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小作文 國小作文素材

中秋節日記400字

篇一:難忘的中秋節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昨天下午寫完日記,我就去了好又多一趟,想看看超市(是怎麽迎接中秋佳節的)裏中秋節的情況。我走到商場入口時,隻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好不容易擠到了台階旁邊,我突然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月餅模型,上面刻著小孩子在搶吃月餅時的場景。許多顧客(見了這個模形)都圍在旁邊欣賞,似乎在贊嘆它的(美麗)精致。我顧不得慢慢地看這些,趕緊走上了台階。“喲,這可怎麽進去呀?擠死我了!”我左碰碰右撞撞,才好不容易地跟著人群擠了超市。果然不出我所料,商場真的大變樣了!以前,超市(隻賣些)用來促銷日用品、糖果之類的地方,現在改成賣“中秋用品”了!你瞧啊,哪個地方賣的商品不是關于中秋的?筆直走向前,就是賣月餅的地方了。 

中秋象征團團圓圓,過中秋肯定得買幾盒月餅嘗嘗。這不,那些叔叔阿姨們正圍著貨架高高興興地選購月餅呢!偏右的地方在賣燈籠、花燈。中秋佳節少了燈籠可不行,那可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喔。中秋還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一定要玩燈。大人們拉著小孩,選購他們喜愛的花燈,那些小孩一見花燈就可高興了,沒買單就提著玩起來了。 

我覺得今年的中秋過得沒什麽意義,媽媽不給我買花燈、燈籠,又沒帶我去哪兒玩。可晚上爸爸回來後給了我一個驚喜:好幾個漂亮的花燈和燈籠!我可高興了,剛吃完飯就和爸爸、弟弟去天台玩花燈、賞月。今天的月兒特別圓,真像一個大月餅。我和弟弟(坐在地上,)一邊看月亮,一邊玩著五顏六色的花燈,還不時隨著花燈的音樂跳起來,共同度過了這段美好的時光。 

今年的中秋節真難忘,要是每天都這樣那就好了。 

篇二:“仲秋”習俗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製,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民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篇三:月餅淵源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 中秋月餅 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隻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篇四:幸福快樂的節日——中秋 

又是中秋節了,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我真想知道今年中秋節的月亮到底有多圓多亮啊! 

可惜天公不作美,一整天雨淅淅瀝瀝下個沒完沒了,月亮也被層雲裹著,不肯現身。看著窗外黑漆漆的夜空,我很沮喪,媽媽看到我失望的樣子,對我說:“我給你講一些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啊!”我有點高興,回去在沙發上坐好。 

從媽媽的講述裏,我知道了關于中秋節的三個傳說,第一個是大家都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第二個大家也聽過吧——吳剛伐桂,第三個傳說,嘿嘿,不知道你們聽過沒有,反正我是第一次聽到的,那就是朱元璋和月餅起義的故事,原來當年朱元璋就是將起義的訊息藏在月餅裏,最後取得了勝利。想不到月餅還是個藏秘密的好地方啊,小朋友們,你們一定在吃月餅吧,可一定要仔細喔,說不定,一口就咬到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呢! 

媽媽還跟我講了古今各地過中秋節的習俗,比如:賞月、玩月、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對了,我下午還在電視裏看到雲南麗江的人們正在河中放蓮花燈,以此來慶祝中秋。 

最後媽媽還考了我,問我知道關于月亮的詩有哪些,我將李白的一首詩脫出而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念完後,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聽著這些故事,讀著那些美麗的詩句,雖然沒有看到月亮,我也覺得非常開心,因為中秋節又是一個團圓節,隻要家人都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沒有月亮,也一樣是一個幸福快樂的節日。 

篇五:快樂的中秋節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和我6:00就起床了。爸爸正在看太陽,爸爸他還指著遠處的燈說是太陽,我笑著說:“爸爸那是燈不是太陽,太陽還在雲霧哪。” 

