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中作文 國中優秀作文

不同角度看問題作文

你或許知道這道題有多種解法,但你知不知道一個問題會有多種答案。何以得到這多種答案?那就是——多種角度看問題。

現在的e-mail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好評——方便、快捷、安全、省錢……遠方的朋友也建議與我用e-mail聯系,而我一再拒絕,仍保持著那最普通的方式:寫信。原因很簡單:信可以給我一種是實實在在的感覺,朋友似乎就在我身邊,而e-mail不能;信可以讓我看到朋友的字跡,就像看到了他,而e-mail不能。 或許你會說用qq、msn、電話更好!可是,一樣的,它們無法儲存,而信可以做到。信可以用手將它收起,把它拿出,隨時的讀。現代的通信手段可以做到嗎?當然,現代手段有它的優點,否則怎能普遍?我也不是不接受。這便是就通信手段來看,看到了它的利與弊,也就不至于讓我們盲從于現代潮流,同時也不落後于它,更為客觀的對待它。

記得那次的電話,國小好友告訴我,五年級畢業那年之所以會受到冷遇、另視,是因為一個女生的挑撥。當時聽到這些,嘴上雖說什麽一切過去,我不想再提,什麽沒關系,似乎心平氣和,可是心裏的憤怒卻如海嘯般涌起。但當我放下電話時,憤怒也隨之放下了。仔細一想:或許這位“好友”也是聽說的,或就是她幹的,再或是因為其他的什麽原因,畢竟我沒有親耳聽到。各種可能都是有的。這種多方面考慮問題的方式,讓我不再有怨氣,讓我真正的心平氣和。也讓我在那以後學會考慮事情要全面。讓我一下子學會了思考。

一日在外上英語課,老師出了一道造句題,我運用了與答案不同的結構,當然我所用的也符合題意、文法。可老師應說我不應該用與答案不同的結構,說什麽出題者考的就是這種句式。可是我是不服氣!現在有很多題都是“答案不唯一”。再說,我為何一定要和出題者心思一致?我又怎能知道出題者心思?我用的那裏錯了?都一樣了,難道不乏味嗎?我隻是出于不同的思想的出不同的答案而已!試問:如果發現者、發明者都墨守成規,那麽社會怎麽可能會進步?我不想想象也不敢想象,一個人人思想角度相同的社會,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用不同角度看問題,這在我們學生中也很重要。你和朋友吵了架,站在你的角度你會認為朋友錯了,站在朋友角度看過嗎?你是不是也有錯?再者你是否站在旁人的角度看待此事?你們之間有沒有什麽誤會?這種方法,會幫助你化解你和朋友之間的隔閡。

客觀的、公正的、多視角的去看待問題,多想想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是否有多種原因、變化、結局。都全面地考慮到了嗎?如果考慮到了,那你再不會隨波逐流,不會沖動的做一些不理智的舉動,不會隔絕另一種想法,會更好的解決問題。

去吧!用你細密的心去發現那多種的答案!那不再極端、片面的答案!

林兄弟收集了很多民間傳說,以為能找到它與人文歷史的關系,可是事與願違。由于沒能找到確實的證據,他們隻得作罷,把它閒置起來。誰能想到,他們的一個朋友卻從這些傳說中看到了文學價值,把它出版發行,定名為《格林童話》。真是揮手說“變”,就把它變成全世界最優秀的童話故事而流傳至今。

有人說這真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可是我想再問一句:“旁觀者”為什麽清?“當局者”為什麽迷呢?

很顯然,這跟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有關,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觀察事物的角度自然就不同了。關鍵還在于觀察的角度。

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想趁著亂世做一番事業。為此,他出入生死,中原逐鹿,要和群雄一決高下,雖身經百戰,但結果又能如何?還不是腳無立錐之地,被人趕得到處跑。後來他找到了諸葛亮。諸葛亮為他分析了天下情勢,指出:曹操已佔中原,得了天時,不可爭鋒;江東孫權已歷三世,且有長江天險,已得地利,亦不可爭鋒;可爭鋒之處,唯有荊州和巴蜀……

真可謂:“未出茅廬天下三分。”但是,你說這是因為諸葛亮是個“旁觀者”,才具有這種眼光呢,還是說他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天下的大勢呢?我想答案應該是後者。

隻要能換角度,即使是“當局者”也一樣可以糾正偏差,拿出更多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誰都知道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國兩製”的構想,而正是這一構想打消了港澳人民的顧慮,奠定了兩地回歸後持續繁榮的基礎。隨著這一構想的實施,兩地順利回歸了,這就更為將來台灣的和平統一做出了樣榜。

試想如果不是小平同志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祖國統一的新思路,而是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製來搞大一統,那麽兩地的回歸,將會遇到多少阻力,產生多少問題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隻要能換個角度來看就會出彩,就會柳暗花明。想想大禹治水,想想曹沖稱象,想想司馬光砸缸,如果不是他們換個角度來思考,能解決問題嗎?

既然這樣,那麽,遇到問題,就千萬不敢把這個“換”字忘掉。否則,你隻能一條胡同走到底,吊死在一棵樹上,那真是會死得很難看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