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心得體會

2014年寒假話務員實習心得

很多時候,我總是想著:等會吧,再等等,等我準備好了就開始!

可是,實習的過程中卻完全不這麽回事。接熱線的時候,人往那一坐,電話一響,哪還顧得上思考,邊聽邊記錄、完了還得給市民提供自己知道的信息。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會忘記詢問些基本的東西,甚至會遺漏新聞六要素:不是忘了問打電話人的姓名,就是忘記留他們的聯系方式……幸虧熟能生巧這一定律。

第一次看到報紙上自己的名字時,開心得以為:假以時日,我就會世人皆知!可是慢慢得就有點麻木了。甚至會想,這又不是我寫的,我隻不過是給老師查查錯字,完全不跟新聞打交道。耐著性子等了幾天,終于,老師放開手讓我幹了!又開心的跟個什麽似的。我第一次單獨行動,是:去長途汽車站拍幾張照片,以及詢問春運票價上浮的程度。我拿著相機,興沖沖的出門,對著站牌照,對著路人也照;等到了車站,也是對著候車室的乘客站、對著捲動條照,依然沒個中心。走哪照哪。等到猛然發現快6點,才驚覺:怎麽我照的,一張都不適合放新聞旁邊呢?這時才慌了神,趕緊給劉老師打電話,避重就輕得說照了些照片。正好這時又堵車,等到回報社也將近7點。結果是誤了點不提,事也沒辦好。

有了第一次的失策,我出門前都會問老師:稿子內容側重在什麽?老師也會指導我照片基本構圖——它有自己的思想。

實習過程中,我感覺到了:自己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太感性,容易落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套子。常常甲方訴說時,我會覺得:對啊,對啊,乙方怎麽能這樣啊,太不應該了。然後輪到乙方,我又會感覺:是啊,是啊。甲方才不該呢,做人太不厚道。而且我寫出的東西,總是會有傾向性,會被訴說的主人公影響到。輪到劉老師改稿,看到她刷刷的改幾下,稿子就變成了篇——既反映事實、又不帶個人傾向的新聞了。鑒于這一點,我也很有必要再實習,單書本內容還很孤立的。

確切地說,這次實習在技術上學到的不多。因為實際上,除去雙休日,我就去了十來天。但是,其中一次,去市委大樓拿記者證,卻大大地刺激及激勵了我一把。我本以為拿完記者證,就可以回去,沒想到,在裏面值班的叔叔也是大學教師。後來,那位也是新聞系老師的叔叔,拉著我一塊聊天。雖然有些緊張,但想想,不就是聊天嗎,有什麽大不了的!老師詢問了我些新聞寫作的知識,問我訊息的幾種結構。在腦子裏搜尋,卻發現居然不知道!這下更緊張了,得給財大新聞丟臉了……于是搖頭請教老師,原來就是寫作裏講的“金字塔、倒金子塔”等等。恍然大悟,這些我都是知道的,隻是對不上號……

通過和市委的老師聊天,我更加確定自己的專業知識的淺薄。一個學新聞的人連訊息、通訊都掂不清;面對一個新聞事件,做不到“寫起來不假思索”,還算什麽學過新聞!你出去後,能力都沒,又何來競爭力!

現在覺得,新聞哪裏無學了?!新聞大大的講究,在學校得好好訓練,能夠以後看到事情就有想法、提起筆來就能寫。如果有些專業是培養專才,那我們新聞肯定是培養既博聞強識、又對“新聞學”這一專業有深刻認識的人才——也就是傳說中的“丁字”型人才。

還記得喻老師那天帶我們去江西日報社辦理寒假實習手續,我看到平日裏形象那麽高大的老師給報社的主任點煙,心裏怪不是滋味的。我還真的天真地以為:隻要喻老師一句話,咱想去哪實習就去哪!原來老師在背後給我們攻關,沒我想象的那麽輕松。老師,辛苦了!謝老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