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故事

清代“聯考”為什麽要考武功?

宋代統治者,從立朝之初直到滅朝之末,貫穿全程的政策有一個,就是“文修武偃”為什麽呢,因為深知自己是如何起家的。因此,對武人防範得就特嚴格。因此,有宋一代,唱曲的多形成宋詞,習武的少,形成“楊”、“岳”之冤。因此,全民精神陽萎,全民閉著眼睛“楊柳岸曉風殘月”有宋一代,很文藝。因此,塞外的金戈鐵馬來了,不堪一擊。因為宋詞不能當彈葯,“瘦金體”也不能當槍支。

不知為何,我很喜歡“尚武”二字。也特別想寫出清代人的尚武精神,以小說或電視劇的形式,告訴人們,到底如何才能雄起。

忽然,我看到一篇文章,名為《清代武術》,全面介紹了清科製度中的武科,即武術考試。這太有趣了,我一直也在尋找這方面的材料。

那麽,清代聯考中如何考武術呢?文章說——

清朝的武考製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童試(即初試),三年內舉行兩次;鄉試與會試,均三年一科;殿試(也稱廷試),會試後次月舉行。

考試的內容有:馬箭、步箭、技勇(弓、刀、石)等,以及論述《武經七書》、《百將傳》、《孝經》、《四書》的內場試策論。就是針對這些軍事著作寫軍事論文。順治朝的時候,定為策二篇、論一篇。試題出自《武經七書》。康熙朝的時候,改試論二篇。首題出自《論語》、《孟子》。次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後來,,由于武人多不能文,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罷掉了沒有實戰價值的《四書》論,改試《武經》論一篇、策一篇;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鄉、會試內場策論改默寫《武經》百餘字,無錯誤者為合式。

在錄取原則上,清朝的武舉特重弓馬武藝,對清朝統治者來講,武舉就是用弓馬來選擇軍事人才。

那麽,清代統治者為什麽要在科舉中設武術項目呢?文章分析說——

公元1644年5月,清兵正式入主中原,同年就發布了舉行武舉的詔令。清朝統治者之所以能毫不猶豫地接受武舉,除了武舉自身發展的原因之外,還存在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與清朝統治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 二是滿族統治者不像宋、明統治者那樣,對武人有過分的防範心理。三是與滿洲人的騎射傳統是分不開的。

清朝科舉強調“以騎射為本,右武左文”,選拔文武兼備的人才。

清朝中前期的強盛,于此找到了一個理由。我過去清代人物傳,還奇怪,為什麽入關後那麽將帥是是舉人進士出身,為什麽知識分子帶兵打伏一定不比在關外時打得差,甚至更優秀,現在明白了。

當代的青少年軍事迷特別多,如果我們在聯考中設一個軍事科目不是也很好嗎?我不是說一定要考軍校,我是說一個青年應具備相當的軍事貭素。這與新學期開學流于走形式的軍訓不是一碼子事。

一個民族多一點尚武精神總是好的。(關捷的blog)

(編輯註: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