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論衡

宣漢篇

【題解】

“宣漢”就是宣揚漢代的“功德”。王充在本書《恢國篇》中說:“《宣漢》之篇,高漢于周,擬漢過周”,在《須頌篇》中說:“《宣漢》之篇,論漢已有聖帝,治已太平。”可見他是很看重《宣漢篇》的。王充認為,太平盛世的標準,應當是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以此為標準,他把漢代與周代作了對比,認為漢代“四海混一,天下定寧”,疆域廣大,荒野變成良田,各民族都有所進步。因此,他明確指出:“周不如漢”。這就駁斥了俗儒“好褒遠稱古”,認為太平盛世隻存在于古代的觀點。王充指出,“聖人”也是稟氣而生的,“天之稟氣,豈為前世者渥,後世者泊哉?”天施氣,古今若一,所以“聖人”古今都有,問題在于“世儒不知聖”。至于祥瑞,王充認為漢代並不少見,隻是“帝王之瑞,眾多非一”,“今瑞未必同于古,古應未必合于今”。但是他盡力在“祥瑞”問題上作文章,把社會的進步又完全歸之于封建帝王的所謂“功德”上,對漢代帝王極力作了美化。

【原文】

57·1儒者稱五帝、三王致天下太平,漢興已來(1),未有太平。彼謂五帝、三王致太平,漢末有太平者,見五帝、三王聖人也,聖人之德,能致太平;謂漢不太平者,漢無聖帝也,賢者之化,不能太平。又見孔子言“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2)”。方今無鳳鳥、河圖,瑞頗未至悉具,故謂未太平。此言妄也。

【注解】

(1)已:通“以”。

(2)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譯文】

俗儒說五帝、三王時期招致了天下太平,漢代興建以來,沒有出現太平。他們說五帝、三王時期招致了天下太平漢代沒有出現太平,是由于見五帝、三王是聖人,聖人的功德,可以招致天下太平的緣故;說漢代不太平,是由于漢代沒有聖帝,賢人的教化,是不能招致天下太平的緣故。又見孔子說過“鳳鳥不飛來了,黃河中也沒有圖出現,我這一生可能是完了”。當今沒有鳳鳥、河圖,祥瑞略欠齊備,所以說漢代不太平。這種說法太荒謬了。

【原文】

57·2夫太平以治定為效(1),百姓以安樂為符(2)。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3),堯、舜其猶病諸(4)!”百姓安者,太平之驗也。夫治人,以人為主。百姓安而陰陽和(5);陰陽和則萬物育;萬物育則奇瑞出。視今天下,安乎?危乎?安則平矣,瑞雖未具,無害于平。故夫王道定事以驗(6),立實以效,效驗不彰,實誠不見(7)。時或實然,證驗不具,是敵王道立事以實,不必具驗。聖主治世,期于平安,不須符瑞。

【注解】

(1)效:效驗。指吉祥的征兆。

(2)符:符瑞,吉祥的征兆。

(3)修己:指君王修養自身的道德,認真盡到自己的職責。

(4)其:表推測語氣,略與“大概”同。病:感到困難。諸:“之乎”的合音。引文參見《論語·憲問》。

(5)陰陽:陰氣和陽氣。陰陽和:指氣候正常,風調雨順。

(6)王道:先王之道,古代聖王治國的道理。事:事實,治理國家的實際情況。這裏的“事”和下句的“實”,都指天下太平。驗:和下句的“效”都指祥瑞。

(7)見(xiàn現):同“現”。

【譯文】

天下太平是以社會安定作為吉祥的征兆的,老百姓是以安居樂業作為吉祥的征兆的。孔子說:“修養自身以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堯、舜大概也還難于完全做到這一點吧!”老百姓安居樂業,是天下太平的證明。治理人,就應該以人為主。老百姓安居樂業就陰陽之氣和諧;陰陽之氣和諧就萬物滋生;萬物滋生就有奇瑞出現。看看當今的天下,老百姓是安居樂業呢?還是岌岌可危呢?既然老百姓安居樂業,那麽天下就是太平的了,祥瑞即使不齊備,並不妨害它稱為太平盛世。所以先王之道用祥瑞作為判斷天下太平的根據,如果祥瑞不顯著,那就是天下太平的事實還沒有出現。但是有時也許天下確實太平了,然而祥瑞未必齊備,所以先王之道又是用事實來作為判斷天下太平的根據的,不一定要求祥瑞齊備。聖主治理天下,盼望天下太平,百姓安樂,並不期待符瑞的出現。

