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言文 菜根譚

忘恩報怨,刻薄之尤

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 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譯文】 受人的恩惠雖然很多很大也不,設法報答,但是一旦有一點點怨恨就千方百計報復;聽到人家的壞事即使很隱約出深信不疑,而對于人家的好事再 顯也不肯相信。這種人可以說刻薄冷酷到了極點,做人應該嚴加戒絕。

【註解】 雖隱不疑:對別人的壞事即使隱隱約約卻也深信不疑。 尤:過分。

【評語】 傳統文化中歷來有“隱惡而揚善”的美德。孔子說:“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日:‘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做人要恩怨分明,更 應有這樣一個思想境界。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如果沒有長久的磨煉,寬厚的 胸懷,良好的道德基礎是不行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好打聽別人的隱事、壞 事,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有的人是出于一種好奇顯能的惡習, 有的人卻是出于一種記惡心態,出于秋後算帳的要求;有的人不僅知恩不能 涌泉相報反而會反目成仇。如此種種人的行為,使人際間的關系,有進真如 刀槍相見,遠談不上“和諧”二字了。所以隱惡揚善不僅是一種品德休養, 一種交際方式,也是人際和諧的一個前提,這和做人不講原則不一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