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孔子家語

王言解第三

【原文】
孔子閒居,曾參侍①。孔子曰:“參乎,今之君子,唯士與大夫之言可聞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戶牖②而化天下。”
曾子起,下席而對曰:“敢問何謂王之言?”孔子不應。曾子曰:“侍夫子之閒也難,是以敢問。”孔子又不應。曾子肅然而懼,摳③衣而退,負席而立。
有頃,孔子嘆息,顧謂曾子曰:“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曾子曰:“非敢以為足也,請因所聞而學焉。”
子曰:“居,吾語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④之,不可以道裏。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內修七教⑤,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後可以守;三至行,然後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則必折沖⑥千裏之外;其征也,則必還師衽席之上。故曰內修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王之道也。”
曾子曰:“不勞不費之謂明王,可得聞乎?”
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⑦,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勞乎?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若乃十一而稅,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入山澤以其時而無征,關譏⑧市酆皆不收賦,此則生財之路,而明王節之,何財之費乎?”
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
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後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愨⑩而女貞。六者,教之致也,布諸天下四方而不怨,納諸尋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禮,立之以義,行之以順,則民之棄惡如湯之灌雪焉。”
曾子曰:“道則至矣,弟子不足以明之。”
孔子曰:“參以為姑止乎?又有焉。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屬以理之,然後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日省而時考之,進用賢良,退貶不肖,則賢者悅而不肖者懼。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才能。此七者修,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手足之于腹心;下之親上也,如幼子之于慈母矣。上下相親如此,故令則從,施則行,民懷其德,近者悅服,遠者來附,政之致也。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周製,三百步為裏,千步為井,三井而埒,埒三而矩,五十裏而都,封百裏而有國,乃為福積資求焉,恤行者有亡。是以蠻夷諸夏,雖衣冠不同,言語不合,莫不來賓。故曰無市而民不乏,無刑而民不亂。田獵罩弋,非以盈宮室也;征斂百姓,非以盈府庫也。慘怛以補不足,禮節以損有餘。多信而寡貌,其禮可守,其言可覆,其跡可履。如飢而食,如渴而飲。民之信之,如寒暑之必驗。故視遠若邇,非道邇也,見明德也。是故兵革不動而威,用利不施而親,萬民懷其惠。此之謂明王之守,折沖千裏之外者也。”
曾子曰:“敢問何謂三至?”
孔子曰:“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士悅;至樂無聲,而天下民和。明王篤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
曾子曰:“敢問此義何謂?”
孔子曰:“古者明王必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實,又知其數及其所在焉,然後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悅。如此,則天下之民名譽興焉,此之謂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此三者鹹通,然後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則四海之內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廢者也。是故誅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奪其財。故明王之政,猶時雨之降,降至則民悅矣。是故行施彌博,得親彌眾,此之謂還師衽席之上。”

【注解】
①曾參:春秋魯人。字子輿,孔子弟子。侍:《大戴禮記》作“得”,意為等到。
②戶牖:門窗。
③摳:用手挖。此作提講。
④服乘:使用,指駕車或騎乘。
⑤七教:指後文所說的敬老、尊齒、樂施、親賢、好德、惡貪、廉讓七種教化。
⑥折沖:使敵人的戰車後撤。即擊退敵人。
⑦皋陶:也稱咎繇。傳說為舜的大臣,掌刑獄之事。
⑧關譏:在關口設立界卡檢查行旅。
⑨表:表率。
⑩愨:誠實、謹慎。
尋:度量單位,兩臂伸開為一尋。
福積資求:積累生活資料。一本“求”作“裘”,《大戴禮記·主言》作“畜積衣裘”。
蠻夷:代指四方少數民族。諸夏:周王室分封的諸國。指中原民族。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貶稱。夷:古代對東方少數民族的貶稱。
罩:捕魚或鳥的竹器。弋:以繩系箭而射。舊註:“罩,魚籠,掩網。弋,繳射也。”
禮節:以禮來節製。
衽席之上:舊註:“言安安而無憂也。”衽席:坐席。

