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中作文 國中優秀作文

堅忍作文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7.8級大地震。瞬間,所有大地震所在的地方全部倒塌了。眾多人被掩埋在廢墟中,但還有許多人被求助。

地震無情,人有情。

在我們不斷的挖掘不斷的求助,死亡,傷亡不斷的增加。我們沒有放棄沒有哭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還活著,一定活著!

不想看到他們死去的面貌,但誰又怎能不看呢?我們的愛在以前都會留給他們,但現在又要留給誰呢?地震奪走了我們的生命但奪不走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

為了紀念四川,汶川,死去的人民我們中國把每年的5月19到5月21日三天為全國追悼日。

5月19到5月21日無數人的低頭哀悼,無數的落淚,無數的思念,在我們心中縈繞!我們雖然不能搬離壓在他們身上的磚石,但我們可以給他們最深的祝福!!

再小的祝福乘以13億變得空前強大,在大的災難除以13億,變得可以承擔!

讓我們為他們追悼!

孩子要堅強。

同胞們要堅強。

一定要堅強,挺過去就會好了。聽說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嗎?

我非常感動。我每天看電視都會以淚流滿面告終.有一個故事是非常寧人感動的.

地震那天,有一位母親正在家抱這她可愛的寶寶看電視,突然大地猛烈的顫動.這位母親抱起孩子就走可是剛走到一半,樓塌了這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孩子,可這位母親卻被石板壓住了.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息時她拿出了手機,寫了一條簡訊.當官兵們把孩子救出來時無意間按動了手機上的鍵,手機亮了,螢幕上現出了一段話"孩子如果你能活下來,記住媽媽是愛你的."頓時官兵們淚流滿面,被這位母親的行為所感動.為這位孩子活下而感到高興.

這就是愛,這就是母愛.這就是母愛的偉大.

愛是可以傳遞的.

大家一定要堅強,一定要挺過去.

日志正文

作文點評:堅忍

分類: 作文點評 XX-05-12 10:17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理之于人生,時時相隨,事事蘊含,處處顯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濫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順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堅持“行方”原則,具有潤滑功能的“行圓”策略就可拋棄?

“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會是“失敗之母”?

人生,需要我們認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與才、苦與樂、美與醜、愚與智,榮與辱……

根據材料的提示,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以“走出哲理的誤區”為話題,自選一個角度,寫—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可記敘經歷、發表議論、抒發情感等。⑧不少于800字。

[網友習作]

堅 忍

欣欣(XX-05-10 11:27:52)

堅忍,是一個很有份量的詞,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詞.每一次我是謹慎而虔誠地寫下這兩個字。我認為,它代表一種生命所不能承受的(極致的)重量。

堅忍,象征著勝利者從前的姿態。看著一隻蟄伏在繭中蠢蠢欲動的幼蝶,你是否會意識到不遠的春天天空將多出一抹靈動的色彩;看著一個窮困潦倒,苦心經營作品的窮酸文人,你是否知道一部驚艷兩百年的《紅摟(樓)夢》即將誕生;看著一個臥薪嘗膽、甘為人奴的失敗者,你是否能想象二十年後三千越軍北上中原,氣吞萬裏的凌厲……堅忍者們的沉默是火山爆發前的沉默,堅忍者們的低調是暴風雨來臨前的低調,他們用堅忍成就了他們的事業,堅忍是勝利的另一種姿態。

堅忍,是一種直面人生的勇氣。宮刑對一個士大夫意味著什麽,它可以粉碎一個“紉秋蘭以為佩”的文人的一切,包括理想和人格。士可殺不可辱,選自玉碎是一種勇氣,選擇堅忍的生活更是一種勇氣。一個偉大的靈魂是不會被現實打倒的,相對于他章(彪)炳千秋的著作,司馬遷直面人生的勇氣和傲對千古的沛然之氣,更被人們所看重。

堅忍,更是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破繭的蝴蝶、垂名(?)的曹雪芹、稱霸的勾踐,他們都是生活中的成功者,但並不是每一個堅忍的人都會成功,成功者的榮耀背後寫滿了無數失敗者的哀怨。但是,當青史成灰、塵埃落定時,成功者與失敗者有什麽區別呢?隻要他們都奮鬥過,忍受過,他們就無愧天地你我,他們都是生活的贏家。有一種什麽東西比輝煌的成就、比直面人生的勇氣更有份量?那就是西西弗斯看著石頭從山上一次次滾下來的笑容,這才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這才是真正的堅忍。西西弗斯的笑容並不是勇氣,勇氣是一個(種)在失敗時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而西西弗斯的笑容是一種無視失敗無視命運的態度。面對不可能成功的事業,面對不可能終止的磨難,從上古到今天,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再一次將滾下的石頭推上山。正如魯迅所說,西西弗斯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希臘眾神、對命運的藐視。推石上山本身是無意義的,但它見證了西西弗斯奮力拼搏的姿態,它代表了一隻困獸企圖沖破樊籠的願望,這就足夠了,西西弗斯的人生因此有了意義。西西弗斯才是生活中永不倒下的王者。

我們不一定能做到西西弗斯的堅忍,但一定要敬畏這種堅忍。奧林匹斯山上的西西弗斯是一展不滅的旗幟。

[線上點評]

話題作文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材料+提示語+話題+要求。其中,“話題”是中心,是審題重心,“材料”主要用來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提示和說明作用。

“哲理”在《現代漢語詞典》裏解釋為“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相當抽象,不過,當我們對話題理解有難度時,則可以通過材料來開啟思路。本話題的任何一種提示都可以作為文章闡述的中心,例如,“勿施”和“濫施”、“逆境”和“順境”、“行方”和“行圓”……“走出其誤區”即要求我們對以上信息在生活中的定勢看法重新認識質疑,但本文沒有取其材料,而是另取“堅忍”闡述。“堅忍”在《現代漢語詞典》裏解釋為:(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而不動搖。它僅是一個褒義詞,體現不出“哲理”的意思;本文還從三個方面肯定堅忍,還是生活的固有思維,無法體現“走出誤區”,因此,本文離題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