【原文】

57·3且夫太平之瑞,猶聖主之相也(1)。聖王骨法未必同(2),太平之瑞何為當等?彼聞堯、舜之時,鳳皇、景星皆見(3),河圖、洛書皆出,以為後王治天下,當復若等之物,乃為太平。用心若此,猶謂堯當復比齒(4),舜當復八眉也(5)。夫帝王聖相前後不同,則得瑞古今不等。而今王無鳳鳥、河圖,為未太平,妄矣。孔子言鳳皇、河圖者,假前瑞以為語也,未必謂世當復有鳳皇與河圖也。

【注解】

(1)主:據下文“聖王骨法未必同”,當作“王”。相:骨相。王充認為從人的相貌特征可以看出他的“命”的好壞。參見本書《骨相篇》。

(2)骨法:骨相特征。

(3)景星:參見52·1註(2)。

(4)比齒:即“駢(pián蹁)齒”,牙齒不分開,長成一片。傳說帝嚳“駢齒”。

(5)八眉:即《骨相篇》所說的“眉八採”。傳說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

【譯文】

象征太平的祥瑞,好比是聖王的骨相。聖王的骨相特征未必都相同,象征太平的祥瑞為什麽就應當相同呢?他們聽說堯、舜的時候,鳳凰、景星都出現,河圖、洛書也都出現,就認為以後的帝王大治天下時,也應當出現這一類祥瑞之物,才能稱為天下太平。依照這種想法,好比說堯應當像帝嚳那樣長出比齒,舜也應當像堯那樣眉毛有八種顏色。帝王的聖相前後不相同,那麽他們遇到的祥瑞古代和現代就不會一樣。如果當今的帝王由于沒有鳳鳥、河圖一類的祥瑞,便認為天下還沒有太平,這就錯了。孔子說到鳳凰、河圖這類東西,是要借用從前出現過的祥瑞來闡述自己觀點的緣故,不一定是說世上應當再有鳳凰與河圖出現。

【原文】

57·4夫帝王之瑞,眾多非一,或以鳳鳥、麒驎,或以河圖、洛書,或以甘露、醴泉,或以陰陽和調,或以百姓義安(1)。今瑞未必同于佔,古應未必合于今,遭以所得,未必相襲。何以明之?以帝王興起,命祜不同也(2)。周則烏、魚(3),漢斬大蛇(4)。推論唐、虞,猶周、漢也。初興始起,事效物氣(5),無相襲者,太平瑞應,何故當鈞(6)?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7),藏身破置之路也(8)。

【注解】

(1)乂(yì義):安定。

(2)祜:據遞修本當作“祐”。祐:福祐,這裏指祥瑞。命祐:王充認為帝王稟承的是吉命,興起時必然遇吉兆。祥瑞“眾多非一”,遇到的祥瑞有偶然性,所以帝王興起時遇到的祥瑞就各不相同。參見本書《初稟篇》。

(3)周則烏、魚:參見12·1註(2)“武王得白魚、赤烏”條。

(4)漢斬大蛇:傳說漢高祖劉邦夜間行路,斬斷了一條攔住去路的大白蛇。參見《史記·高祖本紀》及本書《吉驗篇》。

(5)事:指統一天下的實際情況。物氣:泛指祥瑞。

(6)鈞:通“均”。

(7)守株待兔:語本《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蹊(xī西):路,這裏指方法。

(8)罝(jū居):捕捉兔子的網。藏身破罝:出處不明,意與守株待兔相近。

【譯文】

帝王遇到的祥瑞,多種多樣並非一種,或許是鳳鳥、麒驎,或許是河圖、洛書,或許是甘露、醴泉,或許是陰陽之氣調和,或許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現在的祥瑞未必與古代的相同,古代的祥瑞未必與現在的相合,偶然遇上什麽祥瑞就是什麽祥瑞,不一定古今相沿襲。用什麽證明這一點呢?用帝王興起時,遇到的祥瑞不同就可以證明。周武王遇到的是赤烏、白魚,漢高祖是斬了大白蛇。推論唐堯、虞舜時的祥瑞,也應當如同周代和漢代的祥瑞不相沿襲一樣。帝王剛剛興起的時候,具體遇到的祥瑞,沒有互相沿襲相同的,象征天下太平的祥瑞,為什麽應當相同呢?用已經出現過的祥瑞作為標準,去硬套將來會出現的祥瑞,就好比是採用守株待兔和藏身破置的辦法一樣可笑。

