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英語作文 考研英語作文

“自主學習,分組訓練”語言實驗教材編寫的嘗試_英語教學論文,“

“自主學習,分組訓練”語言實驗教材編寫的嘗試

語言實驗室的陸續引進,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良好的技術設施和語言環境,但是,由于認識不足,這些年來,在外語教學的一般實踐中,語言實驗室的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常常見到的是語言實驗課仍然照搬普通課堂的做法,即採用同一教材、同一進度、同一要求和統一訓練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同在普通課堂相比沒有多大變化。長此下去,基礎好的沉重“吃不飽”,不能自主提高。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一旦對學習失去信心,掉隊也就成了必然結果。為了探討改變這種狀況,從1993年開始我們在滌綸廠子弟中學進行了“自主學習、分組訓練”語言實驗室教學方法改革的實驗。我與任課教師負責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自主學習,分組訓練”的教學方法是依據語言實驗室多信道的傳遞功能而將群體教學與個別學習組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方示,即:學生按不同層次分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學習,並分別接受教師指導與訓練。

實驗證明,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上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解決。它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媒體,學習語言形成能力的活動是教學的基本活動。學生由以往的被動聽講,坐等結論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使教學過程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相應的變化。它反映了一種新的教學結構關系。這種方法能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能在同一時間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課前,教師將準備好的錄音教材發給學生每人一盒,學習內容可以自選,方法可以自定。每個學生都有了充分掌握信息源的機會,能按自己的程度和需求進行必要的重復、跳躍和停頓,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該教材經過一年時間的試用,實驗班學生的聽說能力到初二期末,同期平行班級比較有了顯著提高。

從實驗班A、B兩組聽力測試差異對照統計結果看,對難度大的試題,A、B兩組差異很顯著,這表明A組比B組進步更大,實現了優生更優的目標。由于學生聽說領先,促進了讀寫能力的提高,使實驗班外語教學的整體水準從初一時全學年排第三名,到初二期末,躍居全年級第一,從測試資料看,實驗班差生率比初一時降低了10.4%,從而減少了差生掉隊現象。該教材還被評為第四屆電教年會優秀電教教材二等獎。

“自主學習,分組訓練”的教學方法,關鍵是要有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材。根據實驗的要求,我們嘗試編製出一套適合普通中學初二學年使用的英語實驗教材(包括文字和錄音兩部分)。這套實驗教材是按國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新編通用英語教學內容,以單元基本知識為主,附加適當的聽、說材料編製而成的。它從設計到內容的選編都是緊緊圍繞著課題研究需要的。其特點為:(1)針對性強。A、B兩組教材內容難易不同,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要。(2)符合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化難為易適應學生自學。(3)註重趣味性。內容巾近學生生活,依據年齡心理特點,力求生動有趣。(4)練習的形式多樣化。聽說寫導向明確,啓發性強,為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留有充分餘地。實驗教材怎樣才能適應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呢?下面僅就這點談談在設計教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不同水準,分別設計和選編學習內容。

實驗學校的語言實驗設施檔次一般,隻能容兩組信息同時播放。所以,我們設計的教材也隻能是有A、B兩組不同程度的教材。因為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都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和。因此,實驗教材的設計和編製也符合這一規律,才能適合自主學習的需要,為學生所接受。比如:A組學生基礎好,教材的聽力部分就主要選一些輔助的原版英語聽力材料。從聽單詞辨音開始,由學生聽過一個單詞或片語後,在四項選擇中找出所聽的單詞和片語,這項練習主要是訓練學生對單詞的反應能力,接著是聽句子理解,要求根據聽到的句子在四項選擇中找出與其意義最相近的一個。這裏不光是要求聽懂,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判斷能力。這兩項練習程度較淺,分量不多,屬于一般程度,A組學生都能完成。在此基礎上,過渡到聽對話理解。這部分內容較前兩部分深,分量也多,適應A組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屬于中等程度,最後是聽短文回答問題,這部分內容範圍較寬、程度較深,還有一些生詞,而且給出的問題需要理解全文後才能答出,這部分內容屬于提高部分,A組有一半學生能守成,隨著聽力形式的變化和信息量的不斷加大,使學生從開始的適應逐漸發展到對信息的分析、理解、吸收以至形成能力。內容的編排既照顧了大多數學生,又能使好學生學得更深一步,促進了實現優生更優的目標。B組學生基礎較差,教材主要圍繞著課本的基礎知識,進行大量的聽、說、寫的練習。如:聽寫本單元生詞和片語;用本單元的基本句型進行問答練習和聽課文錄音填空等。通過反復模仿、操練,使學生能把握住基本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還選擇了部分A組的聽力材料供程度稍高些的學生選做。這樣,使B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感到學習壓力大,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跟上進度,完成大納要求,減少掉隊現象。

