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人 古代詩人

元朝皇帝列表

元太祖鐵木真(1162年——1227年),1206年—1227年在位,共21年。

鐵木真,姓奇渥溫,姓孛兒隻斤,乞顏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人。蒙古帝國奠基者,世界著名軍事統帥之一。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于1227年8月25日(七月十二),廟號太祖。

他的眾子中,較為著名的四位分別為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術赤和察合台為國主,選定窩闊台為繼承人。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1228年監國

成吉思汗第四子1227年成吉思汗死後,由拖雷監國。1229年,在選舉大汗的忽裏台上,推窩闊台即大汗位。1232年大敗金國後在歸途中病死。

1266年(至元三年)子忽必烈在位時,被謚為景襄皇帝,廟號睿宗。他的幾個兒子都有所成,蒙哥(憲宗)、忽必烈(世祖)相繼稱汗或稱帝,旭烈兀亦開創了伊兒汗國。

元太宗窩闊台(1186年——1241年),1229年—1241年在位,共13年。

窩闊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在1229年的庫裏爾台大會中被推舉為繼任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在任內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主要是繼續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亞和華北。

他在位的期間,蒙古于1234年與南宋聯手消滅金國。但與此同時,由于與南宋接壤,使雙方的沖突日漸加劇,也拉開了雙方往後45年不斷爭戰的序幕。在南方戰線僵持不下之時,蒙古大軍的鐵蹄轉往東方的高麗,並使他們臣服,西線方面,蒙古大軍完全控製了波斯,並繼續西進,佔領了除諾夫哥羅德以外俄羅斯的全部,以及波蘭和匈牙利的全境。

1241年,窩闊台因為酗酒而突然暴斃,時年56歲,使他的西征進程被逼中止。當時大軍正朝往維也納推進,但為了趕返參加位于蒙古的庫裏爾台大會而急忙撤軍,自此以後,蒙古大軍再也沒有踏足這片土地。

昭慈皇後,1241年—1246年稱製,共5年。

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製。

元定宗貴由(1206年——1248年),1246年8月24日—1248年3月在位,共3年。

元定宗是元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其為元定宗。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後1248年—1251年稱製,共3年。

欽淑皇後是元定宗第三皇後。

元憲宗蒙哥(1208年——1259年),1251年—1259在位,共9年。

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即位後,一面變更政製,一面繼續擴張,沈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1235年(元太宗七年),與拔都、貴由西征不裏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屢立戰功。1251年(元憲宗元年),被拔都等擁立即大汗位。窩闊台系諸宗王拒絕承認,後率兵鎮壓之,又以弟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1253年(蒙哥汗三年),命弟旭烈兀西征。

1257年佔領大理,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于農歷七月二十七日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蒙哥雖然並未親自攻下全中國,但是他發動的征服戰爭為後來元朝的建立的可謂貢獻良多。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1260年—1294年在位,共35年。年號:中統、至元

姓奇渥溫,名字全稱孛兒隻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蒙哥的弟弟。元朝的創始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蒙哥去世後,1260年他的弟弟阿裏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于是阿裏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西方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他的政權隻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畫。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定都大都。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事最有名,也最慘烈。1274年(至元十一年)元朝發動第一次日元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1281年(至元十八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日元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範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台風,溺死近半。兩次元軍進攻均以失敗告終。

1294年(元三十一年)正月死于宮中,時年80歲。廟號世祖,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

元成宗鐵木耳(1265年——1307年)1294年—1307在位,共13年。年號:元貞、大德

鐵木耳是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于守成”之君。1293年(至元三十年)被封為皇太子,總兵鎮守蒙古汗國故都哈剌和林。忽必烈去世後,鐵穆爾與長兄晉王甘麻剌爭取王位,在其母闊闊真可敦與大臣伯顏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

