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徐霞客遊記

遊五台山日記山西太原府五台縣

【原文】
癸酉①七月二十八日 出都②為五台遊。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③南關。山自唐縣④來,至唐河始密,至黃葵⑤漸開,勢不甚穹窿矣。從阜平西南過石梁,西北諸峰復嵱樅⑥起。循溪左北行八裏,小溪自西來註,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轉,山峽漸束。又七裏,飯于太子鋪⑦。北行十五裏,溪聲忽至。回顧右崖,石壁數十仞,中坳如削瓜直下。上亦有坳,乃瀑布所從溢者,今天旱無瀑,瀑痕猶在削坳間。離澗二三尺,泉從坳間細孔泛濫出,下遂成流。再上,逾鞍子嶺。嶺上四眺,北塢頗開,東北、西北,高峰對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一隙少殺⑧。復有遠山橫其外,即龍泉關也,去此尚四十裏。嶺下有水從西南來,初隨之北行,已而溪從東峽中去。復逾一小嶺,則大溪⑨從西北來,其勢甚壯,亦從東南峽中去,當即與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餘初過阜平,舍大溪而西,以為西溪即龍泉之水也,不謂西溪乃出鞍子嶺坳壁,逾嶺而復與大溪之上流遇,大溪則出自龍泉者。溪有石梁⑩曰萬年,過之,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趨。十裏,逼峰下,為小山所掩,反不睹嶙峋之勢。轉北行,向所望東北高峰,瞻之愈出,趨之愈近,峭削之姿,遙遙逐人,二十裏之間,勞于應接。是峰名五岩寨,又名吳王寨,有老僧廬其上。已而東北峰下,溪流溢出,與龍泉大溪會,土人構石梁于上,非龍關道所經。從橋左北行八裏,時遇崩崖矗立溪上。又二裏,重城當隘口,為龍泉關。

【注解】
①癸酉:崇禎六年,1633年。
②都:指明代首都京師,在今北京。
③阜平:明為縣,隸真定府,即今河北阜平縣。
④唐縣:隸保定府,即今河北唐縣。
⑤黃葵:今作王快,在阜平東境,唐河北岸,附近有王快水庫。
⑥嵱樅(yǒnɡ sǒnɡ):上下眾多的樣子。
⑦太子鋪:今名同,在阜平縣稍西,沙河西面。
⑧殺:減少,收束。
⑨大溪:明代稱沙河,即今大沙河。
⑩石梁:石橋。
龍泉關:今名同,在阜平縣西隅,有上下二關。下關在東,上關在西,相距20裏。

【譯文】
癸酉年七月二十八日 從首都出發去遊覽五台山。到八月初四日,來到阜平縣南關。山從唐縣伸來,延伸到唐河開始密集,到黃葵又漸漸敞開,山勢不太高大。從阜平縣往西南走過石橋,西北眾多的山峰又高低起伏地聳起來。沿著溪流左岸往北行八裏,有條小溪從西邊流來註入,于是離開大溪,溯西邊的小溪往北轉,山谷漸漸狹窄。又走了七裏,在太子鋪吃飯。往北行十五裏,忽然聽到溪流聲。回頭看右邊的山崖,數十丈高的石壁,中間的坳像削瓜一樣的直直下去。崖上面也有坳,是瀑布所流經的地方,今年天旱沒有水,但瀑布沖瀉的痕跡仍留在削坳之間。離澗底二三尺,泉水從坳間的小孔中泛濫而出,往下匯成溪流。再往上走,越過鞍子嶺。在嶺上眺望四周,北面的山塢比較開闊,東北、西北,高峰對峙,山峰都像直插雲天的仙人巨掌,隻有正北的一隙山塢稍微差一些。再遠處還有山橫貫在群峰之外,那就是龍泉關,距離這裏還有四十裏。嶺下有股從西南流來的溪水,我開始順著溪水往北走,不久溪水從東邊峽谷中流走。我又翻過一座小嶺,就有一條從西北流來的大溪,水勢很壯觀,也是從東南峽谷中流走,想來應該是和西南流來的小溪匯合,然後流出阜平縣北。我當初經過阜平縣時,離開大溪往西走,以為西邊的溪流是龍泉關流來的,沒有想到溪水卻是出自鞍子嶺坳壁,我翻過嶺後又與大溪的上遊相遇,大溪才是從龍泉關流出的。溪流上的石橋名萬年,過了橋,溯溪流,遙望著西北的高峰奔趕。行十裏,直達高峰下,峰被小山掩映,反而看不見那山石重疊、高低不平的氣勢。轉朝北走,剛才所看到東北邊的高峰,越看越突出,趨之越近,那高峻陡峭的形態,像遠遠地追隨人而來似的,二十裏路程之間,都忙于觀賞應接。這座峰名五岩寨,又名吳王寨,有個老僧人在峰上居住。不久來到東北邊的高峰下,溪水往外流淌,和龍泉關流來的大溪會合,當地人在溪上搭有石橋,但不是去龍泉關要過的路。從石橋左邊行八裏,不時地遇到崩塌的崖石矗立在溪邊。又走二裏,一座重鎮位于關隘口,這就是龍泉關。

