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冬至

冬至大如年,非吃餃子?嘿,我這暴脾氣,啪啪啪!

明天,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許多地方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數九寒天”開始,從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而餃子就是北方冬至飲食的代表。餃子說了,明天誰不吃餃子,她跟誰急!哈哈~~~

不過,話說回來,餃子好像是北方人的愛侶,並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愛吃餃子,跟小編一起看看還有哪些冬至美食吧!

海南代表物:甜丸

海南部分地區有冬至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要殺雞、宰鴨,全家族人都回來利用冬至團圓,聚在一塊吃團圓飯,團聚祭祖,很隆重,像過年一樣。而當日都有吃甜丸的習俗。湯圓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相傳因為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

台灣代表物:九層糕

在我國台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在冬至這天,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豬、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杭州代表物:年糕

一天三頓吃年糕在杭州可不是稀罕事。年糕是杭州人冬至的最愛,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肉絲、筍絲湯年糕。杭州人認為,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南粵客家代表物:蘿卜粄

冬至吃蘿卜粄是客家人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冬至來臨,家家都會用糯米和蘿卜絲等做成蘿卜粄,然後用香蕉葉墊住放在鍋裏蒸。蘿卜粄蒸熟後,客家人都會趁熱品嘗,而且要分給家裏的每個人吃,共慶豐收的日子。

廈門代表物:姜母鴨

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姜母鴨。一條街隻要有一攤賣姜母鴨的店,就整街飄香。姜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姜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姜母鴨。

寧夏代表物:冬至要吃“頭腦”(我們常說的羊肉湯粉)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浙江代表物:蕎麥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江南水鄉代表物:紅豆糯米飯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總結

北方吃餃子和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于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說是吃後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不會被凍掉耳朵。不過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法不一樣,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

江南吃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

小編結語:冬至不論南北,似乎都算的上是個大日子,這天總的來說都是要“驅寒”“團圓”。餃子君,可別太傲嬌了,到了南邊,你可就不吃香了,小編就不吃你這一套,喔啦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