【原文】

57·5天下太平,瑞應各異,猶家人富殖(1),物不同也。或積米谷,或藏布帛,或畜牛馬,或長田宅(2)。夫樂米谷不愛布帛,歡牛馬不美田宅,則謂米谷愈布帛,牛馬勝田宅矣。今百姓安矣,符瑞至矣,終謂古瑞河圖、鳳皇不至,謂之未安,是猶食稻之人,入飯稷之鄉,不見稻米,謂稷為非谷也。實者,天下已太平矣。“未有聖人,何以致之?未見鳳皇,何以效實?”問世儒不知聖(3),何以知今無聖人也?世人見鳳皇,何以知之?既無以知之,何以知今無鳳皇也?委不能知有聖與無,又不能別鳳皇是鳳與非,則必不能定今太平與未平也。

【注解】

(1)殖:經商牟利。

(2)長(hǎng掌):成長,添置。

(3)問:指對上述議論的質問。

【譯文】

天下太平,出現的祥瑞各不相同,如同老面姓發財致富,收藏的財物不相同。有的積蓄米谷,有的收藏布帛,有的畜養牛馬,有的添置田宅。喜歡米谷的不喜歡布帛,喜歡牛馬的不羨慕田宅,就說米谷勝過布帛,牛馬勝過田宅了。當今老百姓安樂了,符瑞也出現了,竟然說古代的祥瑞河圖與鳳凰沒有到來,認為天下還不太平,這好比吃稻米的人進入吃稷類的地方,沒有看見稻米,就認為稷不屬于谷類一樣。實際上,天下已經太平了。有人說:“沒有聖人,怎麽能使天下太平呢?沒有見到鳳凰,怎麽能證明天下太平是事實呢?”質問俗儒並不能識別聖人,憑什麽知道當今沒有聖人呢?一般人見到了鳳凰,又怎麽能識別它呢?既然不能識別它,憑什麽知道當今沒有鳳凰呢?確實不能識別有沒有聖人,又不能識別鳳凰是不是鳳凰,那麽必然不能確定當今天下是太平還是不太平。

【原文】

57·6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然後仁(1)。”三十年而天下平(2)。

漢興,至文帝時二十餘年(3),賈誼創議,以為天下洽和,當改正朔、服色、製度(4),定官名,興禮樂。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5)。夫如賈生之議,文帝時已太平矣。漢興二十餘年,應孔子之言“必世然後仁”也。漢一代之年數已滿(6),太平立矣,賈生知之。況至今且三百年,謂未太平,誤也。且孔子所謂一世,三十年也。漢家三百歲,十帝耀德(7),未平如何?夫文帝之時,固已平矣,歷世持平矣(8)。至平帝時(9),前漢已滅,光武中興(10),復致太平。

【注解】

(1)世:古代以三十年為一世。引文參見《論語·子路》。

(2)“三十年而天下平”七字疑為釋上句之語。王充喜于文中解經,語尾定有“也”字。疑“平”字下脫一“也”字。”

(3)二十餘年:西漢于公元前206年立國,至漢文帝即位時已歷27年。

(4)正朔:夏歷正月初一。古代每個新王朝建立時,要向全國頒布新歷法重新確定每年的正月初一在哪一天,叫“定正朔”。奉不奉行新歷法,是服不服從新王朝的主要標志之一。服色:參見51·12註(3)。

(5)遑(huáng皇):閒暇,空閒。以上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6)代:當為“世”字。這是唐人避諱所改,今本沿用。