【原文】
初五日 進南關,出東關。北行十裏,路漸上,山漸奇,泉聲漸微。既而石路陡絕,兩崖巍峰峭壁,合沓攢奇,山樹與石競麗錯綺,不復知升陟之煩也。如是五裏,崖逼處復設石關二重。又直上五裏,登長城嶺絕頂。回望遠峰,極高者亦伏足下,兩旁近峰擁護,惟南來一線有山隙,徹目百裏。嶺之上,巍樓雄峙,即龍泉上關也。關內古松一株,枝聳葉茂,幹雲俊物。關之西,即為山西五台縣界。下嶺甚平,不及所上十之一。十三裏,為舊路嶺,已在平地。有溪自西南來,至此隨山向西北去,行亦從之①。十裏,五台水②自西北來會,合流註滹沱河。乃循西北溪數裏,為天池庄③。北向塢中二十裏,過白頭庵村,去南台止二十裏,四顧山谷,猶不可得其仿佛。又西北二裏,路左為白雲寺④。由其前南折,攀躋四裏,折上三裏,至千佛洞,乃登台間道。又折而西行,三裏宿。

【注解】
①“有溪”句:此溪為清水河。
②五台水:又稱台山河、廄陽河。二水匯合後仍稱清水河。
③天池庄:今名同,在五台縣東南境,台河右岸。
④白雲寺:在白頭庵北,今黃土嘴村附近。

【譯文】
初五日 往南進入龍泉關,往東出關。往北行十裏,道路漸漸向上延伸,山峰漸漸奇異,泉水聲漸漸消失。不久,陡峭的道路斷絕,路兩邊的山崖峰高壁峭,重重疊疊,奇景聚集,山中的樹木和岩石爭奇鬥艷,交錯如錦綉,讓人再也感不到登山的煩勞了。在這樣的美景中走了五裏,崖石狹窄處還設有兩道石關。又直直往上走了五裏,登上長城嶺絕頂。回頭眺望遠處的山峰,最高的也低伏在腳下,兩旁近處的山峰簇擁而來,隻有南部山中有一線縫隙,從縫隙中放眼看可達百裏。長城嶺上,高樓雄壯地聳立著,是龍泉上關。關內有一棵古松,樹幹高聳、枝葉茂盛,是高觸雲霄、秀美出眾的物種。龍泉上關西面,就是山西省五台縣境。下嶺的路很平,坡度不到上嶺時的十分之一。走十三裏,名舊路嶺,已經到平地了。有條溪水從西南流來,流到這裏順著山往西北流去,我也跟著走。十裏,五台水從西北流來會合,合流之後註入滹沱河。于是往西北沿著水走了幾裏,到天池庄。往北在塢中走二十裏,經過白頭庵村,距離南台隻有二十裏了,環視山谷四周,還看不出相似天台山的形貌。又往西北走二裏,道路左側為白雲寺。從寺前往南轉,往上攀登四裏,轉來轉去地上了三裏,來到千佛洞,這是登五台山的小路。又轉向西行,走三裏住宿。

