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淺論

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弘揚和提倡現代社會的公民孝道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提供支持。

中國傳統孝道文化蘊藏了豐富的養老敬老的思想,並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養老敬老的文化傳統。什麽是“孝”?《說文解字》解釋說:“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這一解釋指明了孝是兒女對父母的敬養。儒家的孝的學說從子女角度闡述了父輩與子輩之間有關敬養關系的道德原則和行孝的規定要求。敬老和養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其精神所在。敬老是指對父母及老年人的敬愛和敬重,不僅包括在物質生活上保證父母和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合理需要,而且包括在精神上滿足父母及老年人的需要。養老是指對父母和老年人提供物質供給,生活照顧和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統一于為老年人提供適宜的條件和氛圍,達到生命延續,社會發展之目的。

中國傳統孝道文化蘊藏的養老敬老思想自古有之,源遠流長。孔子在《論語》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其中“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會思想。孟子在養老敬老方面的貢獻表現在:首先,他從人的本性上論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孟子提倡“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已歸矣。”他把養老與“有善”、“仁人歸矣”聯系起來,並推崇“養老敬賢”、“敬老慈幼”。管仲在治國實踐中提出國君出巡要行“九惠之教”,即行九項惠政,其中明確的養老措施有二項,即“老老”和“養疾”。所謂“老老”,就是“凡國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無征,三月有饋肉。八十以上,二子無征,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盡家無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撐。勸子弟精膳食,間所欲,求所嗜,此之謂老老。”這項措施規定,老人70歲以上,一個兒子不服役,每三個月政府饋送一次肉食;80歲以上,兩個兒子不服役,每月都有饋肉;90歲以上的老人。全家不服役,每天都要有饋肉。老人死了,政府供給棺撐。平時勸導老人家裏的弟子,要為老人精心供食。所謂“養疾”,就是“凡國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問之,九十以上,日一問;八十以上,二日一問;七十以上,三日一問;眾庶五日一問;疾甚者以告,上身問之,掌病行于國中,以問病為事,此之謂養疾。”即國家設掌病一官,對老人及一般庶民中的患病者給以問候,對于病危者,國君還要親往探問。在20世紀初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闡釋民生主義時指出“少等的人有教育,壯年的人有職業,老年的人有養活,全國男女,無論老小,都可以享安樂。這就是三民主義的用法。孫中山先生把養老問題和民生之本聯系了起來。由此可見,養老問題不隻是一家一人之事,而是社會之事,是社會管理、社會動策、社會革命、社會理想之事。人人都有老的一天,因而養老問題具有社會普遍性。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及不同的社會製度裏,各社會都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和文化傳統處理這一問題。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中蘊藏的養老敬老思想就是特定國情、社情下的產物。

從中國當前的養老方式看,雖然自助養老、社會養老有一定的發展,但這些養老方式在中國當代社會,所佔比例較小,而且受到諸多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限製。加之我國是個發展中大國,人口基數很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很難指望像某些西方發達福利國家那樣,以社會和國家福利的形式全部解決養老的經濟供給問題。因此,在相當長時期內,家庭養老仍然是中國大多數家庭主要的養老方式。加之孝道文化歷經幾千年,家庭養老也變成了老年人的一種文化精神需要,許多老年人還是願意接受子輩的孝道養老方式。盡管現在大家庭多數不再聚族而居,甚至父母和成年子女也不在一起居住,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割斷血濃于水的親情,中國人還是非常重視家庭親情,家庭仍然是人們的精神家園,父母仍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孝親仍然是大多中國人深厚的情懷和實踐。盡管有孝親與工作、地域、居住、小家庭的諸多矛盾,但這也並沒有影響很多人履行自己孝親的倫理義務。經濟供給、體力付出和照顧、精神關懷,這仍然是很多人的孝道實踐。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作為倫理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傳統養老中起到了教化、導向、凝聚、調控和傳承作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