夏也有落英……

家中,那幾支丁香走完了它短暫的一生,匆匆間就永逝了。

我本不愛花,可欣賞起紫丁香來,對它情有獨鍾。喜歡它那淡淡的幽香和淡淡的憂傷。

丁香和我頗有緣分。在一個布滿紫色、溢滿清香的季節,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那就是我。剛巧家中移植了幾株紫丁香。從此,我與丁香的命運便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十七個風風雨雨的春秋,我們一起渡過。十七載漫漫長長的歲月,我們攜手同行。多少個清新的黎明,我們共迎曙光……

紫丁香,我深深愛戀的紫丁香。

嬌小的花朵,透著淡淡幽怨的顏色,洋溢著沁人心脾的淡淡的幽香,玲瓏纖巧的姿態,更有那憂鬱中透出孤傲,凄苦中浸著溫馨的獨具的氣質,這一切,都像過往的雲煙,永遠消失在迷茫的空間了。

紛紛揚揚的,仿佛片片紫色的雪花,悄悄地、靜靜地飄落了。飄落在霏雨纏綿的五月,更飄落在我流淚的心中。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幾分悵悵的留戀,就這樣飄落了,去孕育一個溫情的夢。我不知自己是否能成為它的夢中之人,也不知自己是否還有等待的勇氣。窗外纏綿的透著幾分凄冷的雨正像我一顆流淚的心。悄悄飄落的是霏雨還是別淚,說不清。

帶著幾分幽幽的惆悵,獨在月下徘徊。清冷的月光瀉在腳下的一片熱土上,這是我們共同生存的空間。如今卻空蕩蕩的,我嘗試尋找它往日的蹤跡,然而,它真的走了,我再也尋它不著,隻有在這清冷的月光下,用往昔的回憶,點綴我如今灰藍的生活。

紫丁香走了,帶走了款款深情,唯留下我對過去一切的美好回憶,和一顆永久地凝結了淡淡幽香的破碎的心,它脈脈溫情的眼睛,微微羞澀的淺笑,淡淡憂傷的神情,都在我心中刻下永不磨滅的痕跡。

喔,那淡淡的紫丁香,淡淡的幽香貯著淡淡憂傷的紫丁香……

有 風 吹 過

欣賞名曲使心靈得到一次漫遊,而欣賞這樣的名曲又能使心靈得到灑脫。

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這類琴聲,但卻從未如此投入過。坐在階梯教室裏,所有的思緒都幻成為千百隻蝴蝶,這支曲子好似一陣微風吹過,我好久沒有起半點波瀾的心海,也泛起圈圈漣漪。它就是震撼人心的名曲《梁祝》。

美是不朽的,愛是永恆的。靈感洶涌的作家一發而不可收拾,在創作完最後一個音符的那一瞬間,成就了不朽,生命的意義在此刻得到升華。梁祝雙雙化作翩翩蝴蝶的那一剎那,也便成就了永恆,愛情的至美在此刻得到凝結。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死讓人們惋惜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考古學家在微山湖畔發現了梁祝的合葬及珍貴的墓志。墓志記載著祝英台“悲傷之死”,後面有這樣三句話“愁煙滿室,飛鳥哀鳴,聞者驚駭”。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一種怎樣的悲傷!一種怎樣的痛苦讓她這樣一位風華正茂的女子終止了生命!她本來可以用她那燦爛的生命開始新的生活,她更知道,死,意味著永遠沉入孤獨而又黑暗的深淵,但她最後還是從容赴死。祝英台以死詮釋著愛情的專一和忠誠。台灣著名言佳句情作家瓊瑤說:“收獲了愛情的女子,又豈能畏懼死亡。”死,也是明智,也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愛情與生命永遠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過分的圓滿總讓人有些遲疑。帶了一絲的缺憾,才叫人痛徹心肺。無望的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動人的凄美。而天平的那一頭一旦加上生命的砝碼,什麽似水流年,什麽滄海桑田,都無可挽回地湮滅下去。哀婉悲壯的梁祝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千古絕唱。千百年來在烈焰中熬煎,在血液中流淌。梁祝傳說成了忠貞愛情的代表。然而,他們最終被封建禮教拆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會比對美的摧殘更令人扼腕?你可以摧殘美,卻無法毀滅美。陰陽之界又怎能阻礙他們並行的腳步?

