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心得體會

工程地質實習心得

~海陽地區,魯中南地區的斷陷盆地內也有分布,與下伏的上侏羅統地層及上復的第三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下統青山組為一套火山岩系。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等組成,厚度1089~6007米。上統王氏組為頁岩、砂岩、砂礫岩、礫岩,厚度1196~6681米。

(一)、魯西地層分區

1. 下白堊統青山組(k1q)

青山組主要分布于魯西地區的蒙陰、平邑、萊蕪、鄒平、臨朐、沂源等盆地中及沂沭河流域的郯城、莒縣、沂水、安丘等地,其中以蒙陰盆地發育較好。

青山組以中基性岩為主,火山岩系發育。按岩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由火山角礫岩、火山 集塊岩、火山角礫凝灰岩及礫岩組成,與下伏地層分水嶺組呈假整合接觸。

第二段:在蒙陰地區由凝灰岩與粉砂岩互層組成,上部及下部粒度粗,中部細,為青山組的重要層段。

第三段:由火山角礫岩、集塊岩夾安山岩、玄武岩組成。

2. 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王氏組分布于臨朐、馬站、莒縣、安丘等地。

王氏組按岩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以紫紅色、灰綠色砂岩、砂礫岩、礫岩、凝灰質砂礫岩為主,間夾頁岩、粉砂岩,屬河流相,局部屬洪積相沉積,厚42m。

第二段:以黃綠色、灰綠色、灰黑色及紫色頁岩、砂岩為主,屬河湖相及湖相沉積,厚500—1600m。

第三段:主要為灰紫、灰黃、灰綠色的砂礫岩,屬河流相沉積,厚300—500m。

(二)、魯東地層分區

魯東地區也分為下白堊統青山組(k1q)、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1. 下白堊統青山組(k1q)

青山組主要分布于魯東地區的諸城、膠州、即墨、萊西、萊陽等地,尤以諸城、萊陽一帶出露良好。按岩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主要岩性為安山岩、安山集塊角礫岩等,厚度1000—3700m。

第二段:主要以流紋質角礫岩為主,厚度400—2840m。

第三段:主要岩性為安山岩,厚度260—1340m。

2.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王氏組主要分布于諸城、萊陽等地。王氏組按岩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由棕紅色、灰綠色及紫紅色粉砂岩、細砂岩、礫岩組成,屬河流相沉積,厚274—827m。

第二段:由棕紅色、灰綠色泥岩、粉砂岩、礫岩組成,屬河流、淺湖互動相沉積,厚527—1389m。

第三段:上部由灰色、灰綠色及紫紅色泥岩、粉砂岩、細砂岩組成;下部由棕紅色、灰色礫岩及粉砂岩、細砂岩組成。屬河流相及牛軛湖相沉積,厚369—1457m。

第五節 新生界

新生界除缺失古新統地層外發育均比較齊全,主要分布在魯西南、魯西北平原區及中新生代斷陷盆地內。地層的分布和岩相受構造及古地理控製較為明顯,以陸相沉積為主,夾基性火山岩。近年來在濟陽坳陷中發現海相沉積夾層。

一、 第三系

山東省第三系地層十分發育,全省三個地層區均有出露。

(一)、下第三系

1. 魯西地層分區

本區下第三系十分發育,分布在蒙陰、平邑、泰萊、汶口、肥城等盆地中。

1923年將新泰官庄附近的一套紅色砂岩命名為官庄組(e2-3g)。岩性為礫岩、砂礫岩、砂岩、粘土岩,中段夾泥灰岩,厚度1545~2386米。

2. 魯東地層分區

下第三系僅發育黃縣組,分布于膠東半島的黃縣(今為龍口)一帶。

黃縣組是一套含煤岩系,主要由碎屑岩、泥岩、煤、油頁岩、泥質灰岩組成,最厚可達1600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