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中國古代選官製度探究範文

中國古代選官製度探究範文:

一、中國古代選官製度的歷史發展進程

選官製度是與國家同步出現于人類歷史舞台。蘇東坡說: “三代以上出于學, 戰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後出于郡縣吏, 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這段話, 實際上劃出了中國古代選官製度的幾個發展階段。我國古代選官製度,萌芽于原始社會末期“軍事民主製”時期的禪讓製,而它的正式形成,則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事。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選官製度的發展,大致可分三個大階段,即:世官製、察舉製和科舉製三個時代。

夏、商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建立和初步發展時期。據《禮記•禮運篇》記載,當時諸侯傳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為禮”,即實行世官製。在這種製度下,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賞不能勸其努力,罰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隸社會鼎盛的西周,世官製也進入鼎盛時期。周世官製的特點是:它與當時推行的宗法製、分封製緊密結合。那些擔任王室或諸侯國官職的大小貴族,便是受封的各級封君,他們均遵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代代相襲,佔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壟斷官職。春秋時,社會開始大變革,出于爭霸鬥爭的需要,一些大國突破世官製的架構,實行明賢主義。到了戰國,社會變革更加劇烈,隨著奴隸製的崩潰和封建製的確立,唯功唯賢的新選官製度逐步建立起來,例如:“以客出仕”是戰國最風行的仕進途徑。“客”, 據史家解釋, 就是“賓客”。戰國以客出仕的史實中, 仍以秦國最為典型。到此,世官製時代終告結束。

秦漢是我國古代出現的空前的大一統時期。秦統一前後的仕途主要有:保舉、軍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舉又稱作“任”,是負有法律責任的薦舉,即“舉其顯,復保其微;舉其始,復保其終”;吏道即由“吏”(狹義的“吏”,指官府的低級公務人員如“佐”、“史”之類)選“官”的入仕途徑,主要通過考課製度實現;通法是指凡通曉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羅人才。公元前2xx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書”的建議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便幾乎壟斷了秦仕進之途。劉邦建立漢王朝後,隨著國家的統一和強大,幅員遼闊, 國祚長久, 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統計, 漢朝“吏員自佐吏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這麽眾多的官員顯然需要相對穩定的選官製度培養與選拔。考漢代選官, 主要通過吏道與文學兩條途徑。漢王朝首先創立了察舉製度。此製選官,先經官吏察訪,然後推薦給中央予以任用;舉薦的標準,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體說來,漢武帝以前,是察舉製產生、確立時期;其後則是此製的規範發展時期。東漢末,由于天下喪亂,人士流移,考詳無地,魏王曹丕採納陳群的建議,實行九品中正製(又稱九品官人法)。這實際上是一種發展了的察舉製,它規定在地方州郡分別設立大小中正,負責以九個等級品評在地區的士人,作為授官的依據,並對已評定的品級定期予以升降。九品中正製初行時雖有選賢用意,但不久即被門閥勢力左右,成為世族把持政權的工具,以至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中國古代選官製度探究

隋唐之間發生了禍及天下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在戰爭中士族主度和門閥勢力衰落,中小地主逐漸興起,九品中正製遂為新興的科舉製所取代。科舉製在中國古代實行了1300 多年, 其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隋文帝于開皇十八年(598 年) “詔京官五品以上, 總管刺史, 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 年) ,又在眾多的科目中首開“進士”一科, 標志著科舉製的創立。所謂科舉製,是一種按照不同的科目通過考試而選取人才的製度。李唐王朝建立後, 繼續開科取士, 並使之定型化。唐初, 科舉考試分常舉與製舉兩大類。常舉設的科目非常多, 如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等; 製舉,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于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率、祥明政術可以理人等。兩種舉製共設有90 多科。常舉每年一次, 由禮部主持; 製舉是皇帝據臨時需要, 不定期舉行, 取士也較少, 故被視為“非正途”。常舉眾科中, 有的是偶爾設定, 有的很快停止, 隻有明經和進士經常舉行。明經考試主要考背誦,易中; 進士考詩賦, 須構思, 故難考。進士雖難考,但考中後容易飛黃騰達, 故時人有“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為不美”的認識, 說明人們比較推重。後來進士科獨盛, 士子更是趨之若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