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文 勵志文章

80後創富軍團踏浪而來

80後創富軍團踏浪而來

元旦之初,《福布斯》中文版便發布了其2012年度首份榜單“中國潛力企業榜”。其中,在2012中國最具潛力非上市公司TOP20的榜單中,漢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作為專業從事建築智慧型化的綜合服務提供商,漢鼎信息曾先後獲得全國十大IT服務商、全國十大系統集成商、全國智慧型建築行業十大品牌企業等稱號。此外,值得關註的是,公司創始人王麒誠和吳艷是兩位“80後”創業新銳。

由于所經歷的特殊的歷史年代,“80後”曾經是飽受爭議的“不靠譜”一代,在一段時間內給人們以負面的印象。有人說這一代人強調個性,追求標新立異,崇洋媚外,喜歡韓國肥皂劇和法國的時尚,還有來自更多國家的非主流文化生活,他們無病呻吟,習慣在富足的生活之中尋求憂鬱和悲傷。也有人說他們難以管教,也有一點好高騖遠,不熱衷政治,不關心社會。

不管“80後”有沒有這些缺點,隻是,這些所謂的缺點,恰恰可以轉化為追求創新,願意為夢想而不斷奮鬥,敢想敢幹等優點。正是這些特點,讓“80後”不同于老一輩的創業者們。“80後”往往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有夢想,更能前瞻性的看到發展機遇,敢于創新,懂得通過整合多元化媒體平台與消費者溝通。面對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和信息化的時代,“80後”的創業者們為市場註入了新的動力,部分創業者已身價過億。

值得一提的是,“80後”是親眼鑒證著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日漸發展崛起並與之一同成長的特殊的新一代。與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們相比,“80後”沒有經歷過國家的動蕩,卻見證了翻天覆地的深刻變革:國家從閉關鎖國走向國際化,從積貧積弱發展成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二。“80後”所處的年代,正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由于國家體製轉軌,國家對大學生不包分配,所以他們熱衷于創業。而與“90後”不同,他們都有從小到大度過了沒有高科技圍繞、沒多少物質生活享受卻簡單充實、在今天看來珍貴特別的童年時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國的信息新時代前沿接觸新生事物的少年時代,最終成為了現今這群日漸成熟進入社會有所擔當的青年一代。

于是,在商界,文學界,體育界乃至演藝界,到處都有“80後”們奮鬥的身影,那些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事業的榜樣式的年輕人,在各自的領域揮灑著青春,成為財富新貴。

付文麗——從教師到老板

身為阿凱迪亞和天地控股的老總,付文麗頻頻亮相在各大雜志上。除了是一名老總,付文麗還是一位出名的美女加才女。學習電腦編程出身的她曾是一名電腦教師,1995年因一次偶然的機遇進入北京地產界,2001年加盟天地控股。顯然付文麗是喜歡挑戰性工作的人,從房地產開發的普通員工開始,歷經副總經理、總經理、副總裁到總裁。一步一步走來,付文麗用10年的時間在房地產行業開發了多種物業形態,都以精準的市場定位及產品定位取得了出色的業績。

李想——實踐出真知

很多人都知道,國內第三大中文IT專業網站泡泡網的首席執行官李想是個“80後”。1981年生人的李想是河北石家庄人,隻有高中學歷。李想從來不喜歡課堂,他總要學習在實踐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麽才學什麽,學了什麽就馬上用起來。但國中時候也曾經在課堂上拼命學習,就因為老師一句話的激勵:“學習不好不要緊,但一定要做個優秀的人”。他認為這是他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中學6年,李想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給了電腦和網際網路,白天在課堂上不願同老師同學分享的觀點,晚上在網際網路上可以敞開自由地表達、遭遇到強烈地碰撞,在爭執或者認同中被不斷記錄、被不斷成就。“新東西都是在網際網路上學到的,傳統的教育被拋開了。”

1999年高中畢業後,李想開始創業,從最初幾千元的進賬到1億元以上的身價,不過短短四年。如今,泡泡網年營收入近2000萬元,利潤1000萬元。

網際網路和車是李想的最愛。在李想看來,如果一個事情比別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別人200%的回報。做事要認真,在高速上保持預見性,把自己變成導演,這些不僅是締造李想神話的原因,更應該是所有80年後的經營精英應具有的貭素。

戴志康——社區軟體領域老大

康盛世界CEO戴志康在國小五年級便已經開始接觸電腦,國中時,編了第一本DOS程式書,2000年考入哈爾濱某大學。2001年,受電影論壇靈感啓發,開發設計出自動生成社區的軟體Discuz!。2003年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Discuz!進入高速軌道,平均每月增加30%。2003年收入幾萬元,2004年幾十萬元,2005年幾百萬元,Discuz!成為社區軟體領域的老大。25歲那年,戴志康在中關村擁有一家年營業額達500萬元的公司,2005年7月,康盛世界收到風險投資的數百萬美金,身價過億,成為“80後”網路新貴中又一顆耀眼的新星。

有人評價戴志康是個敢于冒險和付出的人。在他眼裏,隻要多付出,肯付出,就會有回報。想了就做,是其能夠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戴志康坦言,年輕的創業者最大的優勢和劣勢都是年輕,“年輕意味著你有更多的時間去補救過錯,但反過來講,市場競爭不會因為你年輕就寬容你,你犯錯誤別人不犯,你可能就死掉了。”

高燃——表面謙虛內心張狂

高燃是MySee的總裁,1981年生人。1998年中專畢業的高燃,在半年後考上了清華大學新聞系,後在《經濟觀察報》做了半年財經記者,還被報社評為當年最佳新記者。2003年進入IT界創業。2006年6月,與Mysee研發主管鄧迪合作,專做影片直播的MySee由此誕生。