【原文】
初六日 風怒起,滴水皆冰。風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葉中。循山半西南行,四裏,逾嶺,始望南台在前。再上為燈寺①,由此路漸峻。十裏,登南台絕頂,有文殊舍利塔②。北面諸台環列,惟東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台在其下③,遠則盂縣④諸山屏峙,而東與龍泉崢嶸接勢。從台右道而下,途甚夷,可騎。循西嶺西北行十五裏,為金閣嶺⑤。又循山左西北下,五裏,抵清涼石⑥。寺宇幽麗,高下如圖畫。有石為芝形,縱橫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銳,屬于下石者無幾。從西北歷堆拾級而上,十二裏,抵馬跑泉。泉在路隅山窩間,石隙僅容半蹄,水從中溢出,窩亦平敞可寺,而馬跑寺反在泉側一裏外。又平下八裏,宿于獅子窠⑦。

【注解】
①燈寺:即金燈寺,在南台東北麓,與白雲寺隔塔地村相對。
②文殊:為梵文“文殊師利”的略稱,意即“妙吉祥”、“妙德”,為佛教菩薩之一。五台山傳為文殊道場,有關文殊的傳說甚多。
③古今所指五台的位置,不同時期曾有變化。此古南台在“台南二裏”。更古的南台,則在今中台。
④盂縣:隸太原府,即今山西盂縣。
⑤金閣嶺:位于由太原入五台山必經的路上。嶺畔今存金閣寺,距台懷鎮15公裏。閣內有高17米的觀音銅像,各殿滿布塑像近千尊。
⑥清涼石:此石又稱文殊床。附近有清涼寺、清涼谷等。
⑦獅子窠(kē):在五台山台懷鎮西南10公裏的山腰,即文殊寺,俗稱獅子窩。

【譯文】
初六日 狂風怒號,滴水成冰。風停日出,太陽像火球一樣從青翠的山林中噴薄而出。沿著山腰往西南行,四裏,翻越山嶺,才看到南台就在前面。再上去是燈寺,從這裏開始,山路漸漸陡峻起來。走十裏,登上南台絕頂,頂上有文殊菩薩的舍利塔。北面,其他各台環抱聳列,隻有東南、西南稍微有空隙處。正南面,古南台位于下面,遠處則是盂縣的群山如屏障般地峙立著,並且東端還和龍泉關高峻的峰巒山勢連線。順著南台右側的道路下去,地勢很平坦,可以騎馬。沿著西嶺往西北行十五裏,名金閣嶺。又沿著金閣嶺左側往西北下,行五裏,來到清涼石。清涼寺廟宇深幽,環境秀麗,高低錯落,美如圖畫。有一塊靈芝形的石頭,長寬都是九步,上面可以站四百個人,上面平整但下面收縮,和下面石頭相連的部分不多。從西北邊穿越堆道沿著石階往上走,十二裏,到達馬跑泉。馬跑泉在路邊的山窩中間,石縫隻能容下半隻馬蹄,泉水從石縫中溢出,山窩則平坦寬敞,可以建蓋寺廟,但馬跑寺反而建在泉旁邊一裏之外。又平緩地下了八裏,在獅子窠住宿。

【原文】
初七日 西北行十裏,度化度橋。一峰從中台下,兩旁流泉淙淙,幽靚①迥絕。復度其右澗之橋,循山西向而上,路欹②甚。又十裏,登西台之頂。日映諸峰,一一獻態呈奇。其西面,近則閉魔岩③,遠則雁門關④,歷歷可俯而挈也⑤。閉魔岩在四十裏外,山皆陡崖盤亙,層累而上,為此中奇處。入叩佛龕,即從台北下,三裏,為八功德水。寺北面,左為維摩⑥閣,閣下二石聳起,閣架于上,閣柱長短,隨石參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為萬佛閣,佛俱金碧旃檀⑦,羅列輝映,不啻萬尊。前有閣二重,俱三層,其周廬環閣亦三層,中架復道⑧,往來空中。當此萬山艱阻,非神力不能運此。從寺東北行,五裏,至大道,又十裏,至中台。望東台、南台,俱在五六十裏外,而南台外之龍泉,反若更近,惟西台、北台,相與連屬。時風清日麗,山開列如須眉。餘先趨台之南,登龍翻石。其地亂石數萬,涌起峰頭,下臨絕塢,中懸獨聳,言是文殊放光攝影處。從台北直下者四裏,陰崖懸冰數百丈,曰“萬年冰”。其塢中亦有結廬者。初寒無幾,台間冰雪,種種而是。聞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餘出都時也。行四裏,北上澡浴池。又北上十裏,宿于北台⑨。北台比諸台較峻,餘乘日色,周眺寺外。及入寺,日落而風大作。

