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重陽節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民族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民族文化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節。重陽節別名“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稱為“祝壽節”、“女兒節”等,今天也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

重陽節起源很早,在漫長的傳續過程中,重陽節逐漸成為深具中國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節日之一。兩千多年來,對生命歸宿的追求作為重陽節深層結構中的基本內涵沒有發生改變,人們熟悉的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等詞句,[①]就高度概括了這一節日所蘊涵的豐富的時空觀和生命感。但在發展過程中,重陽節還融合了敬老養老的儒家理想與孝道倫理,也融合了道教養生貴生、驅邪求壽的世俗理念,逐漸由最初的天倫祈祀型國家大禮轉變為人倫娛樂型的民間佳節,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全民傳統節日。如今,在全球化老齡工作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含義,成為我國老齡工作的一個集中點,轉變為一個具有現代內涵的重要的社會性節日,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性節日習俗,如“佩插茱萸”、“食蓬餌”(菊花糕以及後來的重陽糕)、“飲菊花酒”和“登高嘯詠”、“群聚宴飲”等習俗。

1、飲重陽酒、菊花酒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于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系,並賦予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閒居》詩序中寫到:“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魏晉之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雲:“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大力推崇有著緊密聯系。

當然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夢梁錄》雲:“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飲之,蓋茱萸名闢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姑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可見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民族文化

2、登高嘯詠、群聚宴飲

登高是重陽節的典型習俗,無論是驅邪祈壽還是宴飲狂歡,古人過重陽節一般都將其和登高這一習俗緊密結合在一起。登高是一項古老的活動,它首要的是和先民的狩獵、採集等活動有關,後來慢慢地與人類關于祭祀、山神崇拜、登高避禍、登高升仙等認識或活動發生聯系,從而賦予登高一種特殊含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