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清明節

“清明上河圖”原來不止一幅

《清明上河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畫”,近千年來,身世成謎——雖然大家都認定它是張擇端的作品,但史上並無張擇端這個人的記載;“清明”是指清明節嗎?何謂“上河”?《清明上河圖》問世以來,歷經改朝換代,卻奇跡般地躲過烽火人禍,輾轉成為北京故宮至寶。

從沈陽到北京

在沈陽發現的《清明上河圖》,1953年1月在東北博物館開放對外展示。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清明上河圖》向一般民眾公開。同年10月,《清明上河圖》從沈陽運到北京。《人民日報》報道的標題是“陳列我國隋唐至明清的500件名畫”,同時報道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正式開館。報道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此次展覽最引人註目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及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前者是美麗的構圖及配置,描繪生活在農村及城市的人們,豐富的生活形態……

參加繪畫館開幕典禮的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朱德副主席、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報道中提到中國著名學者鄭振鐸說:“《清明上河圖》是現實主義的傑作,從郊外的村落到城市街道,陳列南北雜貨,生活百態,是一幅最棒的風俗畫。”此後,在中國評價《清明上河圖》時,經常使用“現實主義”的字眼。

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在中國歷史上,這也是首個現代博物館,把貴重的古董展示給民眾一飽眼福。但是因為日本侵略東北的情勢愈趨緊張,1933年故宮文物開始運往上海、南京,後來又運往的四川省。日本投降後,故宮文物幾乎回到南京,本應再運回北京之際,爆發了國共內戰,國民政府的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運了3000箱故宮文物到台灣,剩下的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回到北京。

新中國誕生後不久,1950年時故宮再度開放。但是實際上博物館內容是空的,展品的安排有困難。尤其不足的是書法和繪畫,這兩項在中國藝術上有著崇高地位。書畫中水準較佳的大半都被蔣介石帶到台灣去了,對北京故宮來說,充實書畫的收藏變成當務之急。

在這個情況下,沈陽發現的《清明上河圖》變成重要、醒目的展示品。之後每年慶祝新中國成立的國慶日時就拿出來展示,每次都吸引大批觀光客。

不過,從東北博物館接收到的《清明上河圖》,儲存狀態相當惡劣,在北京故宮內引起震驚。這也是無可厚非之事,從4XX年前明朝末期以來,這幅畫都不曾裝裱過,毀損狀況十分嚴重。

所謂的裝裱不是隻有裝框而已,在美術館而言是同時進行修復作業。北京故宮第一次為《清明上河圖》裝裱,于1973年進行。

故宮恢復正常營運是1971年。當時北京故宮的第一件任務就是要展開《清明上河圖》的修復作業。此後,有關《清明上河圖》並沒有發生什麽新聞,到了1994年,突然宣布把《清明上河圖》佚失的後半段成功修復回來,“《清明上河圖》恢復全貌”的新聞傳遍全中國。

依據當時的報道,遼寧省公安廳有位名叫羅東平的人物,自幼喜愛繪畫,在1985年出版的《中國書畫》雜志中讀了有關《清明上河圖》的介紹,腦中浮現一個想法,想親手把佚失的畫修補回來。

他利用公餘閒暇,花了5年的時間,參考《東京夢華錄》的敘述而完成。《清明上河圖》原長528釐米,羅東平的“完整版”達到1080釐米,幾乎是原來的兩倍。

關于增加的內容,羅東平本人說“現在的《清明上河圖》大致分為郊外、城的外部及城內等三部分。進一步把城內的剩餘部分、對面城的外部,加上郊外,這樣子形成完整的畫”。

中國知名鑒定家徐邦達將這個“完整版”帶回家3天,仔細慢慢鑒定的結果,認為“正確再現宋代當時的汴河景色,令人驚嘆,值得稱許”,大加贊賞。不過,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進入21世紀後,《清明上河圖》活躍的舞台更廣大。XX年于上海博物館展示,XX年為紀念遼寧省博物館的新館完成,從北京借過去展示。“事隔半世紀的衣錦還鄉”,轟動一時。XX年香港回歸10周年時,也到香港展覽。每一次進場看展的觀眾都破紀錄,在外面排隊等候五六個小時的人也成為熱門的話題。這些熱度更加鞏固了這幅畫代表中國的地位。這是近XX年的《清明上河圖》。

解開《清明上河圖》的歷史,深深感受到一個“文物在移動”的事實。特別是王朝的衰退、戰亂情勢等帶來的不安定,使得它的移動更有活力。光是有記錄的,就看到開封(北宋)、北京(元)、蘇州、杭州等江南地區(明)、北京(明)、廈門、(明)、北京(清)、長春(偽滿洲國)、沈陽、北京(現在)。在這背後所顯現的是藝術品和貨幣、金銀一樣變成可以搬運的“財”,而且在文化上比金錢更有價值。

50件《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一座迷宮。

這裏先以“張擇端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為前提來討論,否則這座迷宮真的會讓人困在裏面。

美術館收藏的繪畫,通常都被認定為具有一定價值的作品,以“清明上河圖”為題的作品在全世界達50件,另外也有100件的說法。

依據奈良大學名譽教授古原宏伸的調查,全世界確認有41件。此外,北京故宮相關人士參與編纂的《清明上河圖:珍藏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一書,揭示了50件的清單。古原教授的清單和這份清單,資料多少有些差異。

例如,古原教授的論文是這樣論述的:《清明上河圖》的現存遺品中,日本有18件,台北有13件,紐約有6件,倫敦有4件,芝加哥、洛杉磯、布拉格及北京等地各3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4件,總計41件,未來可能會再增加數件。

而依據《清明上河圖:珍藏版》的說法:中國大陸有10件、中國台灣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國有6件、歐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

北京故宮收藏的張擇端真跡,從9XX年前誕生到現在,出現各種各樣的復製本、仿本、偽本,描繪了各個時代的樣貌,《清明上河圖》像洪水一般襲擊全球的美術界。

復製本或仿本並非都是直接模仿張擇端的作品。張擇端的作品從宮廷流入民間,除了持有人以外,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是任何人都看不到的。但是在這段時間,仍有人持續畫出《清明上河圖》。

因為沒有真跡,就依照復製本描繪,或者靠想象來畫。復製本的復製本、再復製本……每一次的復製都會讓畫的一部分更為寫實,因此把明代、清代的要素也都融入進去。

畫卷的形式,以東西向的河流作為主體,描繪兩岸繁華的街景。比較誇張地說,隻要是符合這樣的條件,什麽樣的畫都可能冠上《清明上河圖》的名銜。

換言之,與其說《清明上河圖》是單一繪畫的名稱,不如把它想成這是一種繪畫的類別,更容易理解。

有這麽多以“清明上河圖”為題的作品,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與其他坊間的作品,在內容上的差異也很大。

《清明上河圖》大致可以區分為3大系統。第1個系統是張擇端的真跡。第2個系統是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畫的“仇英本”。仇英是明代畫美人畫的第一把交椅,也能畫風俗畫和山水畫,是一位全能畫家。第3個系統是清代宮廷畫家畫的“清院本”。

3大系統的《清明上河圖》,無論是古原教授的清單,或是北京故宮的清單,世界上擁有最多《清明上河圖》的不是中國大陸,也不是中國台灣,而是日本。

摘編自野島剛(日本)著《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張惠君譯,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