【譯文】
孔子在家閒居,弟子曾參在身邊陪侍。孔子說:“曾參啊!當今身居高位的人,隻能聽到士和大夫的言論,至于那些有高尚道德君子的言論,就很少聽到了。唉,我若把成就王業的道理講給居高位的人聽,他們不出門戶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
曾參謙恭地站起來,走下坐席問孔子:“請問先生,什麽是成就王業的道理呢?”孔子不回答。曾參又說:“趕上先生您有空閒的時候也難,所以敢大膽向您請教。”孔子又不回答。曾參緊張而害怕,提起衣襟退下去,站在座位旁邊。
過了一會兒,孔子嘆息了一聲,回頭對曾參說:“曾參啊!大概可以對你談談古代明君治國之道吧!”曾參回答說:“我不敢認為自己有了足夠的知識能聽懂您談治國的道理,隻是想通過聽您的談論來學習。”
孔子說:“你坐下來,我講給你聽。所謂道,是用來彰明德行的。德,是用來尊崇道義的。所以沒有德行,道義不能被尊崇;沒有道義,德行也無法發揚光大。即使有一國之內最好的馬,如果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來使用騎乘,它就不可能在道路上奔跑。一個國家即使有廣闊的土地和眾多的百姓,如果國君不用正確的方法來治理,也不可能成為霸主或成就王業。因此,古代聖明的國君在內實行‘七教’,對外實行‘三至’。‘七教’修成,就可以守衛國家;‘三至’實行,就可以征伐外敵。聖明國君的治國之道,守衛國家,一定能擊敗千裏之外的敵人;對外征伐,也一定能得勝還朝。因此說,在內實行‘七教’,國君就不會因政事而煩勞;對外實行‘三至’,就不至于勞民傷財。這就是所說的古代明王的治國之道。”
曾參問道:“不為政事煩勞、不勞民傷財叫做明君,其中的道理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孔子說:“古代帝舜身邊有兩個得力臣子禹和皋陶,他不用走下坐席天下就治理好了。這樣,國君還有什麽煩勞呢?國家政局不安,是國君最大的憂患;政令不能推行是臣子的罪責。如果實行十分之一的稅率,民眾服勞役一年不超過三天,讓百姓按季節進入山林湖泊伐木漁獵而不濫征稅,交易場所也不濫收賦稅,這些都是生財之路,而聖明的君主節製田稅和使用民力,怎麽還會浪費財力呢?”
曾參問:“敢問什麽是七教呢?”
孔子回答說:“居上位的人尊敬老人,那麽下層百姓會更加遵行孝道;居上位的人尊敬比自己年長的人,下層百姓會更加敬愛兄長;居上位的人樂善好施,下層百姓會更加寬厚;居上位的人親近賢人,百姓就會擇良友而交;居上位的人註重道德修養,百姓就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居上位的人憎惡貪婪的行為,百姓就會以爭利為恥;居上位的人講廉潔謙讓,百姓就會以不講氣節德操為恥。這就是所說的七種教化。這七教,是治理民眾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確定了,那治民的根本就是正確的。凡是身居上位的人,都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還有什麽不正的呢?因此國君首先能做到仁,然後大夫也就會做到忠于國君,而士也就能做到講信義,民心敦厚民風淳樸,男人誠實謹慎女子忠貞不二。這六個方面,是教化導致的結果。這樣的教化散布天下四方而不會產生怨恨情緒,用來治理普通家庭而不會遭到拒絕。用禮來區分人的等級尊卑,以道義立身處世,遵照禮法來行事,那麽百姓放棄惡行就如同用熱水澆灌積雪一樣了。”
曾參又說:“這樣的治國方法確實是最好的了,隻是我不足以進一步深入理解它。”
