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議論文 國中議論文

困難也是一種磨練

蛹在瓶中艱難的蠕動著。小男孩看它苦苦掙扎的模樣,著實於心不忍。將它從瓶中倒出,用剪刀剪開束縛著蛹的繭。自然,被人為破繭的蛹最終沒能飛上天空。熟知蛹破繭歷程的人或許會對小男孩的做法感到鄙夷,但我們不能否認他的一片好心。歸咎起來就在於他並不了解蛹化蝶需要歷經的艱苦,自然也就不會明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道理。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在南都學舍讀書時,他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肯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他將凝固的粥劃成四塊,早晚就著醃菜各吃兩塊,經常是食不果腹。但他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的讀書,最終成為我國一代大文學家。

屈原是我國一位偉大詩人。他小時侯不顧長輩反對,自己躲進山洞苦讀《詩經》。不論颳風下雨,或是天寒地凍,他都堅持呆在破山洞中反覆研讀詩經,不肯出來。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汲取養分,為他日後創作《離騷》打下了堅實基礎。

陳平乃西漢名相。少時家貧,為了光耀門庭,他不做生產勞動,而閉門苦讀,為大嫂所不容。他一再隱忍,終是不堪面對大嫂羞辱,離家出走,欲浪跡天涯。被大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傳為當地佳話。後來經一老者教導,自己十年寒窗,最終學成,輔佐劉邦成就一番霸業。孟子曾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現在看來,如果當初范仲淹改了往日的心性,接受了富家公子哥的施捨,今日我們還能否讀到“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中的落寞之情?倘若屈原當時終日棄詩書於不顧,也從未見到那破山洞,我們今日還能否體會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奮進精神?若是陳平最終浪跡天涯,不曾受過那老者的教導,劉邦身邊缺少了一位謀士,那西漢霸業成與不成是否還另當別論?

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責任。面對現代化建設步伐逐漸加快的今天,身為祖國建設者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不斷磨練自身,為明天祖國的繁榮昌盛而不懈奮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