【注解】
①靚(jìnɡ):通“靜”。
②欹(qī):傾側不平。
③閉魔岩:又作秘魔岩,有秘魔寺。在今繁峙縣岩頭村東北,為西路進台通道。
④雁門關:在山西代縣西北。
⑤挈(qiè):提。
⑥維摩:系梵文音譯的略稱,意為“凈名”或“無垢稱”。佛經中說他是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長于辯才。
⑦旃(zhān)檀:即檀香,梵語譯作旃檀。
⑧復道:高樓之間或山岩險要處架空的通道。因上下皆有道,故稱復道。
⑨北台:五台之中,以北台頂最高,海拔3058米。

【譯文】
初七日 往西北行十裏,過化度橋。一座山峰從中台延伸下來,山峰兩邊流著淙淙的泉水,景色幽靜到了極點。又越過山峰右澗上的橋,沿著山峰往西而上,山路十分傾斜不平。又走十裏,登上西台頂。陽光輝映下的群峰,一一地呈現出美好的姿態和奇異的風貌。西台西面,近處是閉魔岩,遠處是雁門關,座座山峰都歷歷在目,仿佛俯身就可以抓住。閉魔岩在四十裏外,山上全是盤旋橫貫的陡崖,層層疊疊地堆砌上去,成為這山中的奇特之處。進寺叩拜佛像後,就順著台北往下走,行三裏,到八功德水。寺北面,左邊是維摩閣,閣下面聳立著兩塊石頭,閣就蓋在石頭上,閣柱的長短,隨石頭高低而參差不齊,有的地方完全不用柱子。正中是萬佛閣,佛像都是檀香木的,色彩金碧輝煌,層層排列而互相映襯,不止一萬尊。萬佛閣前有兩排閣樓,都是三層高,閣樓周圍環繞的房屋樓閣也都是三層的,各閣樓之中架有上下通道,人從空中來來往往。在這艱難險阻的萬山之中,要不是神力,又怎能將樓閣建在這裏呢!順著寺往東北走五裏,來到大路上,又走十裏,到達中台。遙望東台、南台,都在五六十裏以外,但南台之外的龍泉關,反而像離得更近,因為西台、北台,都和龍泉關的山脈相連。這時風清日麗,兩邊的山像眉毛分開而列。我先去中台南面,登上龍翻石。這裏布滿幾萬塊亂石,堆積成峰頭,下面是很深的山塢,峰頭懸空聳立,傳說是文殊菩薩放光顯身影的地方。從中台往北直直下了四裏,陰森的崖壁上懸掛著幾百丈冰,名“萬年冰”。這道塢中也有人家居住。剛剛寒冷還沒幾天,五台山中的冰雪竟已有如此種種的形態。聽說是七月二十七日下的雪,正是我從京城出發的日子。行四裏,往北登上澡浴池。又往北上十裏,在北台住宿。北台比其他各台都陡峻,我趁著日光,到寺外眺望四周。等進到寺中,太陽落山而刮起大風。

【原文】
初八日 老僧石堂送餘,歷指諸山曰:“北台之下,東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塢曰台灣①,此諸台環列之概也。其正東稍北,有浮青特銳者,恆山也。正西稍南,有連嵐一抹者,雁門也。直南諸山,南台之外,惟龍泉為獨雄。直北俯內外二邊,諸山如蓓蕾,惟茲山之北護,峭削層疊,嵯峨之勢,獨露一班。此北台歷覽之概也。此去東台四十裏,華岩嶺在其中。若探北岳,不若竟由嶺北下,可省四十裏登降。”餘頷之。別而東,直下者八裏,平下者十二裏,抵華岩嶺②。由北塢下十裏,始夷。一澗自北,一澗自西,兩澗合而群峰湊,深壑中“一壺天”也。循澗東北行二十裏,曰野子場③。南自白頭庵至此,數十裏內生天花菜④,出此則絕種矣。由此,兩崖屏列鼎峙,雄峭萬狀,如是者十裏。石崖懸絕中,層閣傑起,則懸空寺也,石壁尤奇。此為北台外護山,不從此出,幾不得台山神理雲。

