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人 古代詩人

木心先生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鄉烏鎮東柵。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筆名木心。畢業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82年定居紐約。2011年12月21日3時逝世于故鄉烏鎮,享年84歲。

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在台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2014年2月14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溫故》第二輯紀念專號,首次發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燈(序)》。

早期作品

論文:《哈姆雷特泛論》、《伊卡洛斯詮註》、《奧菲斯精義》、《伽米克裏斯兄弟們》(九篇集)

小說:《臨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險房屋》、《石佛》、《克裏米雅之行》、《伐哀爾獨唱音樂會》、《羅爾和羅阿》、《木筏上的小屋》

詩:《如煙之姿》(長詩)、《非商籟體的十四行詩》(100首集)、《蛋白質論》(短詩集)、《十字架之半》(短詩集)

劇本:《進來吧,主角》

舊體詩詞:《玉山贏寒樓燼餘錄》

木心先生的第一部嚴肅著作是長篇論文《哈姆雷特泛論》,是1949年22歲時完成的。那篇論文,以及他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寫的許多文章、長短篇小說和詩歌都從來沒有發表。這些裝訂成20大冊的手稿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沒收銷毀,讀到過它們的人不足十個。以上是這些被銷毀作品的清單,仍能使我們一睹作者“百科全書”式的眼界。

單中所列作品數量之浩瀚、文學形式之多樣都令人贊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它是木心浸研其中的“茅盾圖書館”的內化成果和縮微寫照。和“茅盾圖書館”的被毀一樣,這些作品的毀滅是同樣的徹底而野蠻,同樣是一場大屠殺,但是沒有留下被害人的痕跡。木心不得不一切從頭再來,而這一次他是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的:一個防空洞改成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單獨監禁的地牢。我們能夠看到的、在1970—1973年期間所寫的132頁的《獄中筆記》,是木心為了保持自己作家身份所做的生死拼搏的見證。難以想象的是,在那種嚴酷、被監視的條件下,他居然能在輕薄如蟬翼的紙頁正反面一共寫下了65萬字,層層疊疊的蠅頭小楷幾乎無法辨認(如下圖)。在我看來,隻有一個真正作家的自我責任感才能解釋這些文稿的創作,因為除了可能給他帶來更加嚴厲的懲罰之外,這些文字可以說是沒有什麽用處。但是在木心看來,他是在“完成一個天賦的任務:保護和照顧好葡萄藤”,猶如《聖經》所說:“吾為真葡萄藤,吾父乃葡萄栽培人,吾不結果之枝皆被吾父截去,結果之枝吾父則精心修之,以期結出更多果子。”(《約翰福音》第15章)

美術作品

《塔中之塔》

從技法上看我們又很難將之稱其為國畫,因為木心先生很少單純地使用筆墨而是將中國傳統與西方當代藝術中的多種繪製技巧融為一體,以創造出他想象中的風景,而這風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頓。與這批風景一同展出的還有木心先生寫于獄中的詩文雜記,這裏面完全沒有對時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間的對話:托爾斯泰、萊奧那多、沃爾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納。

木心先生將2008年的畫作展覽命名“塔中之塔”,一個是生活中囚禁他的“雷峰塔”,一個是他內心營造的“象牙塔”。正如巫鴻所說,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並不是對現實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華。

“你們看畫,我看你們的眼睛。”木心曾對前來觀看畫集的訪問者說。評說木心的繪畫便不免有點惶恐,因為他在天上洞徹地看著我們的眼睛,是否聰明,是否誠實。

木心傳世的繪畫,能看到的不多。我手頭有三種他的畫集,第一種是《The Art of Mu Xin: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rison Notes》,收入了美國耶魯大學博物館收藏的33幅作品,據木心說半數創作于“文革”浩劫中;第二種是《Mu Xin Landscapes of The Mind》,收入4幅作品,均標明畫于1979年;第三種是《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Art of Mu Xin》,收入40幅作品,為2002年至2003年創作,彼時旅居紐約。感謝美國收藏家郭萊德(Frederick Gordon)先生,他讓我在上海看到了木心繪畫的一件長幅原作。 

所有以上繪畫,全部是中國水墨,對象一律是自然山水。無論在文章中還是在訪談中,木心毫不掩飾對中國山水和中國水墨的喜愛,盡管他早年在上海美專和杭州藝專是學西畫出身。初看他的水墨繪畫,令人耳目一新。這不是流俗的套話,他採用的是宣紙、毛筆、墨色,但基本上全無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筆觸,構圖的視角則完全是西畫的方式。他的畫風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以具象為審物表意的主要依托。

木心先生博才多藝,有各種途徑可以抒發胸臆,詩、散文、小說、文論、戲劇、音樂皆擅,繪畫隻是其中之一,也是他初入藝術創造之門首先掌握的一門專業,但他相當看重自己的畫家身份,對哈佛大學東方學術史教授羅森菲奧所說“這是我理想中的中國畫” 頗為得意,繪畫在他全部的藝術成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