上午,我在做作業。爸爸給我說:“你如果10分鍾做一頁,就可以得一塊金牌。”我做得飛快,還正確。最後我每一頁做得都得金牌,爸爸沒有什麽東西可獎勵給我的,就讓我自己說,我說:“要去麥當勞”爸爸帶我去了那裏,爸爸給我買了很多好吃的,有薯條、漢堡……。我吃了這個吃那個,吃得我滿嘴流油,高興極了。 

晚上,我們玩腦筋急轉彎。我開始出題了,請聽題:“小平每天做作業的時候,先要幹什麽?”媽媽回答說:“開啟本子”。我說:“對”我說:“請聽題‘什麽鬼最讓人喜愛?’”爸爸回答:“機靈鬼最讓人喜歡。我說:“對了”…… 

我們又猜謎語。爸爸說:“水中遊,山上跑,合在一起味道好。”我回答:“它是‘鮮’字”爸爸說:“對了”…… 

我在月光下長了知識。 

啊!今天可真快樂呀! 

篇六:中秋賞月 

今天是中秋節,吃過晚飯侯,我迅速地叫上爸爸、媽媽,搬來桌子和凳子,坐在陽台上,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一邊聊天賞月。 

夜靜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個美麗的大大的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鐮刀”了。它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柔皎潔的月光。一陣清風吹過,讓我感到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我問媽媽:“為什麽中秋節月亮這麽大呢?”媽媽說:“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聽完媽媽的話,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詩《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了一會兒,我看見月亮越來越高,首先是慢慢的往上爬,像一個膽小的小姑娘,接著,望望四周,“嗖”的一聲,就跳了上來。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帶著玉兔朝我笑呢。 

啊,中秋節多麽美啊!月亮多麽圓啊!月光多麽皎潔啊!我真希望月亮可以天天都是這麽圓,天天都是這麽皎潔的月光啊! 

篇七: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于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朵一朵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豐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葯,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裏為嫦娥搗葯…… 

我多想和吳剛去做伴,多想去慰問孤獨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麽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這麽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少年,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阿麼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阿麼來,我的眼睛就濕潤了,阿麼好像也在我們身旁和我們歡度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裏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台灣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篇八:中秋明月 

過中秋,在我國是一項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風俗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節,大家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吃月餅寓意成家人團聚的象征。 

說起月餅,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賞月吧!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 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時,形成了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賞月,你們一定都知道了,不過,“拜月”的故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呀?嘿嘿,讓我來給你解釋解釋吧。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的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就任命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說了這麽多,我都累了,讓我們一起賞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篇九:傳統節日——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像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台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仿佛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發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阿麼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葯”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阿麼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遊蕩…… 

篇十: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8年起為中秋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十一: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可是今年我們可沒有這麽幸運了,從早上起天空中就飄灑著蒙蒙細雨,天陰沉沉的。看來我們今天晚上無法看到那皎潔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們一家人圍成一桌吃著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著天,我和弟弟吃著圓圓的月餅,不時地望著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飯,我和姥爺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來到了漢江邊賞月。“出來了,出來了”我興奮地叫起來。月亮從雲層中露出頭半張臉,害羞得像個小姑娘。慢慢地,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像一個大玉盤,月亮猶如一個穿著白色紗裙的仙女,將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明月嵌在天幕上,從月光中我仿佛看見了嫦娥姐姐在孤單地哭泣,她雙手抱著玉免想念著自己的親人。這時,姥爺叫住了我,“快看那裏,好美呀!”原來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個水中月,江水倒映著周圍的燈光,再襯托著美麗的圓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詩一首:中秋賞月月兒圓,湖水映色月極鮮。悠悠長河似畫卷,我們一家共嬋娟。眾人一聽,連誇我說“不錯嘛,興致蠻高,還能作詩了。”我得意地笑了……多麽難忘的中秋夜啊! 