(7)上帝:從西漢高祖劉邦至東漢章帝,實際上經歷了十四個皇帝,這裏是以三十年為一世,舉其大數而言。

(8)持:當作“治”,此亦系唐朝人避高宗諱而改之。

(9)平帝:漢平帝劉衎。在位五年。元始五年(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

(10)中興:指一個王朝衰敗之後又復興。

【譯文】

孔子說:“如果有聖人興起統治天下,必須經過三十年才能實現仁政。”經過三十年天下就可以太平了。漢朝興起,到漢文帝時已經二十多年了,賈誼首先建議,修改正月初一的日子,改變服色,改變各種製度,確定官職名稱,興辦禮樂儀式。漢文帝剛登上帝位,謙讓說還來不及顧到這些改革。按照賈誼的建議,漢文帝時天下就已經太平了。漢朝興建二十多年,應驗了孔子“必須經過三十年才能實現仁政”的話。漢朝三十年的年數已經滿了,太平已經成功,賈誼明白這一點。何況至今已將近三百年了,說天下還不太平,這就錯了。況且孔子所說的一世,是三十年。漢家天下已經歷了三百年,十位皇帝功德顯耀,說天下還沒有太平怎麽行呢?漢文帝的時候,本來天下已經太平了,歷代都達到了太平。到了漢平帝時,前漢已經滅亡,光武皇帝復興了漢朝,再次導致了天下太平。

【原文】

57·7問曰:“文帝有瑞,可名太平,光武無瑞,謂之太平,如何?”曰:夫帝王瑞應,前後不同,雖無物瑞,百姓寧集,風氣調和,是亦瑞也。何以明之?帝王治平,升封太山(1),告安也。秦始皇升封太山,遭雷雨之變(2),治未平,氣未和。光武皇帝升封,天晏然無雲,太平之應也,治平氣應。光武之時,氣和人安,物瑞等至。人氣已驗(3),論者猶疑。孝宣皇帝元康二年(4),鳳皇集于太山,後又集于新平(5)。四年,神雀集于長樂宮(6),或集于上林(7),九真獻麟(8)。神雀二年(9),鳳皇、甘露降集京師(10)。四年,鳳皇下杜陵及上林(11)。五鳳三年(12),帝祭南郊(13),神光並見,或興子谷(14),燭耀齋宮(15),十有餘日(16)。明年,祭後土(17),靈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時。甘露、神雀降集延壽、萬歲宮(18)。其年三月,鸞鳳集長樂宮東門中樹上(19)。甘露元年(20),黃龍至,見于新豐(21),醴泉滂流(22)。彼鳳皇雖五六至,或時一鳥而數來,或時異鳥而各至,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祭後土天地之時,神光靈耀,可謂繁盛累積矣。孝明時雖無鳳皇,亦致麟、甘露、醴泉、神雀、白雉、紫芝、嘉禾(23),金出鼎見(24),離木復合(25)。五帝三王,經傳所載瑞應,莫盛孝明。如以瑞應效太平,宣、明之年倍五帝、三王也。夫如是,孝宣、孝明可謂太平矣。

【注解】

(1)封:封禪。參見24·1註(6)。太山:即泰山。

(2)以上事參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3)人:指“人安”。氣:指“氣和”。

(4)元康:漢宣帝年號,公元前65~前62年。

(5)新平:古地名,在今陝西彬縣。

(6)神雀: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長樂宮:參見50·1註(6)。

(7)上林:參見50·1註(5)。

(8)九真:參見50·19註(7)。

(9)神雀:即“神爵”。漢宣帝年號,公元前61~前58年。

(10)京師:指西漢的都城長安。

(11)杜陵:古縣名。西漢元康元年(前65)改杜縣置,因宣帝築陵于東原上,故名。治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12)五鳳:漢宣帝年號,公元前57~前54年。

(13)南郊:古代帝王祭天在都城的南郊。

(14)子:據《漢書·宣帝紀》應為“于”。

(15)齋宮:帝王在祭祀前舉行齋戒(忌葷腥、戒酒、沐浴更衣)的地方。

(16)日:據《漢書·宣帝紀》應作“刻”。刻:古代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晝夜分為一百刻。

(17)後土:土地神。

(18)延壽:延壽宮,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甘泉山上。萬歲宮:在今山西萬榮西南。

(19)鸞(luán巒)鳳:傳說中鳳凰的一種。

(20)甘露:漢宣帝年號,公元前53~前50年。

(21)新豐:古縣名,在今陝西臨潼東北。

(22)滂流:涌流,形容流量很大。

(23)“麟”字前脫一“麒”字。紫芝:紫色的靈芝草。嘉禾:長得特別茁壯、與眾不同的禾。

(24)金出:指漢明帝時巢湖(在今安徽)裏發現黃金十餘斤。鼎見:指漢明帝時,在廬江郡(今安徽廬江縣一帶)挖出一個銅鼎。以上事參見《後漢書·明帝紀》、本書《驗符篇》。

