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故事

古代雅士嫖妓不上床:隻求談感情

中國古代有許多妓女具有較高的文化貭素,所結交的多為文人雅士,那麽在兩者之間就產生了一種微妙而特殊的關系,即文人狎妓,往往不是為了發泄肉欲,而主要是為了滿足某些精神生活需要。一些道學先生咒罵妓女是有傷風化的“下賤之人”,而在一些比較開明的文人雅士眼中,她們卻是“紅粉知己”,志同道合,詩歌唱和,樂而忘返。

在中國古代,去嫖娼的大致有三種人:一是沒有妻妾或遠離妻妾在外,性欲得不到發泄,那麽就去妓院發泄一下,他們和妓女的關系主要就是“上床”。二是雖有嬌妻美妾,但感到不滿足,在性好奇心理的驅使下,要去妓院“嘗鮮”,感到“家花哪有野花香”。明人江盈科在《雪濤小說》中所說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著不如偷不著”,正是這種心理的寫照。擁有三宮六院、萬千嬪妃的皇帝,有些也要微服出宮嫖妓,主要也是出自這種心理。三是一些文人雅士具有較高的精神生活需要,他們雖擁有妻妾,滿足性欲、生兒育女都沒有問題,但由于是包辦婚姻或政治婚姻,雙方缺乏共同興趣和共同語言(像宋代的李清照和趙明誠那樣的夫妻真是少有),于是他們就渴望和某些異性建立一種平等的、思想感情交流的關系,而這隻有去妓院才能做到。因為在封建社會中,男子除妓院外,沒有和除自己妻妾之外的女子自由交往的機會,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些文人雅士狎妓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上床”了。

當然,以上情況隻發生在高級妓女中間,而多數中、下等妓女遭受著性壓迫與性剝削,被人們蹂躪、虐待、販賣甚至任意殺害,過著非人的生活,充滿了血和淚。

不過,即使是高級妓女,日子也並不好過。她們總是感到身世飄零,身份低賤,十分自卑。唐代有一首敦煌曲子詞《望江南》,十分深刻地描寫了妓女內心的苦楚: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

因此,妓女們最盼望的就是落籍從良,從而終身有靠。唐代的江淮名妓徐月英寫過一首《敘懷》詩,充分地表達了這種心情:

為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

雖然日逐笙歌樂,常羨荊釵與布裙。

這就是說,她寧可粗茶淡飯地做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也不願在妓院中錦衣玉食,日逐笙歌。南宋紹興年間,全州司戶單符郎見官妓楊玉哭泣而問曰:“汝今鮮衣美食,時為愛重,有何不足耶?”楊玉回答說:“妾為女子,願為有家。若嫁小民,布裙短衾,啜菽飲水,亦是良婦。今在此迎新送故,是何情緒!”

中國現代社會也有賣淫現象,而且頗為蔓延。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曾取締賣淫業,並見顯著成效,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它又死灰復燃了。這是因為,賣淫業的產生有其經濟、文化、社會的原因,如果這些根源未予鏟除,這個問題從根本上說是解決不了的。

中國現代的妓女與歷史相比,有兩個特點:一是都是暗娼,因為政府是嚴格禁止賣淫的;二是自願者多,而舊社會的妓女大都是被迫的。

賣淫業的存在與發展要具備以下條件:

1.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什麽都能換錢,道德、良心、權力都可以換錢,青春、身體也可以換錢。

2.一些年輕女子相對貧窮,她們想過富裕、舒適的生活,又沒有本事去掙錢,就隻好出賣身體了。

3.西方有個著名的社會學家說過:“傳統社會中男子視女子為玩物的觀念如果不能消除,強奸現象是不可能消除的。”同理,如果這種觀念不消除,嫖妓現象也是不可能消除的。

4.社會文明發展程度不夠,男性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未能在婚姻範圍得到滿足。

賣淫這種性的醜惡現象是一定要消除的,但是,如果要徹底消除它,應該不斷地創造一些良好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條件,它取決于一個社會高度文明的發展。

本文摘自《歷史的大隱私》,作者:劉達臨 胡宏霞,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全書購買:京東 當當 亞馬遜

(編輯註: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