這個中秋節雖說有些遺憾,沒有見到嫦娥姐姐,但我過得同樣愉快,一家人其樂融融過節,團團圓圓吃飯才最重要。 

篇十二:中秋團圓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自古以來,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月亮,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詩人吟誦,被人們拜舞,人們一直對月亮充滿敬畏與幻想,認為月亮是團圓的象征。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語樂融融。中秋是吃月餅的時候,至于中秋吃月餅,是因為一個愛國的傳說。元朝時期,君主怕子民造反,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這十家還要供養一位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胡作非為,橫行霸道,人民叫苦連天,死的死,亡的亡,一位正義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在中秋月下,寫了許多“愛國正義,推翻王朝,一起連手,還我河山”的字條,夾在月餅裏,把月餅分送到人家,吃月餅時,看到字條,互相傳送,人們有了聯絡的信號,一起造反,推翻了腐敗的元朝。從此,中秋送月餅,吃月餅的習俗流傳到今,經久不衰。 中秋佳節,全家團圓,兒子兒媳都要回家與父母團聚,除了萬不得已,必須回家。全家一起吃月餅,代表以後的日子家道興旺,吉祥如意。也許一年之中,除春節外,中秋是唯一一個團圓的日子,有奔波在外的人,心中早被功利、名譽、金錢佔據,連這個日子也忘了,也許有浪跡天涯的遊子真的不能回家,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樣,“孝”就成了刻骨的傷痛,該是多麽大的遺憾呀!我相信,許多人在父母面前許下“孝”的宏願,滿懷憧憬的走了,他們相信自己有衣錦還鄉的一天,有盡孝的一日,但他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生命本身的不堪一擊,忘了“孝”字會一瞬間成為泡影。父母不需要我們長跪不起,不需要我們懺悔自己的無知,也許多陪父母一會兒,父母就知足,也許一杯熱茶,父母便寬心。生命的短暫,有幾時能盡孝?借中秋佳節,回家探親,盡微薄的孝心,如果此時都不團聚,那麽何時能彌補?那是多麽大的遺憾呀!在葡萄架下賞月,中秋這天的月亮特別圓,圓的毫無缺憾,圓的動人心扉,一輪金黃的月亮嵌在烏藍的夜空中,更顯得明亮,眾星捧月,圓圓的月亮好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想,中秋團圓就是由此而來。 

中伙吃飯時,沒有趕到家的人,必須要留出一個空位,放上他的衣服,以表對他的思念。李白曾詩雲: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時,我們在這裏過中秋,爸爸總是喜歡望著明月背這名詩,沒有與家人團聚,沒有共同賞月,且身在異鄉,隻得給遙遙那方土地打個電話,聽聽家人的聲音,這種刻骨銘心的酸楚,爸爸體會的更深。爸爸說,他上學時,中秋不能回家,他與別的同學在一起看月亮,想起擺著衣服的空位,總有種想哭的沖動,打個電話,這邊爸爸淚如海涌,媽,我要回家!晚上靜靜的躲在被窩,感到冷到骨子裏,一種莫名的害怕。爸爸說,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一個人不回家就感覺心裏空落落的。 

現在,隻要我們中秋回家,阿麼臉上那種驚訝的幸福我永遠忘不下。 

明月皎皎,寄托著我們的思念,遼遼中秋,團聚著我們的幸福,明月中秋能幾何?家人團聚知多少?這個團圓的日子,這個幸福的時刻,我們歡聚一堂。 

篇十三:中秋節的感想 

今天是中秋節,雖然天不遂人願,白天有一點陰冷,不似往昔那般的晴朗明鏡,但還是不能停止我對中秋節的喜愛。 

幸好,到了下午,太陽終于穿透了雲層的束縛。我希望時間過得快點,可是,總不能如我所願。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終于,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樓上賞著月亮,吃著月餅,多麽溫馨愜意啊!看著那圓圓而又皎潔的月亮,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和團團。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題目叫做《古朗月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月亮當做一個大圓盤,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飛在青雲上。白兔在搗葯,問給誰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說到這裏我不禁又想到了李白的另外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呀,祝願那些在外漂泊的天涯遊子們: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這一刻,那圓圓的月亮完全把我給吸引了,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我正幻想著,突然,不知是誰推了我一下,回頭一看,原來是媽媽。媽媽有點生氣地說:“早點回房間睡覺吧,天有點涼了。”我隻好對著天邊的月亮,依依不舍得揮手告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