孔子說:“你以為這些就夠了嗎?還有呢!古代聖明的君主治理百姓,按照法規,一定要把土地分封下去,分別派官吏來治理。這樣,賢良的人不會被埋沒,頑劣的暴民也無處隱藏。派主管官員經常視察定時考核,進用賢良的人,罷免貶斥才能品德差的官員。這樣一來,賢良的人就會愉快,而才能品德差的官員就會害怕。憐憫無妻或喪妻的老年男子和無夫或喪夫的老年婦女,撫養幼年失父的孤兒和老年無子的人,同情窮苦貧困的人,誘導百姓孝敬父母尊重兄長,選拔有才能的人。一個國家做到這七個方面,那麽四海之內就沒有犯罪的人了。身居上位的人愛護百姓,如同手足愛護腹心;那麽百姓愛戴居上位者,也如同幼兒對待慈母。上下能如此相親,上面的命令百姓就會聽從,措施也得以推行,民眾會感懷他的德政,身邊的人會心悅誠服,遠方的人會來歸附,這真是政治所達到的最高境界。伸開手指可以知道寸的長短,伸開手可以知道尺的長短,展開肘臂可以知道尋有多長,這是近在身邊的準則。周代的製度以三百步為一裏,一千步見方為一井,三井合為一埒,三埒成為一矩,五十裏的疆域可以建大城市,分封百裏的土地可以建國都,這是為了積蓄生活所需的物品,讓安居的人幫助居無定所的人。因此,偏遠地方的少數民族,雖然服裝不同,言語不通,沒有不歸附的。所以說,沒有市場交易百姓也不缺乏生活用品,沒有嚴刑峻法社會秩序也不會混亂。捕獵野獸魚鱉不是為了充盈宮室,征斂賦稅也不是為了充實國庫,這樣精心地準備是為了補救災年的不足,用禮節來防範淫逸奢靡。多一些誠信少一些文飾,禮法就會得到遵守,國君的話百姓就會聽信,國君的行為就會成為百姓的表率。國君和百姓的關系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百姓信任國君就像相信寒來暑往的規律一樣。國君離百姓雖遠,可覺得就像在身邊一樣,這不是距離近,而是四海之內都可看到聖明的德政。所以不動用武力就有威懾之力,不必賞賜財物臣民自然親附,天下百姓都感受國君的恩惠。這就是所說的聖明國君守御國家的方法,也是能打敗千裏之外敵人的原因。”
曾參又問:“敢問什麽是三至呢?”
孔子回答說:“最高的禮節是不謙讓而天下得到治理,最高的獎賞是不耗費財物而天下的士人都很高興,最美妙的音樂是沒有聲音而使百姓和睦。聖明的國君努力做到這三種極致,就可以知道誰是能治理好天下的國君,天下的士人都可以成為他的臣子,天下的百姓都能為他所用。”
曾參問:“敢問這是什麽意思呢?”
孔子回答說:“古代聖明的國君必定知道天下所有賢良士人的名字,既知道他們的名字,又知道他們的實際才能,還知道他們的人數,以及他們所住的地方,然後把天下的爵位封給他們使他們得到尊崇,這就是最高的禮節,不謙讓而天下得到治理。用天下的祿位使天下的士人得到富貴,這就是最高的獎賞,不耗費財物而天下的士人都會高興。如此,天下的人就會重視名譽,這就是最美妙的音樂沒有聲音而使百姓和睦。所以說,天下最仁慈的人,能親和天下至親的人;天下最明智的人,能任用天下使百姓和睦的人;天下最英明的人,能任用天下最賢良的人。這三方面都做到了,然後可以向外征伐。因此,仁慈者莫過于愛護人民,有智者莫過于知道賢人,善于執政的君主莫過于選拔賢能的官吏。擁有疆土的國君能做到這三點,那麽天下的人都可以與他同呼吸共命運了。聖明君主征伐的國家,必定是禮法廢弛的國家。所以要殺掉他們的國君來改變這個國家的政治,撫慰這個國家的百姓而不掠奪他們的財物。因此聖明君主的政治就像及時雨,降下百姓就歡愉。所以,他的教化施行的範圍越廣博,得到親附的民眾越多,這就是軍隊出征能得勝還朝的原因。”

【評析】
這是孔子與弟子曾參一篇完整的對話。這篇對話又見于《大戴禮記·主言》。清人王聘珍認為:“王肅私定《孔子家語》,盜竊此篇,改為《王言》,俗儒反據肅書,改竄本經,亦作《王言》,非是。”他認為本篇當作《主言》。仔細對照兩篇,覺得《大戴禮》本篇多有脫漏,不及《家語》完整。本篇主要說明作為統領天下的王者,如何不出戶牖而教化天下,其宗旨是“內修七教,外行三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