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議論文 小論文

創造力的失落

有人曾說:“如果你想做難題,十個美國人比不上一個中國人;如果你想搞創新,十個中國人比不上一個美國人” 。這裡就是諷刺中國人的思維創新能力太差了。我們不禁要問:中國人的創造力失落在何方? 如果要我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還要從對孩子們的教育說起。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緊緊地盯著那標準化試題上的分數和答案!考試、競賽、學習、作業,這四座大山重重地壓在了當代學生的肩上,把他們的生活空間塞得滿滿的。再加上雙休日上課、晚上補習……那些分數主宰著他們的一切。既然有“標準”可循,於是,老師便搬來教參,大聲朗讀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編寫的“陳詞濫調”,學生便飛快地做著筆記。教師從教參上克隆知識,學生又一字不漏地將它們拷貝到筆記本上、試卷上。這分明是一種“雙重的拷貝”,想都不想就複製到自己的腦子裡去了。這怎么能創新呢?就拿我來說吧。幾年前,我擁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特別喜歡做實驗和閱讀。就在六歲那一年,我還研究出了一個“數字陷井”。並且作文是想寫啥就寫啥,寫啥像啥,撈個全國獎只是輕輕鬆鬆地寫幾張紙的事。可現在,我已經沒有時間做這些事兒了,由於年紀小,付出的比別人多幾倍,奧賽成了最頭痛的事,作文水平也在下降。教育對於我,帶給我的只有這些,還迫使我失去了我豐富的創造力,怎樣才能做到“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呢? 失落的原因已經找出來了,假若要繼續追問我們的創造力失落在何方,我們還得把目光投向書本里。請您想想,在介紹中國古代各種優秀作品及大發明,優秀建築物等的書里,寫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值得我們驕傲。”乍一看還不知道其中的玄乎,細看之下,才覺出這是一種自欺欺人滿足的舊思想。孩子們看了書,書把這種思想灌輸到他們的腦中,就相當於慢性中毒。有了這樣的基礎,到六年級再受壓力,嚴重的會導致兒童的創造力完全喪失,永遠只會可憐地拜倒在那些名家的腳下,卻從未想過去超越他們。 答案已經出來了,我們的創造力是失落在了對孩子的壓力與自我滿足中。江澤民總書記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但直到今日,是否每一個人都能深刻地認識到它的警策意義呢? 誰能替我們的民族找回那失落的創造力?我們期待著回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