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研究生畢業論文:農民工返鄉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中國大量青壯年農民紛紛離開家鄉.涌人城市務工.形成中國特有的農民工現象 目前中國約有2-3億農民工.其中外出人員約有1.3億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嚴重影響了中國沿海地區以出口為主要導向的經濟發展.導致大量東南沿海地區的外出農民工不得不返回農村 自xx年下半年開始.始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加大 由于外部需求顯著減少.中國外貿企業訂單也隨之大幅縮減.導致大批無丁可打的農民工返回農村。

農民工返鄉的原因分析對于農民工的大量返鄉.筆者認為.從xx年的民工荒開始.對農民工的一些體製性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多方面問題的疊加才是農民工大量返鄉的根本原因。

製度方面

以戶籍製度為核心的城鄉分割體製是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農民工受到政府和用工單位的多方面歧視 其中主要是政府方面的製度性歧視.包括國有企業和正規就業部門的行業準入門檻對農民工的限製.而其他所有製行業雖無製度方面的歧視.但深受正規部門就業政策的影響.也多方面對農民工進行剝奪.主要表現為壓低工資、降低福利待遇、逾時勞動、無基本的社會保障等 就業製度的歧視已經延伸到用工管理的全過程 由于農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成本高、風險大.使得農民工進入城市而不能融入城市.成為城市的邊緣人。在子女教育方面.農民工的子女往往被排斥在現行教育體製之外.面對與自己同齡的城裏的孩子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在城裏的農民工子女隻能選擇有限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或者繳上巨額的捐助費才能與城裏的孩子一起上學 他們往往成立自己的地下學校,教育質量難以保障.且又往往被政府所取締 為了孩子上學.外出打工的父母也往往選擇了返鄉此外.農民工仍受縛于土地.這意味著他們不可能得到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盡管部分農民工受惠初級醫保.可與兩億多農民工的基數相比不過是杯水車薪 更惡劣的是.一些沿海城市政府要求工廠為農民工繳納社保.當農民工離開當地後這筆錢卻落入地方政府的腰包。由于沒有被納入醫療、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範圍之內.一旦出現各種意外.他們也往往選擇返鄉。

近年來中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使農民工城鄉遷移的推力減弱農民工外出.首先是由于對外出打工的心理預期報酬高于留在家鄉生產的報酬 正如發展經濟學中托達羅模型所假設的那樣.遷移決策取決于潛在的遷移者對預期收入的估計。這種估計同時依賴于當前城市工資水準和在城市現代部門就業的概率 城鄉收入差距構成了遷移動機的主要方面 中國實行的是城鄉分治的隔離政策.農民工不能進入城市現代部門.而是在非正規部門就業。正如劉彬純教授所說的那樣,托達羅的理論在中國遇到了阻力 由于非正規部門較差的社會福利政策和工作的不穩定性.使得在國家加大對農業投入的時候.例如中國政府減免農業稅、增加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等等.致使農業的收益相對增高.部分農民工可能會選擇返回農村。

新《勞動契約法》的出台,使農民工的城鄉遷移的拉力減弱新《勞動契約法》加大了對農民工的權益保證,致使企業用工成本增高.削減了企業的用t需求量 城市對農民工城鄉遷移的拉力減弱 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城市對勞動力的吸納力大大降低.由此也減少了外出農民工的就業機會. 這也是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之一。

經濟方面

中國的巨觀經濟環境也是部分外出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中國容納農民工的大部分產業為外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出口主導型經濟以壓低生產要素、壓低價格戰勝他國產品.勞動力價格被一壓再壓.這使得民t多年來處于僅夠溫飽. 而無法滿足對自己及下一代進行投資的困境.形成低級打工者代際傳遞的貧困鏈條 如今中國經濟遭受金融危機沖擊.民工群體遭遇嚴重沖擊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出el量銳減.致使大量農民工失去工作崗位返鄉 到xx年初.全國已有近xx萬農民工失業 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到了轉型期.而在金融危機影響之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已是時勢所趨。事實上,沿海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起始于金融危機來襲之前.早期沿海地區的“用工荒”現象便是其反映 “返鄉潮”與“用工荒”相比較.並非戲劇性轉變,隻是金融危機與產業結構調整等多方因素夾雜之下的“並發症”而已。

農民工自身貭素過低.不適應現代產業結構轉換長期以來.政府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導致大量農民工不能享受到真正的義務教育.除了力氣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人力資本。從技工荒到這次大規模的農民工返鄉.首當其沖的是那些技術貭素較低的農民工 他們無一技之長.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最易受到沖擊。一旦工資降低到其生產的最低限.他們便會離開城市返回農村。所以.一方面是企業的有些崗位找不到]_人.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工人找不到工作 這部分非自願性失業的人口是由于自身貭素原因造成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