二、對于抽象難懂的知識,盡量提供可感知的形象材料,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推動學生的認識由感性向理性過渡。

學生認識活動是以感知為基礎的。生動直觀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學生接受。能使學生從事物現象中找出規律,形成正確的概念,進而轉化為能力。實驗教材就是依據這一原則進行設計的。比如:通用教材每單元的“Checkpoint”,大都是歸納總結本單元的基本文法知識和習慣用語,是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部分。因此,實驗教材每課時最後部分看圖說話中的插圖就是為了解決這些重點、難點而設計的。象第二冊二單元主要是介紹行為動詞一般現在時的用法,學生在學習第一冊時,已經初步接觸到這一內容,但印象不深,很容易與剛學過和動詞現在進行進態混淆在一起。為了幫助學生區分這兩種時態並掌握一般現在時的用法,這課插則根據動詞一般現在時的特點,描繪了一個男孩從早到晚一天的學習生活。學生從觀察中可發現,畫片展現的情景都是男孩每天發生的一些習慣性、經常性的動作,並非是現在進行時所表示的正在發生或進行的事情,很明顯地區別于現在進行時的用法。于是,學生可以形成正確的概念,是用動詞一般現在時來表述這些經常或習慣性的動作。插圖形象生動直觀,把抽象不易理解的文法知識。通過畫面再現出來,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推動了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

三、註意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發揮學生的學習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按贊可夫的觀點來說,非智力因素是學生發展的基礎之一。能否學好外語,學生的興趣、動機、意志更是決定的因素。實驗教材設計時,盡最大努力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創造歡樂和諧的氣氛。經如:教材的第一部分聽歌填詞,這是該課的導入階段,配以優美的樂曲旋律,去吸引學生的註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開始學習。兩組聽歌內容一樣,但所填辭彙難易不同,A組較難于B組,又如:教材最後一部分看圖說話,插圖創設的情景生動、直觀地再現了通用教材的單元基本內容知識,象第二冊16單元The Seasonsof the year.就是根據哈爾濱四季變化的特點來設計畫面的。如:春天開江時的松花江;夏天美麗的太陽島;秋天松花江畔的長廊和滿地的落葉;冬天厚厚的積雪和掃雪的人們以及滑冰、打爬犁的孩子們等。使學生感到創設的情景非常親切熟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興趣和想象力,促進了學生觀察和思考,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所學的知識熟練地運用到語言實踐中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部分訓練內容A、B組相同,但要求不同,B組可選做。

四、聽說訓練的形式多樣化,使學生能夠保持積極學習的心理。

實驗教材的設計主要是以聽說訓練為主,再配有適當寫的內容。在聽說訓練裏,聽力又佔主要部分。這樣,如果在一定時間裏,一味地單項聽力訓練,勢必使學生感互疲勞,產生乏味、厭倦的消極心理。如果學習內容善于變化,則可喚起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減少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恰當地安排好聽、說、寫、各個環節的內容,動、靜結合,是很有必要的。如:實驗教材內容是這樣設計的:同時,A、B兩組教學內容的操練部分要協調好,避免學生之間互相幹擾,影響自主學習效果。

A組 B組

一、聽歌填詞 一、聽歌填詞

二、聽單詞辨音 二、聽寫本單元生詞和片語聽句子理解

三、聽與練(inpairs) 三、用所給句型進行問管練習(inpairs)(本單元基本句型)

四、聽對話選擇 四、聽句子理解聽對話選擇(選答)

五、聽短文回答問題(選答) 五、聽課文錄音填空或單元聽力訓練(教參)

六、看圖說話 六、看圖說話

總之,“自主學習,分組訓練”語言實驗教材經過一年來的試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于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和總結,進一步地完善提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