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範文

活動理論視域下的信息課程最佳化分析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活動理論視域下的信息課程最佳化,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引言

基礎教育中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存在著誤差,對多媒體、網路等信息技術的教學使用僅僅是替代了傳統的教學手段,並沒意識到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的支持、變革作用。由于教師對其認識不足,信息技術在最佳化課堂教學活動的作用並不突出,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偏離了正確的信息化道路。本文將從活動理論這一視角,重新分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以便獲得更有實際意義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在課堂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多媒體、網路等)、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優質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和合適的信息技術學習方式,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學的目標也不僅僅是學生認知獲得,還有信息技術技能、解決問題技能和思維方式的改變。此外,以先進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提倡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的意義建構。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信息技術的課堂活動支持,實踐中,教師對信息技術支持教學改革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僅將其當作黑板一樣的工具,具體存在以下四種問題:

1.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註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習質量。要達到此目的,信息技術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實際教學實踐中,某些教師不顧教學內容的特點,隻重視信息技術的使用形式。比如某位教師執教圓的認識時,為了演示圓的畫法,利用3d 建模做了一個圓規模型,並製作了一段三維動畫。案例的結果表明,雖達到教學目標,但是費時又費力,用傳統的教學手法同樣可以做的,甚至教學效果要明顯的多。信息技術使用過程中,不註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研究,隻註重信息技術使用的形式,為創設教學情景而使用的音樂、動畫、影片等,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給學生的認知過程帶來幹擾,影響態度、情感的培養。所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信息技術,以待提高教學質量。

1.2 信息技術代替傳統媒體,教學手段單一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致使很多教師課堂中往往直接運用多媒體的展示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但是多媒體、電腦、網路等信息技術的使用並不能涵蓋所有的教學內容,有些教學內容如數學、物理課程中的推導過程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黑板書寫)等就可以很好的展現。

由于傳統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其獨特的長處,如黑板板書的可隨時調整功能,模型的的空間結構功能,投影儀的靜態展示功能,幻燈機的實景放大功能等等,這些都有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資少,設備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2]並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有利于教師的靈活發揮,具有一定的延時性,給學生留出適當的思考時間。單純套用電腦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學生面對的隻是機械的演示,減少了和教師互動的時間,效果並不比傳統手段顯著。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那些用其它教學手段難以表達或不能表達的內容作為製作多媒體課件的題材,把握現代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套用的最佳時機和位置。

1.3 信息技術的使用幹擾學習活動的進行杜威曾指出,經驗是通過個體的活動實現的。課堂中使用多媒體、電腦等技術也是為了促進學生認知,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技術的誤解,課堂中從開始到結束都在套用課件演示,使原來的教師的教變成觀看電腦的演示,缺少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缺失教師的引導,減少了學生自我想象思考的時間,不利于自我知識的建構。尤其對于一些需要實際觀察和動手實驗的課程,若隻是套用電腦進行演示教學,甚至取代學生的實際動手實驗操作,會使學生產生依賴性和懶惰性,減少學生進行探索的機會和興趣,錯過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機會。實際教學時,可以採用電腦輔助實驗課的教學與真實觀察相結合,電腦實驗演示與動手實驗操作相結合。

1.4 對學習評價的忽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評價並不能隻是簡單的認為是學習結果的總結性評價,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革,在教學過程中,一定的形成性評價是必要的,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對教學活動的自評、學生的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結合一起,有助于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效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