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中作文 國中寫作素材

給留守兒童的一封信

  開啟網頁新聞,迎面而來的標題是“14歲留守姐姐殺死9歲妹妹 稱‘就挖你們的心頭肉’”,想像馬上把我帶入血淋淋、冷酷無情的場景,我不忍在這裏重述新聞中的描述。留守兒童的童年成長可以說是一段創傷的經歷,他們就像離開媽媽的小蝌蚪。“嬰兒和幼兒應當具備和母親(或者母親的永久性潛代者)保持溫暖的、親密的,以及持續的關系體驗,在這個關系中雙方都能找到滿足感和愉悅感”(Bowlby)。14歲的姐姐在成長中得不到父母的愛與被愛,這對她來說是很痛苦的。為了減輕依戀關系的缺失,找到存活下來的方式,也許她在內心告訴自己:有生命的人與沒生命的物品幾乎是一樣的,也許這樣可以幫助她隔離自己的感受,同時也不用顧及他人的感受。大家可以通過很多心理學的書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在小時候沒能力得到或沒機會得到愛與被愛,並不意味著長大成人後沒法感受到愛這個話題。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成年後有了自己的能力,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閱讀、思考、成長沙龍、求助于心理咨詢等。我們都知道即使與媽媽分離,小蝌蚪在大自然中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克服重重困難茁壯成長。

以下是一位曾經的留守兒童寫的一封信,她現在在工作中是一位優秀的員工、在生活中是一位得到愛與被愛的人,很受大家的喜愛。

    “姥姥,為什麽媽媽上廁所那麽久還不回來。”天差不多黑了,我賴在門外不進屋,早上媽媽出門告訴我出去上個洗手間就回來。這是我童年最久遠的記憶了。那之後,我便開始了長久的留守兒童的生活。

    爸爸媽媽常年不在身邊,與弟弟妹妹一起跟阿公阿麼生活著。因為爸媽不在身邊,我們過得比尋常人要辛苦些,別的小朋友會欺負我們,說我們沒爸媽教,沒教養。課間放學常被追著到處躲,躲不及便會挨打。有時候甚至會被追至家門口,關上門,才會有些許安全感。爺爺阿麼的孫子孫女比較多,還要顧農活,沒有足夠的精力註意到我們的每一件事。我們也盡量不把學校裏的事帶回家去,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不能困擾到他們,于是慢慢的都隻報喜不報憂。如果看這封信的你也是一位留守兒童的話,請放下顧忌,相信自己作為父母的孩子、一個寶貴的生命,是值得被愛、被關註的。

話雖如此,現在我偶爾想起以前的事,想得深了,還是會一陣的難受,如果爸爸媽媽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或者等我們懂事了再外出工作,我們的童年應該會幸福很多吧,功課遇到難題了,他們可以在旁指導,被人欺負了,可以不覺得那麽驚慌失措,因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有他們在就不會害怕。受到老師表揚了,可以興奮討要獎賞,而不必等到過年,甚至更久才能告訴他們,那時本來是想討取獎賞的籌碼早就沒有了當初的興奮感和幸福感,而變成了我在學校過得蠻好,不用擔心的安慰。

這樣的要求對于我們很多留守兒童來說其實是很奢侈的,因為如果不外出打工,連基本的生活都是難以保障的,更何況還要供我們幾個孩子上學。在家裏的都是家底比較殷實,可以有小錢做些小生意的。所以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在我們家鄉還是有一部分人,與我同齡同班的都有好幾個,不過他們的情況會好一些,因為至少他們不會在開學好多天因為沒有交齊學費而沒有課本。

    外出打工掙錢實屬無奈,但現在經濟逐日變好,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可以做很多很多,因為電話普及了,還有網路,可以經常影片和通話。因為並不是一定要面對面,有聲音,有圖像都會比什麽都沒有好很多。以前我們幾個會因為接到了爸爸媽媽打到村裏小賣店的電話而高興好幾天。接電話的時候,總是話很多,講又考了好成績,幫忙阿公阿麼做家務,挑水澆菜,總是想把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描述給他們,因為那些都是希望他們也參與其中的生活。

    留守兒童的日子現在想想甚至剛剛在寫下的時候還是會難過,覺得錯過很多與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的時間。但不可否認的,留守兒童的日子深深影響了我,讓我變成了現在的我。雖然沒有很大的成就,但我喜歡現在的我,任何人拿任何的人生與我交換,我都不願與其交換。

小時候被經常追趕練就了健康的我,上了國中,高中,到大學,我的體育課從來不需要擔心,考試的時候總是能拿到出彩的成績。現在我總對當時欺負我的小伙伴說,謝謝,然後要他們請我吃飯,他們熱情和不好意思的表情很可愛。因為受過別人不太一樣的同情,我能同理別人,並不覺得別人需要同情,如果可以,我習慣祝福我們大家祈禱安好多過于同情。因為爸爸媽媽時常不在身邊,所以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做主,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照顧好自己,現在的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知道如何照顧好自己不至于給身邊的人帶來煩擾。因為時常等好久好久才能跟爸爸媽媽炫耀我的好成績和討獎賞,學會延遲滿足,並學會等待。也因為常常好長時間,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所以我格外的珍惜現在能在一起的時間,常常找機會回家看看。也因此更珍惜在身邊的人和事,享受放下的每一個時間。

現在的我不急不躁,盡力做好每一件事,顧好自己;留守兒童的日子讓我學會了獨處及與內在的自己對話,因此現在的我做事情不會輕易受他人的困擾與影響;我能很明確知道自己的需求,我會按自己的步子與節奏慢慢走,來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不殷羨別人,因為確信自己想要的也會到來,那樣的生活才適合自己。我不埋怨那段留守兒童的生活,恰恰相反,我感恩有過這樣的經歷,讓我與別人並不一樣,最終也沒有不一樣。

現在的我跟爸爸媽媽的關系都很好,是家人,有來自血緣溫熱和牽連。是朋友,他們會給我建議,但是讓我選擇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們常常聯絡,電話,QQ,微信,影片,偶爾寫寫關于他們的文章,然後邀請他們去評論,告訴他們這些互動和交流對我們很重要。他們常常很害羞,像個孩子一樣,笑得像朵花。

親愛的孩子們,如果你的爸爸媽媽也在外不能常常回家,你覺得疑惑,不用害怕我們與別人不一樣,因為我們收獲的並不會變少。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上蒼對我們一定有所眷顧。

後記:我們的這篇文章寫到中午,上面提到的那條新聞就已經從主頁拉下來了。也許大家認為這是經濟社會的普通現象不能吸引眼球,也許是怕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家庭產生情緒,也許大家覺得留守兒童的問題談了太多年,可以忽略了。其實我們身邊除了留守兒童以外,幼稚園全托的兒童、國小或國中寄宿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依戀問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