他像很多前輩的企業家那樣,喜歡他的同鄉偉人毛澤東,事實上,高燃也的確是個初步成功的謀略者,在他考上清華大學時,他的鄉親們曾激動的預測,說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中央委員”。最近的一年裏,高燃在大學做了很多場演講,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與日俱增,額外的收獲是,目前他的演講已經達到1萬塊一場。當茅侃侃評價高燃“內心張狂表面也張狂”時,他笑道“我表面是謙虛的”。

茅侃侃——創意取勝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學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尷尬。一個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會考不及格,補考,再不及格。按國家政策,他沒有考大學的資格了。他說,這不正好,咱就不學了。

這位叫茅侃侃的同學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日後成為了北京愛航工業公司的首席架構師兼首席執行官、MaJoy總裁,身兼數職。

2004年初創業時,茅侃侃自創MaJoy項目魔幻和歡樂的縮拼,與一名國企老板合作,把電腦遊戲搬到真實的生活場景當中,模仿其後台資料運行,由真人來演繹電腦遊戲。這個項目的地址就在石景山區的雕塑公園內,大約有4萬平方米的場地面積。所以,茅侃侃本人沒投入一分錢,僅僅憑其創意和理念,取得年收入15億元人民幣的大項目將近20%的股份。

陳歐——天才創業者

聚美優品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陳歐身上的光環遠不止這些。他是典型的少年創業型人物,16歲留學新加坡,大學部期間就創辦了全球領先的線上遊戲平台Garena,使用者多達數千萬。26歲時即獲得美國頂級大學斯坦福大學MBA學位,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中國MBA畢業生。2009年,陳歐攜手另外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戴雨森、劉輝(均為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毅然回國,開始了再次創業歷程。創辦聚美優品,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受到廣泛關註,很快獲得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阿裏巴巴天使投資人吳炯,險峰華興天使基金等國內知名天使投資人以及國際最大風險投資基金紅杉資本的數千萬美金的高額投資。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註冊使用者超300萬,總營業額突破4億元。

杜一楠——一半是精英一半是草根

說起杜一楠,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這位“24券”創始人兼CEO曾任美國最大的私募產權基金之一的KKR的投資經理,其回國之後召集了一批業內優秀的管理、業務、技術人才,打造了24券這一全新概念網站,並迅速發展成為國內使用者最多,規模最大,服務最好的頂尖團購網站。目前,24券網每天網站流覽量超過五百萬,活躍使用者數亦過百萬。據艾瑞報告:24券網穩居“獨立團購前3名、網購前10名”。24券日均覆蓋人數以達到國內購物類網站前12名,24券百度指數已超過日均6000。

從履歷表上看,杜一楠就是一個華爾街精英。因為誰都知道,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學士、碩士、經濟學學士,哈佛大學MBA對一個年輕人的未來意味著什麽。但站在人們面前的杜一楠,卻明明是一個草根,他會像個大男孩一樣笑得陽光燦爛,並且像60年代的父輩一樣執著于自己的理想,相信文化、相信努力、相信愛情、相信謹慎、相信創業。

韓寒——典型代表

“80後”對韓寒再熟悉不過了,人們對他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這和韓寒本人的獨特個性有著很大的關系。韓寒曾在自己的部落格裏寫下一段出名的簡介:“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彩,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他的書暢銷到將其推上福布斯名人榜。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三重門》,迄今為止,已經賣出190多萬冊,稿費超過兩百萬元。2003年,韓寒首次代表北京極速車隊參加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上海站N組比賽。2004年6月,他加入雲南紅河拉力車隊,同年獲得亞洲寶馬方程式資格賽冠軍,獲得寶馬參賽獎學金5萬美金,並參加年度亞洲寶馬方程式。這位從新概念作文比賽裏走出來的新銳作家,用筆寫心,又有著“80後”的一切個性,當真為“80後”的典型代表。

郭敬明——風口浪尖中成長

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敬明,是“80後”作家中的第一位“老板”。郭敬明從出道至今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當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評價他為“中國最成功的作家”時,很多讀者更是意見不一。顯然,這樣的“贊譽”讓很多國人無法接受。一個商業促銷出來的、還曾有抄襲嫌疑的寫手,怎能稱之為“中國最成功的作家”?但在商業與小說“渾然一體”的美國,郭敬明的高稿酬收入、高銷量,被美國人視為“成功”,似乎也沒什麽可大驚小怪的。

姚明——時代標志

如果姚明在NBA打球打到38歲,他可以有2。7億至2。9億美元的收入,刨去所得稅和NBA球員基金,姚明的實際收入約為1。8億美元。這一收入還不包括姚明獲得的場外贊助、廣告等巨額商業收入。這一價值按目前的國際商品價格,相當于中國出口了102萬噸大米,或46萬噸鋼材,或239萬台電視機,或630萬輛腳踏車,或98萬噸原油。姚明的個人財富已經高達1。7億元人民幣。“姚明”這個名字更像是一個時代標志,一個“中國製造”的高端品牌。姚明正在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姚經濟”僅僅是一個開始。

在“80後”的眾多財富新貴中,有接受高等教育創業成功者,也有繞開高等教育成就事業的精英人才。“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是哪種人,“80後”都絕對是不簡單也不願平凡的一代。你可以把“80後”看做是一群不安分的叛逆份子,他們有著狂放不羈的個性,他們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

當資本與年輕人的創意、激情有機結合;當政府推出眾多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當各地都創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和孵化基地。“80後”再也沒有理由去沉默。他們不斷凸顯著不同于祖輩父輩的生存發展理念,使自己的人生越來越有“80後”特有的風格特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