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一路風景

一路風景

船兒

前幾天在一份報刊上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上帝交給麥克一個任務,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麥克又是催促又是嚇唬又是責備,可蝸牛隻是用抱歉的目光看著他,仿佛在說:“我已經盡力。”麥克又氣又急,對蝸牛又扯又踢,蝸牛受了傷,爬得越發慢了。麥克真想丟下蝸牛不管,但又擔心沒法向上帝交代。他隻好耐著性子,讓蝸牛慢慢爬,自己則以一種接近靜止的速度跟在後面。就在這個時候,麥克突然聞到了花香,聽見了鳥叫蟲鳴,感到微風拂面的舒適。麥克這才體會到上帝的巧妙用心:“他不是叫我牽蝸牛去散步,而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呀!”

的確如此,人生如果一味匆匆趕路,那會使你錯過很多東西,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多的去關註過程。而作為一名幼兒老師,在領略了這位筆者的用心之後,我在想,我們的教育是否也應該來更多的關註過程,減少一些對結果的在意呢?特別是對孩子,我一直認為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玩”,玩的盡興,玩的開心,便是孩子對自己童年最精彩的總結。記得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那天,從我們校園飄出的歌聲、琴聲、笑聲,無不流露出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我知道,其實孩子們的歌聲並不十分的動聽,孩子們的舞姿也不是那麽的輕舞飛揚,孩子們的琴聲也顯的有點稚嫩和生疏,但是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在演,他們自己成了舞台上的主人公,每一個節目,每一個動作都在他們的身上誕生的,因為他們的參與才有了今天的一台節目,所以,他們是如此自豪,如此用心的在演繹著每一個環節,從他們每一張甜美的笑臉中,我們是如此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們心中那份無法言語的喜悅。而前些天在網上看到的另一個插曲,卻讓我有點“憤慨”,是說有位幼兒老師,為了上好一節完美的公開課,于是便用了一個小“計謀”,那就是讓一些生性頑皮的孩子人為的“缺席”那堂活動,結果,課是上的完美了,專家一直評定:師生間的配合天衣無縫,然而,孩子純潔而稚嫩的心靈卻也從此被污染和傷害了:出席的孩子知道了,老師可以作假,那麽我們以後也可以不誠實了,缺席的孩子在想,我真的很差嗎?為什麽老師連活動的機會都不給我,那以後有什麽客人老師來聽課我就得躲起來了。孩子的自信在那一瞬間瓦解了。看完這則訊息,我真的期望這隻是網上的一個笑話,如果真有這麽一位老師的話,那我覺得悲哀的就不僅僅是這群孩子了,更多的應該是這位老師,行走在孩子的世界這麽多年,她似乎依然沒有領略到與孩子一起成長的一路風景,在她的眼中,僅僅隻看到了終點的那棵幹枯的樹。

我喜歡孩子,我更喜歡有孩子參與的過程,那會使過程充滿更多的生機和活力,更多的歡聲和笑語。此時,我突然想起冰心老人寫的《雨後》裏的一段詩: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裏說:“糟糕—糟糕!”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瞧,他是多麽享受玩的過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