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談影響大學生就業觀演變的政策探索

摘要:大學生就業觀雖然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形成、變化、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其受到主體、家庭、學校、社會發展等多種因素製約。在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就業觀演變的諸多因素中,政治經濟體製改革帶來的影響又至關重要。因而本文擬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就業觀演變的政治經濟因素,作一些巨觀的梳理和初步思考。

一、不同時期大學生的各種就業觀

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大學生就業方式及觀念的變遷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統包統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或“服從分配、走向開放、自主擇業”。

1、計畫分配階段大學生的就業觀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學生是在計畫經濟體製下成長起來的。在這一時期,國家採用統包統分的政策分配人才,大學生按照國家政策,一般說來需要返回戶籍所在地工作,所以很少有自主選擇的就業觀念。畢業後到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國有企業去工作的直接分配方式,讓他們基本上也不用擔心就業問題。服從分配的就業觀點和統分統包的就業政策,決定了這個時期大學生的就業觀普遍有:擇業傾向上不主動,擇業標準上偏政治化,擇業意向上重政工而輕農商的特點。政策引導下的這種 “等、靠、要”的想法,與後來市場導向下的自主擇業觀截然不同。

2、計畫分配向雙向選擇過渡階段大學生的就業觀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國經濟政策開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大學生的就業政策也發生了轉折,我國對大學生的就業製度開始分步驟、分層次地逐步由“統分統包”向“雙向選擇”改革。具體來說,1983年-1993年這一階段,國家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山東海洋學院等院校作為試點,在調配工作中進行了“供需見面”相互選擇的就業辦法。至1993 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學生“自主擇業”的製度,標志著競爭開始引入大學生就業,實現了由“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向“自主擇業”的過渡。

競爭機製被引入高校後畢業生就業方向開始趨向市場化。這十餘年大學生的擇業標準較之社會、政治地位,經濟地位成為了首選。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出現了新的特點和趨勢:擇業傾向上走向多樣、主動;擇業標準上走向經濟化;擇業意向上偏重經濟收入高的職業。這個階段的大學生就業時開始主動追求個人利益,為進入市場經濟體製下自由擇業做下了鋪墊。

3、雙向選擇階段大學生的就業觀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在這一階段,國家不再負責安排大學生的具體就業崗位,而是引導大學生投身到就業市場進行自主擇業,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雙向選擇的關系基本確立。很多大學生在就業時認為“待遇決定職業選擇”,更加註重職業收入,工作對生活的改善。在擇業標準方面,行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擇業意向上工商並重,往日不被看好的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成為新的就業熱點;在就業認識上,意識到“創業也是就業”,勇于創業成為普遍接受的觀念。這一階段大學生自主擇業就業觀日漸成熟,標志著我國健康完善的大學生就業觀步入了正軌。

二、現階段政治經濟政策對大學生就業觀發展的製約

探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生就業觀演變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經濟體製、大學生戶籍和就業製度、高等教育製度等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的調整,促使了大學生就業觀念不斷變化。這些政策一方面極大地推進了大學生就業觀的演變與發展,充分的利用了青年力量來進行市場經濟建設。談影響大學生就業觀演變的政策探索,但另一方面囿于我國龐大的大學畢業生數量,當下不少政治經濟政策仍然約束著大學生就業觀的進一步發展。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我國大學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職業取向表現出了較高的一致性,充分說明社會因素對大學生的擇業影響很大。“因此可以推斷,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對他們的擇業意識和擇業行為產生了很大影響,事實上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我們認為,勞動力市場的製度性分割是大學生擇業取向形成和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新古典經濟學曾提出充分就業均衡的假定,但在我國,勞動力市場被很多諸如性別、製度、學歷、戶籍等因素分割成了高低不同的子市場,這其中尤以製度性因素為甚。製度性因素把我國勞動力市場,進行了城鄉二元勞動力市場和城市內部主、次市場的分割。沿海地區、城市、外企、國家機關等可以看作是主要市場,農村、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等可以看作是次要市場。較之主要市場,大學生在次要市場要想找到工資回報率高,前途光明甚至可方便流動、合理社會保障的就業機會非常困難。製度性因素劃分出的主、次市場,迫使大學生不得不放棄對次要市場的就業嘗試,不惜付出暫時的失業代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