【注解】
①台灣:即今台懷鎮,在五台縣城東北120公裏,為遊覽五台山的中心,有公路可達。很多寺廟都集中在這裏。每年中歷六月,一年一度的五台山騾馬大會也在這裏舉行,附近農民及各省旅客雲集,進行以騾馬為主的交易,同時盡情遊覽。
②華岩嶺:為由北面進入五台山的門戶。
③野子場:今作野子廠,在繁峙縣東南境,伯強附近。
④天花菜:《清涼志》載:“菌類,生于柴木,台山佳品也。”至今仍為五台山特產,稱台山香蘑,簡稱台蘑。

【譯文】
初八日 老僧人石堂送我出來,他指著一座座山峰說:“北台下面,東台西面,中台正中,南台北面,有山塢名叫台灣,這是眾台環繞的概貌。這裏正東稍北,有座特別尖銳的青山,那就是恆山。正西稍南,有和雲霧相連的山峰,是雁門關一帶的山峰。一直向南延伸的群山,除南台之外,隻有龍泉關獨自稱雄。直直往北俯視內外兩邊,群山都如同花蕾,隻有這座山從北面護著群山,陡峭層疊,高峻的山勢,由此可以獨見一斑。這是全面觀看北台的概貌。這裏距離東台四十裏,華岩嶺在途中。如果探訪北岳恆山,不如直接沿華岩嶺往北下,可以省掉上下四十裏的路程。”我點頭同意,和石堂告別後往東走,陡直地下了八裏,平緩地下了十二裏,來到華岩嶺。沿北塢往下走十裏,才到平路。一道澗溝從北伸來,一道從西伸來,兩道澗溝合攏後群峰湊集,成為高山深壑中的“一壺天”名勝。沿澗溝往東北行二十裏,名野子場。從南邊的白頭庵一直到這裏,數十裏以內都長著天花菜,從這裏出去則絕種了。從這裏開始,兩旁的山崖屏障般地排列、鼎足似的聳立,雄壯、峻峭,千姿百態,在這樣的景觀中走了十裏。石崖絕壁之中,有層層樓閣突起,那是懸空寺,石壁特別奇異。這是北台外圍的護山,不從這條路山出台山,幾乎體會不到五台山的神奇啊。

【評析】
五台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我國佛教四大聖地,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寺廟眾多。但作者在山上真正逗留的隻有兩天,山上眾多佛寺,他僅對南台清涼石以“寺宇幽麗,高下如圖畫”一筆帶過,此外隻提及白雲寺、千佛洞、燈寺、馬跑寺和文殊舍利塔、文殊放光攝影處等名稱;較為詳細描述的,僅有維摩閣及其中的萬佛閣。五台山以五座平頂如台的山峰而得名,作者先後登了南台、西台、中台和北台,而未及東台。對這些山峰,作者主要描寫其遠觀的景象以及相互的方位、距離關系,對于具體的景物,除了維摩閣外,另有描寫清涼石的“有石為芝形,縱橫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銳,屬于下石者無幾”數語。五台山還有一奇,是氣候寒冷,陰歷八月即下雪,故又稱清涼山。作者來時,適逢其時,故遊記中也略有描寫,如“風怒起,滴水皆冰”,“陰崖懸冰數百丈,曰‘萬年冰’。……初寒無幾,台間冰雪,種種而是。聞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餘出都時也”等,但也僅此而已,未作更深入細致的刻畫。
總之,本篇以記載遊蹤和總寫大略為主,文筆樸素平實,不似他篇有搜奇歷險的經歷和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倒是入山之前的一路經過,描寫似乎更為具體詳細,其中“嶺上四眺,北塢頗開,東北、西北,高峰對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一隙少殺。復有遠山橫其外,即龍泉關也”,境界開闊,頗有氣勢;“轉北行,向所望東北高峰,瞻之愈出,趨之愈近,峭削之姿,遙遙逐人,二十裏之間,勞于應接”,以及“北行十裏,路漸上,山漸奇,泉聲漸微。既而石路陡絕,兩崖巍峰峭壁,合沓攢奇,山樹與石競麗錯綺,不復知升陟之煩也”等,精練生動,景中含情,堪稱妙筆。

返回頂部