即位後停止對外戰爭,專力整飭國內軍政,減免江南部分賦稅。採取限製諸王勢力、新編律令等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同時,發兵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都哇、察八兒歸附,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在位期間基本維持守成局面,但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財匱乏,中統鈔迅速貶值。曾發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雲南、貴州地區動亂。晚年患病,委任皇後卜魯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漸衰敗。

1307年(大德十一年正月)病逝,時年42歲。死後謚號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

元武宗海山(1281年——1311年)1307年8月—1311年在位,共4年。年號:至大

元武宗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答刺麻八拉之子,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順宗子,統軍北邊,多立戰功,封懷寧王。1307年,成宗鐵木耳病逝,儲位虛懸。海山回大都奔喪,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合謀,擁立海山為帝。即位後更換了成宗大臣,封皇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在位時,大興土木,建築中都城,派軍士千餘人及大量民工修建五台山華佛寺,又令喇嘛翻譯佛經,下詔凡毆打西僧者截其手,罵西僧者斷其舌。1309年(至大二年)九月,為擺脫財政危機,印發至大銀鈔,導致至元鈔大為貶值,從二釐到二兩分為十三等,並在各路、府、州、縣設常平倉平抑物價。將中書省宣敕、用人權劃歸尚書省。

1311年(至大四年)正月病死,時年31歲。葬于起輦谷,謚曰武宗仁惠孝皇帝。

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巴顏圖)(1285年——1320年),1311年—1320在位,共9年。年號:皇慶、延佑

巴彥圖是元武宗的弟弟,元武宗封他為皇太子,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武宗死時嗣位。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時年36歲。死後謚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又尊稱普顏篤可汗(汗號)。

元英宗碩德八剌(1303年——1323年)1320年—1323年在位,共3年。年號:至治

元英宗是元仁宗嫡子,元仁宗去世後,17歲的碩德八剌在皇太後答己及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英宗登基後,繼續推行“漢法”,頒布了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製》,並在宰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圭等的幫助下實施了一些新政。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極大不滿,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于是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1323年(至治三年)夏天趁著英宗去上都避暑之機在上都以南15公裏的地方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死時隻有20歲,元英宗死後謚號睿聖文孝皇帝,尊號為格堅汗。

泰定帝也孫貼木兒(1276年——1328年)1323年—1328年在位,共5年。年號:致和

泰定帝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甘麻拉之子。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從1325年開始,泰定帝因國庫收入少于支出,開始減少國家支出。七月,他下令不允許漢人收藏和攜帶兵器。九月,泰定帝改革全國的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18個道。

泰定帝還下達了一系列命令禁止和尚和道士購買民間的土地,克製僧院的過分富有。在泰定帝統治期年,廣西、四川、湖南、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經常爆發反抗元朝統治的暴亂,泰定帝一般使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來平息這些暴亂。但從整體來說整個國家基本上比較安寧。死于1328年,時年53歲。

天順帝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年號:泰定

天順帝為泰定帝之子。1328年,泰定皇帝去世後,元朝大臣知樞密院事燕帖木兒遲遲不立年幼的太子阿速吉八即位,並把阿速吉八趕到上都,在大都(今北京)擁立元武宗之子圖睦帖木兒即位,是為元文宗。

1328年7月,服侍阿速吉八的丞相倒剌沙聞變,立刻將剛滿9歲的阿速吉八擁立為皇帝,改元“天順”。8月,文宗派燕帖木兒進攻上都天順朝廷,倒剌沙戰敗身亡,阿速吉八不知所終。歷史上稱他為天順帝,尊號(汗號)為阿裏加巴。

元文宗圖貼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共4年。年號:致和

元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他在位期間,建立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頗有意于興文治,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于1332年,時年29歲。

元明宗和世剌(1300年——1329年)1329年1月—1329年8月在位,共8月。年號:天順

元明宗是元武宗的長子,元文宗之兄。元文宗遜位,元文宗與燕帖木兒前去迎接,途中把元明宗毒死,元明宗時年30歲,在位八個月。元文宗再次登基。元明宗謚號為翼獻景孝皇帝,尊號(汗號)為和西拉古圖土。