(25)離木復合:《指瑞篇》:“孝武皇帝西巡狩,。。又有木枝出復合于本。”

【譯文】

有人問:“漢文帝時有祥瑞出現,可以稱為天下太平,光武皇帝時沒有祥瑞出現,稱之為天下太平,怎麽行呢?”回答說:帝王的祥瑞,前後出現的不相同,雖然沒有具體的事物表現祥瑞,但是老百姓安定,風調雨順,這些也都是祥瑞。用什麽證明這一點呢?帝王治理天下太平時,就要登上泰山封禪,這是向上天報告天下太平了。秦始皇登上泰山封禪,遇到了雷雨的災變,是因為治理天下還沒有太平,陰陽之氣尚未調和。光武皇帝登泰山封禪,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是天下太平的應驗,天下太平了,和氣就自然會同它應和。光武皇帝的時候,陰陽之氣調和老百姓安定,物瑞等待出現。“人安”、“氣和”已經應驗,然而論事的人卻還不肯相信。漢宣帝元康二年,鳳凰停落在泰山上,後來又停落在新平這個地方。元康四年,神雀停落在長樂宮,有時又停落在上林苑,同時九真郡進獻了麒麟。神爵二年,鳳凰,甘露降落在京城長安。神爵四年,鳳凰飛下杜陵縣及上林苑。五鳳三年,漢宣帝在南郊祭天,神光一齊出現,有時出現在山谷中,照耀齋宮達十餘刻。第二年,漢宣帝祭祀土地神,靈光再次出現,靈光出現時的情形和在南郊祭天時一樣。同時,甘露、神雀降落在延壽宮和萬歲宮。這年三月,鸞鳳停落在長樂宮東門中的樹上。甘露元年,黃龍來到,出現在新豐這個地方,同時,醴泉涌流不息。那些鳳凰雖然來了五六次,或許是同一隻鳳凰來了幾次,或許是不同的鳳凰分別到來,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先後出現,祭祀土地神和天地的時候,神光顯靈照耀,可以說是祥瑞繁盛層出不窮了。漢明帝時候,雖然沒有出現鳳凰,也招致了麒麟、甘露、醴泉、神雀、白雉、紫芝、嘉禾,黃金銅鼎出現,伸出去的樹枝又長回到樹幹上。五帝、三王時代,經傳上所記載的祥瑞,沒有一個超過漢明帝的。如果以祥瑞來判斷天下是不是太平,那麽漢宣帝、漢明帝時的瑞應已加倍勝過五帝、三王時代了。如果是這樣,漢宣帝、漢明帝時可以稱作天下太平了。

【原文】

57·8能致太平者,聖人也,世儒何以謂世未有聖人?天之稟氣,豈為前世者渥,後世者泊哉(1)?周有三聖,文王、武王、周公,並時猥出(2)。漢亦一代也,何以當少于周?周之聖王,何以當多于漢?漢之高祖、光武,周之文、武也。文帝、武帝、宣帝、明帝,今上(3),過周之成、康、宣王。非以身生漢世,可褒增頌嘆,以求媚稱也。核事理之情,定說者之實也。俗好褒遠稱古,講瑞上世為美(4),論治則古王為賢,暏奇于今(5),終不信然。使堯、舜更生,恐無聖名。

【注解】

(1)泊:通“薄”。少。

(2)猥(wěi偉):眾多。

(3)今上:當今皇帝,指漢章帝。

(4)依文例“瑞”下宜有“則”字,方與下句“論治則古王為賢”對文。

(5)暏:當作“睹”,形近而誤。

【譯文】

能夠招致天下太平的,是聖人,俗儒憑什麽說當代沒有聖人呢?上天供給氣,難道由于是前代的人就供給多些,是後代的人就供給少些嗎?周代有三位聖人,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同時紛紛出現。漢朝也是一個朝代,憑什麽聖人應當少于周代呢?周代的聖王,憑什麽應當多于漢代呢?漢代的漢高祖、光武帝,可與周代的文王、武王相比。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以及當今皇上漢章帝,都超過了周代的周成王、周康王和周宣王。並不是因為自己生活在漢代,就隨意誇大贊美漢代,以博得君王的寵幸、贊賞啊。是為了考察事理的真情,判斷論說者的實際情況。世俗喜好贊美稱頌遠古時代,說祥瑞就認為古代的為好,論治理天下就認為古代的帝王賢明,在當今見到卓絕的帝王,卻始終不相信。即使堯、舜再生,恐怕也不會獲得聖人的美名。