也許今天,不是每一個現代人都能擁有一段刻骨銘心,浪漫美滿的愛情,但是隻要曾經深深地哭過痛過,曾經深深地感動過已經足夠。因為從那以後世界上就有一對中國的蝴蝶飛舞在天地之間。

永 恆 的 微 笑

似風,捎來恬淡寧靜,拂醒了人們迷亂的心靈;似霧,籠著神秘的羞怯,遮掩了你我飄渺的遐思;似那炫目驕陽,盡管那並不強烈卻蓄著十分的熱力;似那含蓄的鉤月,雖然看似脆弱卻透著隱隱的柔韌。

那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世上最明白易懂而又最深遠難測,最易讓人呼吸凝滯而又最易引發人們翩翩遐思的微笑。是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永無標準的答案。

一個稚氣的孩子看著她,晶亮的黑眸寫滿迷惑:“這位阿姨隻是奇怪地扯動著嘴角。”他的母親,一位端庄的少婦,秀麗的臉龐隱著一絲激動:“她一定想起了她親愛的丈夫。”

旁邊的一位年輕小姐,玉蘭般光潔的面頰上浮起兩朵紅雲:“她是如此嫻雅,淑女就應該像她一樣。”

架著黑邊眼鏡的學者,煞有介事地為旁人作介紹:“她隻是聽到了自己心儀的樂曲才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一位飄泊已久的浪子走近,抬起他疲倦的眼睛,被歲月刻滿滄桑的臉上漸漸展開了笑靨:“她的笑就像我母親的那樣,帶著家鄉的柔情。”

修女露出了藏匿在緊密黑袍後的***,虔誠地握緊手中的十字架:“她的笑像瑪麗亞般聖潔,阿門!”

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小職員仔細地看過後,早已呆滯的眼神散發了些許神採:“她使我心靈如被洗滌濾過般寧靜。”

衣著前衛的小伙,聽完狂躁的搖滾,觀賞過奇異的抽象畫,最後看到了這份古典,由衷地說了一句:“雖然我不解她的含義,但我讀懂了她的美麗。”

……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欣賞者,就有一千個蒙娜麗莎的微笑。

我,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在畫中,在夢中,在我的心中。我曾經不解,曾經武斷地認為她的魅力在于詮釋達·芬奇對面部肌肉活動的潛心鑽研及藝術大師的敏銳與才華。

現在,我懂了,她的魅力在于永恆。

聽 蛙 聲 一 片

經常往來于鋼筋混凝土的樓群中,穿梭在刺耳的金屬碰撞和摩擦聲裏,心中逐漸濡染了灰色的文明——單調、冷漠和孤獨。夜夢中的蛙鳴,點擊出老家平靜水面上的漣漪。

賞蛙聲,平心境。

老家,出門能見河,轉彎就坑。每至盛夏,暴雨初歇,河水盈岸,珠滾荷葉。蛙聲順水飄蕩,夾帶著兩岸的豆葉香。我常坐在岸邊,靜心地欣賞這闋自然樂章。清而不尖,脆而不短。由低到高,由緩到急,猶如阿麼釀製的小米酒。直到母親那悠長的“吃飯嘍——”才驚醒沉醉于蛙聲的我。

那蛙聲——清新、樸實。

裊裊炊煙驚羞了夕陽,習習涼風吹斷了躁人的蟬叫。沒電的農村,窗台上的煤油燈亮了,蛙聲響了。我躺在開滿紫色扁豆花的籬笆下的老碾盤上,細心聽著自然的心跳聲。那蛙聲時而獨亢高歌,時而齊吟眾唱;東低西高,前應後合,就像幕後演奏的音樂。庄稼人用蒲扇扇來了稻花香,用煙袋鍋點亮了星星。突然煤油燈深處響起了嗩吶聲,喔,明天二柱哥娶媳婦……

那蛙聲——真摯、平和。

兒時,一提起玩,說去就去。興盡路迷,太陽依然拉下了臉。隻剩下我們傻乎乎地站在那兒,一支手提著用荷葉兜著的兩眼靠尾巴的魚,一支手攥著剛掉光蓮花瓣的蓮花。天黑了,蛙聲此起彼伏。蛙聲、哭鼻子聲連成一片。直到看見遠處那熟悉的燈籠,“娘——”跑著迎過去。回家的路上,那歡快的蛙聲就像伙伴調皮的嘲笑聲。臉一紅,罵到:“去,討厭鬼!”接著傳來一陣驚慌失措的“撲通,撲通”的跳水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