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關于英美文學理論教材研究分析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關于英美文學理論教材研究,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一、英美文學理論教材的類型

導論型教材 在英美文學理論教材中,不難發現其書名冠以“導論”、“引論”(introduction)或者“指南”(guide)的導論型教材,但這種導論型教材與國人理解的不完全一致。在國人看來,作為導論型教材,應該關註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核心範疇等基本問題,有比較明確的理論建構和明晰的範疇界定,論述過程縝密,結構也應相對完整。而在英美高校,這種具有完整體系的教材並不多,也許受人文社會科學特別是當代哲學不再需求宏大敘事的影響,英美文學理論教材似乎不再追求建構普遍的理論體系。

就所掌握的資料來看,韋勒克和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是少數具有完整體系建構的教材之一。該教材涉及到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韋勒克嘗試通過對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的區分來界定文學理論的研究對象,通過對文學研究的內部和外部的區分來尋找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並重點闡述了文學理論的“內部研究”,分析了與此相關的重要概念。該教材對我國新時期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影響頗深。卡勒的《文學理論》也屬于導論型教材。如果說韋勒克、沃倫的《文學理論》是一種建構型體系的教材的話,那麽這一本便可以視為“解構型”教材了。該教材對文學理論中的幾個關鍵範疇均提出了質疑。其開篇標題為“理論是什麽?”第二章標題是“文學是什麽?”接下來則對文學與理論的關系作了否定的回答。“文學是什麽?你也許會認為這是文學理論的中心問題,但事實上,它並沒有太大的關系。”該教材通過分析歷史上各種界定“文學”的說法,最後將 “文學”理解為從五種視角審視的結果,從而構成了對傳統文學理論嘗試找到文學的普遍性本質的消解。這種解構方式告訴人們,對“文學”這一術語的界定的不可能與無限可能。蘇瑞希·納華的《文學批評基礎》側重從哲學的角度反思文學理論,是一本有相當理論深度的教材。該教材首章為“哲學與當代文學理論的危機”,談到了“客觀主義、懷疑主義、相對主義和極端不確定主義”所帶來的文學理論的危機。以此為出發點,論及“詩學的形式與功能”、“變異、價值和文學理論”等文學理論的核心問題,並探討了文學理論作為一門學科的存在及其意義與前景。這本教材可視為理論面臨坍塌之際的反思和重建。

一些研究文學理論中特定範疇的專論性教材,我們也將它們歸入導論型教材內。安德魯·本尼特與尼古拉斯·羅伊爾合著的《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就屬于此類,該書第二版分二十八章,每章涉及文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如“開端”、“讀者與閱讀”、“人物”、“悲劇”等,第三版又新增四章,仍沿用這一方式。該書各章之間雖亦有參閱,但就整體而言,各章幾乎全憑某一關鍵字而自成一體。此類教材因各章節之間獨立性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從不同的章節入手,從而形成不同的思維路徑。

有些導論型教材則具有史論結合的特征,如查爾斯·布萊斯勒的《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該教材既有對文學理論的核心概念的質疑與界定,又有對自古希臘以來學科史的勾勒,包括對20世紀以來的主要理論批評流派的介紹。還有些教材主要通過對西方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流派的評述來結構全書,伊格爾頓的《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就是如此,它將西方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流派梳理出三條線索,從而引出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的結論。與之類似,佛克馬和易布思合著的《二十世紀文學理論》也是通過對各理論流派的選擇性介紹和評價,嘗試建立一個科學的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文學理論。

選本型教材 選本型教材即選輯他人著述而成,一般為選家根據一定的標準和原則選擇編排一些理論或批評實踐文本,其中大多為經典文本,偶爾也收錄學生習作,用來作為課堂教學或學生閱讀練習的實例。

英美高校文學理論的選本型教材不隻是資料匯編,大多具有選家眼光和水準,大多在選編中有說明、指要或有一定篇幅的介紹。如諾頓出版公司的《諾頓文選理論與批評選集》,在前面就有長達28頁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導引”,對“什麽是闡釋”、“什麽是文學”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學理論與批評作了概要的介紹。再如羅伯特·c.戴維斯和羅納爾德·席勒夫編選的《當代文學批評:文學與文化研究》,該書用兩章的篇幅介紹了“什麽是文學研究”和“什麽是文學理論”。這類教材在英美文學理論教材中佔有一定比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