【原文】

57·9獵者獲禽,觀者樂獵,不見漁者,之心不顧也(1)。是故觀于齊不虞魯(2),遊于楚不歡宋。唐、虞、夏、殷,同載在二尺四寸(3),儒者推讀(4),朝夕講習,不見漢書,謂漢劣不若。亦觀獵不見漁,遊齊、楚不願宋、魯也。使漢有弘文之人(5),經傳漢事,則《尚書》、《春秋》也。儒者宗之,學者習之,將襲舊六為七(6),今上上王至高祖(7),皆為聖帝矣。觀杜撫、班固等所上漢頌(8),頌功德符瑞,汪。。深廣(9),滂沛無量(10),逾唐、虞,入皇域(11),三代隘闢(12),厥深洿沮也(13)。

【注解】

(1)之:當是“人”字之誤。顧:當作“願”。“不願”與下文“不虞”、“不歡”,義並同。又下文“遊齊、楚不願宋、魯也。”可證。

(2)虞:通“娛”。喜歡。

(3)二尺四寸:參見11·3註(1)。

(4)推:推究,探索。推讀:認真鑽研。

(5)弘文之人:學識淵博、善于寫文章的人。

(6)舊六:指原有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書。

(7)王:即“上”字之誤而衍,當刪。

(8)杜撫:杜叔和,東漢人,以門徒眾多著稱于時。班固:參見38·16註(4)。漢頌:歌頌漢代功德的辭賦。

(9)汪。。(wèi畏):形容水又深又廣。汪。。深廣:形容帝王的功德深厚。(10)滂沛:水流湍急。

(11)皇:指三皇。

(12)闢:通“僻”。偏僻,鄙陋。

(13)厥:其,指夏、商、周三代。洿:同“污”。停積不流的水。沮(jù劇):低濕地帶。

【譯文】

打獵的人獵獲了禽獸,旁觀的人就對打獵感興趣,由于沒有觀看到捕魚的人,觀者的心理就不會向往這方面的事情。所以在齊國觀光就不會喜歡魯國,在楚國遊覽就不會喜歡宋國。唐堯、虞舜、夏代、殷代的事情都記載在二尺四寸大的經書上,讀書人認真鑽研,早晚互相討論學習,由于經書上看不到關于漢代歷史的記載,就說漢代不行,比不上唐、虞、夏、殷幾代。也就如觀看打獵沒有看見捕魚,遊覽在齊國、楚國就不羨慕宋國、魯國一樣。假使漢代有擅長寫文章的人,把漢代的歷史寫成經傳,那就會和《尚書》、《春秋》一樣受重視了。讀書人尊崇它,做學問的人溫習它,將會接續原來的六經而成為七經,從當今的皇帝往上推到漢高祖都成為聖王了。看杜撫、班固等獻上的歌頌漢代功德的辭賦,頌揚漢代的功德祥瑞,像汪洋一樣又深又廣,像急流一樣永無止息,超過了唐、虞時代,進入了三皇時代的崇高境界,連夏、商、周三代也顯得很淺陋,它們的深度隻不過像低窪的泥塘罷了。

【原文】

57·10“殷監不遠(1),在夏後之世(2)。”且舍唐、虞、夏、殷,近與周家斷量功德。實商優劣,周不如漢。何以驗之?周之受命者文、武也;漢則高祖、光武也。文、武受命之降怪(3),不及高祖、光武初起之祐;孝宣、明之瑞(4),美于周之成、康、宣王。孝宣、孝明符瑞,唐、虞以來,可謂盛矣。今上即命,奉成持滿(5),四海混一,天下定寧。物瑞已極,人應訂隆(6)。唐世黎民雍熙,今亦天下修仁,歲遭運氣(7),谷頗不登,迥路無絕道之憂(8),深幽無屯聚之奸。周家越常獻白雉(9),方今匈奴、鄯善、哀牢貢獻牛馬(10)。周時僅治五千裏內,漢氏廓土,收荒服之外(11)。牛馬珍于白雉,近屬不若遠物。古之戎狄(12),今為中國;古之裸人(13),今被朝服(14);古之露首,今冠章甫(15);古之跣跗(16),今履商舄(17)。以盤石為沃田,以桀暴為良民,夷坎坷為平均,化不賓為齊民,非太平而何?夫實德化則周不能過漢,論符瑞則漢盛于周,度土境則周狹于漢(18),漢何以不如周?獨謂周多聖人,治致太平。儒者稱聖泰隆,使聖卓而無跡(19);稱治亦泰盛,使太平絕而無續也。