元寧宗懿麟質班(1326年——1332年)1332年10月—1332年11月在位,月餘。年號:天歷

元寧宗是元明宗次子。前任皇帝元文宗臨終前為了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下詔讓元明宗之子懿璘質班繼承皇位。

1332年(至順三年)十月,懿璘質班即位,年號“至順”,是為元寧宗。寧宗在位不足兩月而卒,年僅七歲,謚號為沖聖嗣孝皇帝,尊號(汗號)為宜林奇葆。

元惠宗妥歡貼睦爾(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1333年—1368年在位,共36年。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元惠宗又稱元順帝,為明宗長子,是元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

1332年(至順三年)十一月,元寧宗逝世,太皇太後卜答失裏下令立歡貼睦爾為皇帝,因為左丞相燕鐵木兒反對,所以一直到次年六月才繼位。1335年(元統三年)平定燕鐵木兒的兒子唐其勢的叛亂。當時右丞相伯顏的勢力很大,把持著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裏。伯顏採取排擠漢人的政策,例如禁止漢人參政,取消科舉,而且不允許漢人學蒙古語,這些做法加深了漢蒙兩族之間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惠宗與伯顏的矛盾日益尖銳,後來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幫助下,元惠宗終于成功地廢黜了伯顏,並控製了政局。隨後,伯顏以前很多排擠漢人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廢除,例如恢復了科舉等等。1343年(至正三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脫脫(後改由阿魯圖)主持,于1345年(至正五年)修成。又頒布了《至正修格》。

後期不理朝政,但由于起義軍的勢力已經很大,朝廷內部又發生爭鬥,因此元惠宗無法有效地控製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將領有時也各行其是,不聽中央統一指揮。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南方,責令北伐,徐達率領的軍隊逼近大都,元惠宗夜半開大都的建德門北奔,首先逃往上都,後逃往應昌,元朝滅亡。他在那裏兩次組織兵力嘗試收復大都,但都被明朝軍隊擊敗,于1370年(洪武二年)因痢疾在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勝旗達裏諾爾西南)去世,時年51歲。

(附:北元皇帝列表)

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1338年——1379年),1370年—1378年在位,共8年。年號:宣光

父為元惠宗妥歡帖睦爾,母親是高麗貢女奇皇後,北元的第二位皇帝。

孛兒隻斤愛猷識理答臘被封為太子之後,元朝內部黨爭日益激烈。愛猷識理答臘自己嘗試奪取帝位,提前登基,這樣就造成了他和他父親的關系緊張。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他的政敵將軍孛羅帖木兒帶兵闖入大都,他被迫流亡到王保保的控製區太原,並以此為基地,召集各省軍閥準備反攻孛羅。與此同時,元順帝也對孛羅的專權產生不滿,遂派人將其刺死,將人頭送到太原,召回了愛猷識理達臘並與其和解。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的將軍徐達攻克了大都,元昭宗隨他的父親逃往上都,在1370年元惠宗在上都死後,他在和林繼承了皇位,並改元宣光。1378年死去,時年四十歲,汗號是閉裏可圖。

元益宗脫古思鐵木兒(?——1388年)1379年—1388年在位,共9年。年號:天元

又稱天元帝,元惠宗之子,元昭宗之弟,1388年遭阿裏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

興原帝思克卓裏圖(1358年——1392年)1388年—1392年在位共4年。

天元帝之子,汗號為卓裏克圖汗,謚號興原皇帝。

額勒伯克1393年—1399年在位,共4年。

天元帝之子,興原帝之弟,被殺。

坤帖木兒1400年—1402年在位,共不足3年。

為北元末代皇帝,額勒伯克之子,1402年被鬼力赤所殺。

1402年鬼力赤稱可汗,鬼力赤即位後廢去大元國號,改稱韃靼,北元正式滅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