【注解】

(1)監(jiàn鑒):通“鑒”。借鏡。

(2)後:君王。夏後之世:夏朝。引文參見《詩·大雅·蕩》。

(3)怪:怪異,指祥瑞。

(4)“明”字上亦當有“孝”字。下句“孝宣、孝明符瑞”,有“孝”字可證。(5)奉成持滿:形容繼承了前代功業,各方面都很完善。

(6)人應:表現在人事方面的瑞應,指上文的“人安”。訂隆:疑當是“斯隆”之誤。

(7)運氣:指自然運行的災害之氣,即本書《恢國篇》中的“無妄氣”。

(8)迥(jiǒng窘):邊遠。

(9)越常:亦作“越裳”或“越嘗”。參見18·5註(12)。

(10)匈奴:參見9·5註(6)。鄯(shàn善)善:古西域國名,本名樓蘭。王居扞泥城(今新疆若羌縣治卡克裏克),西漢元封三年(前108)內附。哀牢:古國名,在今雲南保山市怒江以西,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國王賢傈始和東漢交通,受漢封號,建立朝貢關系。東漢明帝時在那裏設定了哀牢、博南兩縣。

(11)收:據本書《別通篇》“漢氏廓土,牧萬裏之外”,應作“牧”。牧:治理,控製。荒服:參見25·2註(5)。

(12)戎狄: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

(13)裸人:指處于原始社會階段,還不具備穿衣服條件的少數民族。

(14)被:通“披”,穿。朝服:朝見皇帝時的禮服。

(15)章甫:一種成年男子戴的帽子。

(16)跣(xiǎn險):赤腳。跗(fū夫):腳背。跣跗:赤足。

(17)商:應作“高”。形近而誤。高舄(xì細):厚底鞋。

(18)度(duó奪):估量,計算。

(19)跡:追尋蹤跡。無跡:無法妨效。

【譯文】

“殷代的借鏡不必到很遠的時代去尋找,就在夏代可以找到。”故且拋開唐、虞、夏、殷幾代不談,就近和周代比較功德。實事求是地評定優劣,周代比不上漢代。用什麽來證明這一點呢?周代承受天命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漢代則是漢高祖和光武皇帝。周文王和周武王受命時出現的祥瑞,趕不上漢高祖和光武帝興起時出現的祥瑞;漢宣帝和漢明帝時出現的祥漢,好于周代成王、康王、宣王時代。漢宣帝和漢明帝時出現的祥瑞,從堯、舜以來,可以說是最盛的了。當今皇帝即位,繼承前代功業各方面都很完善,天下統一,全國安寧。祥瑞之物已經多到了極點,表現在人事上的瑞應同樣興盛。唐堯時代百姓和睦融洽,當今也是天下講求仁義道德。盡管遇上了災害之氣,谷物頗為歉收,可是遠行沒有被攔路搶劫的憂慮,偏僻的地方也沒有壞人聚集。周代有越常進貢白野雞,當今有匈奴、鄯善、哀牢貢獻牛馬。周朝所管轄的區域不超過五千裏,漢朝開拓疆域,控製了最邊遠的荒服之外的地區。牛馬比白野雞珍貴,近處繳納的東西不如遠方的貢物珍貴。古代西北的戎狄,現在變成了中原的諸侯國;古代的裸人,現在穿上了朝服;古代光著頭的人,現在戴上了帽子;古代赤足的人,現在穿上了厚底鞋。把沙石地改造成肥沃的田土,把強悍不馴的人教化成良民,把高低不平的土地鏟得很平整,教化不臣服的人成為平民,這不是天下太平而是什麽呢?依據事實判斷在道德教化方面則周代不可能超過漢代,若講到祥瑞的出現則漢代比周代興盛,計算國土區域則周代比漢代狹小,漢代為什麽不如周代呢?偏說周代聖人多,治理天下達到太平。世儒稱頌聖人過高,使得聖人卓越無比而無法仿效;稱頌天下大治也太過分,使得太平之世斷絕而無法延續下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